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分钟读懂《极简欧洲史》


作者:脑洞老师

来源:脑洞历史观(ID:naodonghistory)


有亲说,想了解一下欧洲的历史,嗯,这个书很多,可以去看《罗马帝国衰亡史》。




当然,这个书六本,近四百万字,对我们这种历史爱好学家来说,太多了。而且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话,很可能看到后面忘了前面。


那么,有没有短一点的呢?


当然有!


比如这本《极简欧洲史》,只有八万字,认认真真,一个下午就看完了。




什么?八万字也不想看?


明白,没关系,脑洞老师是干嘛的?就是替大家读书省时间的。八万字不想看,俺给你浓缩成五千字,让你五分钟搞定它。




1、欧洲的三元素


要看这本书,或者说要理解欧洲为什么是现在的欧洲,需要注意三大元素。


1.罗马与希腊


2.基督的存在


3.日耳曼蛮族的扩张


欧洲就是一个大拼盘,在这个拼盘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三样,是谓欧洲地三鲜。


这其中,希腊提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基础,他们相信最简单就是最美,真理一定是简单的。所以他们把一切归于数学。




在希腊的旁边,罗马则提供制度、法律跟输出战争。




如果说希腊是文艺青年,罗马就是一个带有保镖的政客。而,基督提供信仰。


耶稣把犹太人的道德标准升华为宇宙大爱,从此,基督教就产生了。




但是,基督跟罗马帝国怎么相处,怎么融合?


事实上,一开始的磨合有点不愉快。因为基督宣称上帝才是唯一的神。但罗马帝国的皇帝其实就是神的存在,国民将皇帝当神一样对待。


两者就此产生分歧,罗马帝国试图利用手中的剑让基督教屈服,但剑可以消灭生命,要消灭思想就难多了。


就在事情变得无法调和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自己是个基督徒,等于放弃了世间的神位,罗马帝国向基督低下了高傲的头。




原因之一,只是帝国也需要基督来帮他维持世俗的统治,这个跟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一样的。只是儒家的思想从来都被控制在帝国的手里,沦为工具而已。而西方的基督在后面却因为拥有军队跟财政,从而可以跟世俗统治分庭抗礼。


不管怎么样,基督跟罗马帝国达成了共识。罗马帝国做出的这一举动,不但获得了基督的支持,还因为把自己的文化在基督教会那里备了一个份。从而为以后欧洲的文艺复兴打下了基础。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基督的教会保管并世代抄录着罗马以及希腊的古典文化。为啥要抄呢?其实都是为了洗稿啊。教会从希腊罗马的典籍里找出有利于上帝的部分,然后编写自己的神史。


接下来,欧洲这道菜,需要日耳曼蛮族这道粗盐。


日耳曼蛮族的融合则要粗暴得多。




公元四百年后,日耳曼蛮族来到罗马的核心,罗马帝国灭亡了。


但是,日耳曼蛮族的统治手段远远比不上高效的罗马帝国。面对新得到的土地,他们只有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把土地分给他的战士,然后战士负责管理土地,他们为这些利益付出的代价是,当国王需要出征时,他们得穿上自备的铠甲出战。这些人被称为骑士。




这就是欧洲的封建制,它比中国的郡县制要松散得多。


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寻求教会的帮助。


教会的地位达到了顶点,与此同时,教会的思想垄断出现了,欧洲就此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纪,直到在原本松散的意大利等地,有人重新翻出被教会束之高阁的希腊古典文化,文艺复兴才开始重新改写欧洲的面貌。


那么,欧洲的面貌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呢?作者用三个雕像说明了一切。


第一件是古希腊的雕像,普拉克西特列斯雕的赫尔墨斯抱着婴儿酒神狄俄尼索斯。他们是赤裸的。




第二件是德国希尔德斯海姆教堂大门上的人物画。亚当跟夏娃开始为自己的赤裸感到羞愧。




第三件则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再次回到裸体的模式。




所以,欧洲文明的变迁,就是不穿衣服,到穿衣服 ,再到不穿衣服。


这种回归希腊古典的运动称为文艺复兴,但它不仅仅是艺术或者哲学上的复兴,还带来了宗教的改革。


一个叫马丁·路德的人一直在思考人怎样才能赎罪,人怎样才可以进入天堂。按教会的说法,他需要捐赠一大笔钱购买赎罪券。不然,上帝不是接收的。


他总感觉不对,直到他亲自翻开圣经,才突然发现,原来要赎罪,不需要对神父言听计从。你只要相信上帝、坚定信仰就行了。


马丁·路德揭示了最简单的道理,信耶稣就能得永生啊。这个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比如空气,比如阳光,那么,得永生也应该是。只要相信就可以了。


马丁·路德回到了古典主义里,简单就是真理的道路上。


而在教会发生变革,马丁·路德引发的新教跟天主教开撕的时候,另一个巨人形成了。这就是科学。


哥白尼发现了我们其实都是宇宙的配角,我们在围着太阳转。牛顿发现地球是练了吸星大法的。达尔文发现了人类进化的方式:存活是第一要义……


文艺复兴原本是向古典致敬的一个运动,而科学的发展,终于使文艺复兴超越了古典。


最终,教会完成了它的世俗跟文艺使命,它曾经把古希腊以及罗马的文明束之高阁,现在他要把思想的另一半,理性部分交还给科学,然后固守信仰这一块。


大家现在知道,罗马希腊提供思想的基石,日耳曼蛮族负责催化,教会负责保管,这三者合为一体,就是欧洲。


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接下来,我们讲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三点来进行。欧洲的一切,也都可以追溯到这三点上来。


那么,是什么东西让这三者搬着被子住到一个坑上呢?


是战争。




2、战争将一切东西打碎,但它也负责将旧有的东西重新拼凑起来。


战争是残酷的,但同时也是文明的熔炉。


在欧洲的大陆上,发生了数次大的征服,一次是罗马帝国的征服,罗马帝国的长枪一度来到日耳曼蛮族的边地,其后是日耳曼蛮族的反击,法兰克王国,日耳曼蛮族的势力达到顶点。


当日耳曼蛮族开始收拾自己新征服的地盘时,穆斯林的土耳其帝国开始侵入欧洲。日耳曼几乎没有应对的办法。直到他们汇同了自己另一个分支维京人。




维京是北边的海盗,打劫者,坐着长船劫掠欧洲的海岸线。劫得多的,竟然有了感情,在欧洲的腹地定居下来。教会让这些维京人改变信任,融入到日耳曼当中。


整合了维京人的日耳曼蛮族才有能力跟土耳其帝国开战,但他们终其数百年都没有击败对方,他们最多的只是拿下了西罗马帝国的部分,东罗马几乎永远被土耳其占据。




东罗马帝国是一个双头鹰,环视着欧亚两块大陆。失去东罗马帝国的欧洲人只得到了西班牙,而失去陆上通道的他们别无选择的开始了从海上寻找希望。从而由西班牙开启了大航海的时代。




这就是战争给欧洲带来的融合和影响。而说起欧洲,对近代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民主制。那么,民主是怎么在欧洲这片土地生长的呢?




3、有国王的民主,没有国王的极权


民主其实是希腊的传统项目了,它实现的方式非常的原始,是最直接的全民参与。大家一起投票决定,而是不现在大家选出政客,政客施政的代议民主。


雅典人之所以能这么干,当然是他们闲得蛋疼。他们真是闲得蛋疼,一切都有奴隶去工作,雅典公民基本没事干,一天到头就是到广场上参政议政,所以他的民主是用其他一群人的极不民主来实现的。




到了罗马帝国时代,变成了共和制,大家选出执政官,有任期,通常人数有两人,相互牵制,虽然受到了凯撒的挑战,但罗马帝国的制度基本是相对民主的共和制。




到了蛮族日耳曼人称霸欧洲的时代,共和当然行不通了,但同样没有形成绝对的皇权,这些蛮族的大佬们把自己的地盘分给下面的骑士。在整个欧洲,最先形成强大国家的是西边的英国,法国跟荷兰。而在南方,则是大大小小的公国,公国又划分大大小小的领主。则这些公国还需要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教会。




4、皇帝跟教皇


中国人很难理解欧洲教皇,一个宗教的领袖为什么具有跟世俗的皇帝叫板的力量。


这大概是因为中国流行的佛教从本质上说,是出世的,它约束出家的和尚,而不干涉世俗的民众。出世的佛教并不掌握太多的世俗力量。比如少林寺方丈那点资产,跟欧洲的教皇相比,不过是个小地主。


直到今天,教皇还拥有一个梵蒂冈。




西方的基督是入世的,本质上是世俗的,他约束普通群众。而且在罗马帝国的解体中,日耳曼蛮族因为活太糙,还没办法管理起整个世俗世界。于是,教会出手接管了一部分。


这使得教会拥有土地,拥有群众的信仰,最终拥有了跟皇帝叫板的机会。


皇帝跟教皇之间的关系微妙,皇帝需要教皇的加冕,而教皇同时又向皇帝鞠躬。两者有蜜月期,但多半的时候,是两者的竞争。


这两者的竞争,最大的意外,是促成了文艺复兴跟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跟宗教改革都发生意大利这样的中欧地带。这里皇帝跟教皇互相争斗,这里也是地方豪强最为强大的地方。只有这样诸方势力角逐的地方,像文艺复兴跟宗教改革这样的另类才能生存下来。举一个例子,教会一直要求捉拿马丁·路德,而皇帝却成为马丁·路德的保护者。




马丁·路德的新教在欧洲绝大部分地方跟天主教取得均势,但在一个地方,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而正是这个地方,产生了现代意识上的民主。


这当然不是偶然。这个地方是英国。




5、英国为什么从离宗教改革最远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新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不是因为产生了什么宗教领袖,而是因为爱情……破裂。


英国的亨利八世要休掉没有生下儿子的皇后凯瑟琳。但皇后凯瑟琳的娘家太强大,她来自西班牙的统治者。




教皇,这个欧洲皇室的居委会主任不愿意开离婚证明。亨利八世干脆宣布自己是英国教会领袖,然后任命愿意宣布他跟凯瑟琳离婚的大主教。


天主教就此失去了英国的市场,新教在英国站稳了脚跟,直至成为主流。


这个时候,任何试图改变信仰的举动都会引发一场动荡。


到了1639年,英国的查理一世强行向苏格兰地区推行他的礼拜仪式,结果受到苏格兰的强烈反对。




战争一触即发,这就是英国史上的主教之战。现在的问题是,国王没钱。


我们介绍过,欧洲的皇室采取的是粗放式的封建管理制,它没有直接的征税权,甚至具体行政管理权。他的一切事务都要召集本国的贵族、神父甚至平民来参与讨论。


在英国,国王一级,贵族一级,平民一级,大家一起开会决定一切,这三者合称国会。


现在,英国国王需要加税,他必须通过国会的同意。


国会趁机提出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两者终于感情破裂,最终以查理一世被处死告终,这也是英国唯一被处死的在职国王。


以此为开端,英国国会采取一切办法来限制国王的权利,甚至邀请海峡对面的威廉三世(查理一世的外孙)前来征服英国。




在英国带路党的帮助下,威廉成功登陆英国,成为英国的新国王,但同时,他的权利被创业伙伴,带路党国会削弱了。


《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成立。国王,这个原本的民主对立面的词,却成为了民主的一部分,英国实现了有国王的民主。


这一切,大概还要归于新教那种挑战一切权威的特点。亨利八世大概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想娶个新老婆,却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基因。


英国之后,法国也试图走英国的路。事实证明,老司机的套路并不是合适新司机。法国路易十六并不是一个高超的玩家,他模仿的英国三级会议制不但没有完成过渡,反而演变成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




法国没有了国王,但法国并没有迎来民主,而是专制。这就是没有国王的专制。唯一的遗产,是颁布了现代民主的奠基文献《人类与人民权利宣言》。法国要进行将这个文献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改良与革命,英国跟法国为世界演示了走向民主的两条道路。




6、消失的语言


罗马帝国的语言,一是拉丁文,一是希腊语,希腊语现在还在希腊等国生机勃勃的存在,而拉丁语,这个语言的桂冠王者,曾经伴随罗马帝国的扩张,遍布欧洲的王者之语却消失了。


拉丁语去了哪里?


其实,它只是换了马甲,现在的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从根上都是拉丁语分外过来的罗曼语族。


而纯正的拉丁文依然有保留,只是成为教会传承圣经的重要语言。


宗教改革给了拉丁语最重要的一击。宗教改革提倡人民自己阅读圣经,而拉丁文的圣经,大概跟中国的文言文差不多,完全不是吃瓜群众可以看的,所以马丁路德倡议各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圣经。


这样,拉丁文的最后基本盘也丢失了。


现在,拉丁文基本成为贵族自个玩的东西,你要是在英国的议会上来两句拉丁文的语录,那是棒有范的事情,大概相当于中国人突然背两句诗经。


上回看个视频,英国议会上,有一回仁兄突然掏出了毛主席语录。




而现在很流行,把大家折腾得四级跳的英语,其实是日耳曼蛮族的日耳曼语。


不过,也不要小瞧英语,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英国吗?


威廉公爵带来了海峡对岸的罗曼语系,使英语就成了一个大杂烩,英语里很多词有日耳曼的单词,又有罗曼语系的。比如国王,可以说是kingly,也可以说成royal。英语词汇量就相当于对方的两部啦。所以英国文学出现莎翁等超大神,大放异彩也是有原因的。


不过,说到鄙视,语言也是有鄙视链的。拉丁文鄙视法语,法语鄙视英语,英式英语鄙视美式英语,美式英语鄙视……




7、老百姓的生活


这个就没什么可说的,老百姓的事,咱都清楚,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农民要更聪明一些,他们发明了四田耕作法,把土地分为四种,不同的地块轮流种不同的作物,这避免了土地肥尽的缺陷。


所以,英国的农民是最富裕的,也是最早解放农业劳动力的。


这些解放出来的农民涌进了城市,帮助英国最早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革命。


这就是欧洲的六面,它跟中国最大的区别是,欧洲的权力永远都是分裂的,分裂制造了不必要的混乱,但也提供了额外的活力。这或许是原本领跑欧洲的中国在近代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好了,这本八万字的《极简欧洲史》已经替你洗到五千字了。不能说了解了欧洲,至少在读其它书时,会有一个基本概念。


格上理财:获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八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信托产品、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编简单欧洲史06:皇帝教皇的斗争及拿破仑的崛起
《极简欧洲史》:浓缩的欧洲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的笔记
3分钟读懂《欧洲中世纪简史》
托马斯.克伦威尔(特雷西.博尔曼)
新的背景下的欧洲历史:法国大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