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为何要成为研究者? ——从两则教育案例谈起

题记:

教师研究是使学校改革取得实效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教育改革取得最后改革成效的最好道路。——美国学者奥尔森

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叶澜教授

一、由两则教育案例引发的教育思考

案例1:

一天上午,某校教室里一名语文教师正在上一节常态课,课题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耳口目》。在教室的后排,有几名教师正进行观课。在议课环节活动中,这些观课的老师们纷纷积极表达自己对该节课的一些看法,主要有:1、课堂上教师没有领读;2、教学情境的时间太长;3、有的生字组词而有的生字没有组词;4、小组探究不充分;5、课堂延伸内容过多;6、学生自带的教具没有使用;7、教师课堂紧张,有些内容没有讲到;8、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不够集中;9、学生朗读的方式变化少;10、“禾”字没有解释;11、有些字的演变过多;12、课堂评价方式单一……

我们且不论观课老师们对本节课的建议或者意见的准确性,因为每一名教师的业务素养、课堂诊断能力是有差别的。不难看出,这样的课堂诊断活动,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教研活动,也是中小学最为司空见惯的活动内容之一。显然,这样的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指导价值。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如1、3、6、7、10、11等问题比较具体,所以一经提出后,该教师完全有能力及时地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有一些建议,如2、4、5、8、9、12等几个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尽管大家也提出来了。但是,该教师显然难以及时地进行解决,这就需要该教师有一个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这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它们只是课堂上存在的一种现象,其背后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地挖掘和探索。如,“教学情境的时间太长”,其背后的问题是“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情景创设?”如“小组探究不充分”,其背后的问题是“课堂上怎样进行小组探究?”再如“课堂评价方式单一”,其背后的问题是“课堂如何进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等。

那么,这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就是课堂上遇到的难题,就是制约或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障碍。对于该教师来说,这些问题不会自生自灭,只会成为课堂教学的“拦路虎”。尽管这种类似的观课议课活动是我们广大教师最常见的教研活动之一,但目前“教而不研”现象却十分突出。即问题虽然诊断出来了,但我们的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真正主动或者乐意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一直持续影响或者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需要做一些课题研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案例1中的问题,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碰撞结晶。那么,在平时的常态课堂上,显然不可能经常性地进行观课和议课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学会自我诊断课堂,具有一定的课堂问题意识。

案例2:

某小学校长的苦恼:

该校长是一名女校长,她们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农村小学,去年刚刚招生,学校规模不是很大。学校目前有十四名教师,就连她自己也在带着课。这些教师中,30岁以上的有10人,四人30岁以下,而30岁以上的教师工作不是很积极主动,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令人头疼的是,学校经常性还要应付上级部门安排的大量检查、会议、评比等活动,因此每一名教师都是疲于奔命。

说实话,我能理解该校长的苦衷和苦恼。这种现象,绝不仅仅是该校一个学校存在的个案,而是相当多学校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现象。内在动力的缺失,加之整日忙于事无巨细的事务性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成为“瓶颈”。

人都是有惰性的,大多凭借着本能而生活,日复一日,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中相当多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往往是这样的:每天被动地接受工作,像一个零件一样被牢牢地“拧”进学校这台快速运转的机器中,从早到晚。备课、上课、下课、教研、批改作业、考试、补课、应付检查……一旦有空还偷偷打个游戏或上网聊会天,晚上精疲力竭地回到家,再做做家务看看电视辅导一下孩子。于是,每天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久而久之就陷入了麻木、倦怠、烦躁、散漫的工作状态。

如何让教师自己不再迷失,如何让教师激发内在的驱动力,那么教师就需要成为思考者:1. 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哪些环节做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就会不断地反思;2. 今天哪个孩子表现好,哪个孩子又调皮捣蛋了,就会想办法怎样去面对这些孩子们;3. 今天的教研活动中,有一名教师关于小组建设的建议非常好,就会想继续请教这名教师,也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实践;4. 今天批改作业中,发现一道数学题目的错误率非常高,就会查找原因:是题目设计的问题还是学生理解的问题呢……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认为:“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对日常教育教学中这种细节性问题的不断追问与反思,实质上就是一种研究行为。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让内在的动力得以复苏,那么教师才会逐步走向新的工作状态和展现新的精神面貌。正如上述的那名校长,如果不尽快引导教师成为研究者,那么这个苦恼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甚至阻碍着学校的持续性发展。

二、让教育研究回到原点

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提出:“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这种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但是,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课题研究望而却步,踟蹰不前。其原因就在于对研究的认识模糊。那么,什么是课题研究?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思考,我们认为课题研究就是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过程,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反思、总结和改进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此,我们中小学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既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也没有那么“神秘”。简单一点来说,研究其实就是解决我们自身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者难题的过程。这样的一种简单、接地气的研究理念和研究行为,才是研究的本真。因此,我们必须要让研究回归,让研究回到原点,让研究走进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看一则案例:

站起来就说

顾老师任教初三语文,最近为班上的学生不愿发言而大伤脑筋。(问题1)

经过一番考察,顾老师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紧,发言机会少,才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原因分析)

于是,顾老师根据《中国青年报》上一篇文章的启示,尝试让学生“站起来就说”。同时,他对本班学生做了一个征求意见调查,居然有54%的支持率。(办法1)    

然而,真正让学生“站起来就说”时,竟没有一人主动站起来。(问题2)

于是,顾老师私下征求部分学生的意见,认为不能光凭“激励”,还得“强迫”,于是顾老师又公布了一项新的规定:“每周每个学生语文课上主动发言不少于两次;凡少于两次的同学必须当众唱歌,必要时还得‘请家长’……逐周累计发言次数,奖励前三名。”(办法2)

这个措施果然有效果,课堂气氛也随即“活跃”起来。(初步成效)

然而,顾老师很快又发现:少数同学是前半周看热闹,后半周胡乱找几个问题提提、答答,完全是应付老师。(问题3)

针对这种新情况,顾老师经过反复思考,又采取了“要点提问法”、“即时提问法”,对那些一堂课上一次都没主动发言以及心不在焉的学生突然提问。(办法3)

伴随着这样的“软硬兼施”,学生们的强迫感日渐消失,慢慢习惯了“站起来就说”的形式,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性主动起来了。(效果)

上述的案例,就是一项典型的课题研究行为与过程。尽管该案例并不复杂,但是问题的解决过程颇费了一番周折,也是教师与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因此,课题研究往往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而问题一旦解决了,也就扫除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障碍,那么也就相应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做研究,一方面,教师通过探索和研究,把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经验总结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改进能力。因此,解决问题不是最终目的,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才是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是需要持续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让研究成为一种状态、一种习惯、一种本能。



三、研究即教育本身

知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也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我们教育本身的需要,或者它就是教育本身。”案例《站起来就说》中,顾老师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愿发言”。显然,这个问题就是顾老师的难题,也是最真实的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顾老师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最终把该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达到了预期目的。那么,顾老师的研究即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课堂教学质量改善的需要,同时也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科研是我们每位教师分内的事,是每位教师心灵深处的需要。”所以,课题研究不是“表演”,不需要“观众”;课题研究也不是在做另外的一件事情,是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的一件事情的两个层面。课堂教学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而研究则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开课堂教学的研究,是虚假的研究,也是不存在的研究。而课堂教学缺乏研究行为,那么其效率也难以得到提升。如果我们的教师认为做研究比较累或者是一种负担,那么就说明我们教师的课题选题出了问题,即问题脱离了教育教学本身和实践。这样的课题研究,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行为。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者日常教育管理中遇到问题与困惑总是难免的,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教师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一名教师的专业成长快与慢,与对问题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善于和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能够想办法及时地解决问题,这样也就会不断地提升了其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学科素养。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说过:“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不做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这个论断,揭示了研究之于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本质上来说,一名教师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改变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做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要通过持续性地研究以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一名教师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对其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应以追问者、探究者与反思者的姿态看待教育教学中的一切现象或问题,就是应对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教育现象多追问“怎么办”,就是对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总是以“追问者、探究者与反思者”来审视课堂、审视学生、审视工作,那么教师也就具备了“研究者”的潜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题研究报告 范文
关于小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研究者
怎样的教研方式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主动学习?
2018年9月13日┃学校科研┃学校科研阶段性管理的漏洞及对策 ——一个“生活化”课题研究引发的思考...
青年教师培训材料-怎样开展课题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