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胡观点:一线教师怎样上好“明白课”?——基于学习目标与教学活动一致性的思考

 (一)
我们先看一个课堂教学案例: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司”“众”“弃”3个生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语间的停顿,熟读成诵。
3.借助注释,理解内容,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二、教学过程
某教师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教学环节一为“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设计一个活动。教学环节二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设计三个活动。教学环节三为“精读课文,感悟提升”,设计三个活动。其中,“活动三”是“1.生讲故事;2.师讲故事;3.感受司马光的品质。”教学环节四为“课堂小结,单元主题”,设计一个活动:“1.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言上的不同;2.看插图,背课文;3.课堂小结。”

(二)
上述案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的课文“《司马光》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部分内容(第八组课文的主题是“美好品质”)。本课一共设计为1个课时。
从该案例中,我们看出某教师设计了四个具体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也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我们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节三和教学环节四的部分活动,在学习目标中并没有得到具体体现。也就是说,教学环节三的“精读课文,感悟提升”活动“感受司马光的品质”和教学环节四的“课堂小结,单元主题”活动,在学习目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课堂上,该教师基本上是按照教学过程的这些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该教师体现了“感受司马光的品质”活动和教学环节四的“课堂小结,单元主题”活动。

不难看出,该教师课堂上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活动,即“感受司马光的品质”和升华了“单元主题”——“美好品质”。而在学习目标中,我们恰恰没有看到这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由此可见,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是相互脱节的,是不一致性的,是“有具体的教学活动,但其学习目标缺失了”。
课后,我们经过研讨活动,该教师及时认识到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缺失的有脱节现象。因此,该教师在研讨后及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具体如下: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司”“众”“弃”3个生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语间的停顿,熟读成诵,并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借助注释,理解内容,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
4.感受司马光冷静、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

(三)
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下,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逐步转变了教学观念,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那么,在课堂上则体现为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是围绕着学习目标设计和展开的。
由此可见,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归宿。那么,教师在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习目标来设计。也就是说,先有学习目标,然后才有教学活动,而不是相反。当然,也不是有学习目标而缺失教学活动或者有教学活动而没有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具有一致性的。

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的一致性,不仅仅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关系。前一个“一”是指学习目标,后一个“一”或“多”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也就是说,为了达成某一个学习目标,可以是一个教学活动,也可以是多个教学活动,这主要是根据学习目标难易度而设计的。正如《司马光》这节课,该教师经过评课之后的教学设计修改稿中,为达成“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2”和“学习目标3”,分别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为达成“学习目标4”而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当然,本节课中为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也出现了一定的交叉现象。
那么,该教师的教学设计经过修改之后,学习目标和课堂教学活动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就像一幢高楼大厦一样瞬间“立起来”了,“立体感”特别强,课堂教学活动显得特别清晰、流畅和完整,教师上课也就更加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当然也是我们一线教师追求的高效课堂。

结束语
我们看一则寓言故事《三组人的实验》: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人知道村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保持“一致”,那么就会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其实,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就是首先要明白和清楚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以及课堂教学活动。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就是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也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不言而喻,中小学一线教师要上好明白课”,课堂达到有序、有效、有滋和有味的教学效果,其实很简单,即课堂教学活动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一致性,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第144篇:读文随笔∣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蒋银华:目标导向下“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设计
教学研究: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准确合理地设置目标
如何上课才能高效
教学目标达成度观察与分析
“教—学—评”一致性何以可能:形成性评价课堂技术及其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