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咳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原文理解:黄帝问:肺使人咳嗽是为何呢?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都会使人咳嗽,不光光是肺。黄帝说:希望听听你的详细解说。岐伯说:皮毛是肺在外之守护,皮毛先代肺受邪气侵袭,邪气因此而干扰肺脏。其人饮食寒冷入胃,然后通过肺脉上传至肺使肺脏寒冷,肺脏寒冷那么就会使内外同时受邪然后被侵扰,这就是肺脏之咳。五脏各自在其当令时节受病,如果不是当令时节,那么是五脏相互传变导致的。


人和天地相互合参,因此五脏各自以其所感寒邪致病,轻微的就会咳嗽,严重的就会泄泻且腹痛。秋季肺脏先受邪气,春季肝脏,夏季心脏,至阴长夏时节则脾脏先受邪气,冬季则为肾脏。


黄帝说:这如何区别呢?岐伯回答说:肺脏咳嗽的情况是这样的:咳嗽而且有喘息之声音,严重的就会唾出脓血。心脏受邪致咳的情形如下:咳嗽时伴有心痛,喉中就像有梗一样,严重的就会咽喉水肿疼痛。肝脏的咳嗽是这样的:咳嗽时伴有两胁痛,严重的不能够转侧,转侧就会导致两胠胀满。脾脏咳嗽时伴有右胁下痛,隐隐地 牵引后背,严重的就不能活动了,动的话就会咳嗽加剧。肾脏的咳嗽就会腰背相互牵引疼痛,严重的就会咳嗽吐涎沫。


黄帝说:六腑的咳嗽又是如何的呢?又是如何患病的呢?岐伯说:五脏久咳,然后将邪气传至六腑。脾脏久咳不停,就会使邪气传至胃部,胃部的咳嗽伴有恶心,严重的会吐出长虫。肝咳如果不停止就会传至胆,胆咳伴有呕吐胆汁。肺脏咳嗽会传至大肠,大肠咳嗽表现为大便失禁。心脏咳嗽不止,小肠就会受邪,然后导致咳嗽伴有放屁,矢气与咳嗽同时发生。肾脏咳嗽久了就会使膀胱受邪,膀胱咳嗽的情况就会导致尿失禁。咳嗽长久不停止,那么三焦受邪,三焦咳嗽伴有腹满,不想饮食。这都是聚集在胃部的,和肺气相关联,使人多鼻涕唾液而且面部浮肿气上逆。


黄帝说:如何治疗呢?岐伯说:治疗脏之病就应该取该脏在背部的俞穴,治疗腑病的就应该取其下合穴,浮肿的根据其经络所在治之。黄帝说:太妙了!



见咳止咳,实为大谬,五脏六腑皆可受邪致咳,不被表象所迷惑,仔细辩证识别邪气所在,那么治疗法则就按照脏病取俞穴,腑病取下合穴,这就是所谓随证治之,中医之精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问·咳论 第三十八注解
欬论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内经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四咳论第三十八篇
白话黄帝內经(129) 本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