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梧闽随笔:尚书岭 夕照无限好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自于初唐四杰王勃的《腾王阁序》,这也是漳州的写照。因为有南宋朱熹''紫阳过化'',到了明代,这里开始人才辈出,羸得"科第文章,抗衡上国''和海滨邹鲁'之美誉。游荡在漳州旧城九衔十三巷,挥之不去的有给事巷、尚书巷。来到城南五里亭,傍边的岭兜山,又称尚书岭。岭兜西塘,也叫尚书潭,而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这就是明朝先贤潘荣进士。

历朝名仕中,漳州人可以说在明朝大出风头,龙文有林钎(gang)、陈天定,颜厝有颜继祖、九湖郑昆贞。特别出生于官田社的潘荣,对国家、对故地漳州,影响很大。

修葺一新的尚书岭潘公墓

八十年中期(1988年),原址在百花村口靠国道324线的九湖公社社祉因国道规划拓寒,拟迁移另建,时任龙海县委书记的林殿国同志,一眼相中岭兜村小西山。熟不知,500年前(1488年),九湖镇址这块宝地,已经被一位漳州名仕相中。明朝弘治九年(1488年),七十岁的漳州人,一品戶部尚书潘荣告老归乡,明孝宗皇帝赐''月禀岁夫如制九年''(九年内照发俸禄和用人费),潘荣却没有用完侍遇,七十八岁逝世。当时,朝庭追赠其太子少保(''三国公''之一),并赐祭葬。国葬的地址,就是潘荣退休后最看重的下土地一一九湖岭兜山一一风水地理旧称''螃蟹穴''。

《奉宪严禁》潘公墓碑文

正因为有潘荣的荣归下土,九湖的岭兜山因此更名''尚书岭"。如今,那潘荣尚书的坟头,妥妥当当地还在九湖镇政府大楼后面,墓碑篆文为''明故资善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赠太子太保潘公墓''。墓前路口,也就是九湖镇政府前有一个半月形的池塘,面积约3亩左右,当地人称之为''尚书潭'',距离明朝漳州知府姜凉为防涝畜水而开浚的人工湖''邹塘''约3里地,邹塘是革命烈士王占春家乡,现实的邹塘缩容仅不到十分一,而邹塘之北,因为朱熹的后裔朱茂林来开基,原名为"塘北'',现名''中国百花村''。

话说回来,潘荣何许人,究竟有何大功大德,而对漳州有这么大的影响?潘荣,字库用,龙溪县官田社人,生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他苦读出身,于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年)高中进士,初任吏部给事中(负责校正朝庭官方文书),后因广东叛乱,他被遣为劳军使酬劳前线平乱将士立功。明英宗天顺六年(1461年)三月,琉球国中山王三子尚德遣陪臣来朝,为两年前逝去的父王尚久泰告讣,并请明朝宗主国封袭继位。明王朝鉴于琉球国''自永乐以来,国王嗣立,皆请命封''的惯例,于四月间朝议决定''派遣给事中潘荣、行人司行人蔡哲为正副使节'',''假以玉带、蟒衣、极品服色'',前往琉球国祭奠故王尚久泰,并册封尚德为琉球国王。

当年,朝中士大夫视航海为畏途,毕竟天有不测风云,海有暗礁横流,再加上不时的倭冠浪人或海匪出没。潘荣心怀为国赴汤,毅然领旨。随后,到福州马尾船坞监造大船"封舟'',并回故乡闽南招募熟谂水道的水手、富有出洋经验的掌舵以及一批技工能匠,组成一支400人的使团,于天顺七年(1463年)六月,乘用这艘大型的''封舟'',从福州马尾启航,经过海上七天七夜航程登上琉球群岛。

潘荣带团登陆琉球后,随即遵旨谕祭了故王尚久泰,册封了世子尚德,让随团能工巧匠定居下来帮助岛民造船或出海或拓土营生。在守侯信风返国期间,潘荣遍访琉球国民情,也细心查访王庭上下,发现年轻嗣王尚德,虽然''资质敏捷,才利过人'',但"刚愎自用,不纳贤谏'',且''巧言饰非,擅杀良民''。潘荣通过多次接触交谈,一面以"天朝威德''慑其不化,另一面按诏褒奖使之知恩。一时致使新王广开言语、省刑薄敛、安邦善治,琉球国出现了生气勃然的景象。可是,六年后,尚德又秉性难改,旧病复起,终于导致宫廷政变,这是后话。

曾经是大明帝国附属的琉球王国,漳州的先贤出使过,漳州的先辈开发援助过。如果,尚书岭上的潘尚书在天有灵,他一定不再隐忍,感慨万千说"怎么了,琉球群岛被倭寇霸占,他们还想染指钓鱼岛?,后生可畏当自强,不忘国耻图奋发呀!''而后不再叹息,因为夕阳西下,尚书岭风光依然!


附文:

 潘    荣       

[明][公元1419年-1496年]   潘公荣,字尊用,明龙溪县十二三都潘田社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天顺六年(1462年)四月,皇命潘公受一品官服,任册封正使,与副使蔡哲,带诏书渡海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地),致祭故王尚泰久,册封世子尚德为中山王。潘公盛宣朝廷威德,隐谕新王戒骄戒躁之意。他在琉球游览观察,写出《中山八景记》一文,记录出使所得。回国后,升任都给事中。成化六年(1465年),当时万贵妃专宠,贪佞夤缘进贡宝玩,官赏冗滥,潘公上言改革。这年潘荣外调南京太常少卿。成化十三年(1477年),潘荣升户部右侍郎,嗣改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兼理屯田事项,在职四年,清理积弊,得奇羡米数万石,以备荒年。成化十七年(1481年)朝廷召回潘公为户部左侍郎,权理部事。成化十九年(1483年)潘公升任南京户都尚书。弘治元年(1488年)辞官归里,居新址龙溪城厢宫保坊(今芗城东铺头街尚书巷)。退休后,朝廷依制给他俸米、岁夫。弘治九年(1496年)逝世,年78岁。追赠太子少保。《明史》有传。潘荣服官四十年,历事英宗、代宗、宪宗三君四朝(内英宗两朝为帝),为人恬淡谨慎,遇事敢言,奉职无过。

(沈杰斌好友特供)

作者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漳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龙海文学》名誉主编。

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该论文已经被清华大学收归《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10年度荣获中国散文学会颁授“中国当代散文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荣:出使琉球漳州第一人
漳州古城首善之街——中外兼容的文化
漳州闽越雄声坊
【新提醒】冲绳毛氏后人到漳州认祖归宗
闽人三十六姓,至今还留在冲绳的后裔人数大约有2万人
琉球也有闽南的“风狮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