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牛的果农,卖果汁到身家数亿,他让中国饮料震惊世界!

他是中国最牛的果农,将中国果汁卖到了全世界。他是传奇人物,他的发家之路是从一个负债千万濒临倒闭的水果罐头厂。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从这个小厂开始,开始了他的财富人生。

1952年5月,朱新礼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1980年代后期,“要致富,种果树”一度成为沂蒙山区的发展之路。但由于交通、信息、加工业滞后,果农丰产不丰收,有果卖不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各种水果烂掉,有的果农干脆砍掉果树再去种粮。

那时候朱新礼已经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犹如一股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机遇和责任激励大批有志之士涌入商品经济的大潮。朱新礼也毅然扔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决心为广大果农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那时候朱新礼接手的是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多年、已经倒闭的县办水果罐头厂。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那时候朱新礼就用补偿贸易的方法,买外国人的设备,加工产品卖给外国人,去挣外国人的钱。

1993年,第一批浓缩苹果汁生产出来了,朱新礼只身一人带着样品,背着山东大煎饼,去德国参加食品展。请不起翻译,就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客串帮忙;没钱吃饭,就每天在宾馆用山东煎饼充饥。

优质的产品连同朱新礼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外国公司。当价值500万美元的浓缩果汁出口订单拿回工厂时,许多人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此后,汇源浓缩果汁相继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朱新礼并没有满足于打开了浓缩果汁国际市场,他还要创建工厂,灌装果汁饮料,开拓国内市场。1994年10月,朱新礼带领30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北京拥有独特的地理、交通、信息、人才、市场等优势,到北京创业是一展身手的最好选择。

在北京创业的日子里,朱新礼和30多个人夜间是车间工人,白天是营销人员,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他们坚信自己的产品。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汇源果汁”终于叩开了北京市场的大门。从此,汇源的名字一步步叫响了京城,叫响了全国。随着企业名声越来越大,汇源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2000年,德隆主动找上汇源,多次邀请朱新礼去新疆考察番茄种植、加工基地。2001年3月,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以5.1亿元现金出资控股51%,汇源则以资产出资持股49%,双方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北京汇源。

2003年,德隆系出现资金链危机。德隆和汇源在上海展开了拉锯式谈判。德隆看好现金流充裕的北京汇源,提出了全面收购计划,拟以7倍于合资公司年利润的价格收购汇源集团所持的北京汇源49%的股权,并于三年后支付全部款项。

2005年,汇源与统一集团签定了组建合资公司协议。汇源集团分拆其果汁产品业务,统一集团斥资3030万美元、约合2.5亿人民币,双方共同组建“中国汇源果汁控股”,统一集团持有合资公司5%的股权。

与15个月前回购北京汇源51%控制权支付的5.3亿元人民币相比,此次合资的升值幅度高过400%,业界惊呼为“天价”。汇源借此充实了资金链,完善了营销网络。

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上市当日股价大涨66%。汇源也借此实现了与国际资本平台的成功对接。

2008年,可口可乐要约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66%),出价约24亿美元。汇源总价值再度飙升到36.36亿美元。不到十年时间,朱新礼通过资本跳板,实现了汇源资产增值50倍以上。

可口可乐想要收购中国的民族品牌汇源果汁后,国内迅速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最终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布消息,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当时金额最大的外资企业全资收购中国企业的交易案以否定的形式被画上了句号。

添加微信:okdaiw,成功从此开始

“看完文章,别忘了领取下方的红包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隆 汇源
濒临退市、董事长失信,一代果汁巨头,到底怎么了?
从“国民品牌”到百亿债务,“果汁大王”朱新礼的沉浮与困局
朱新礼大败局
英雄末路,浓缩果汁帝国缔造者朱新礼的跌宕起伏
山东穷小子,逆袭成果汁大王,身价300亿,却宣布破产,为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