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解《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原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表意】黄帝说:阴阳是天地之道、万事万物的纲领、变化发生的原因、生与杀的端由,是神明的所在之处,治病必须根植于阴阳。阳气聚集化生为天、阴气沉积化成地,阴气静、阳气燥,阳气生发则形阴长,阳气敛收则形阴藏,阳化气而张、阴敛缩而成形。

内义】有无,为根本阴阳;有,始于一,名曰太极。太极内分为阴阳,为有界之根本阴阳。

禅解

    人为太极体,其内分阴阳。移心观之眼置于阴阳层面,则阴阳和时为太极,阴阳和时为人体正常。所谓阴阳和,非阴阳量上的等同,而是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太极阴阳之变的规律状态。人之阴阳相互间的变化,内嵌于天地间的相互变化。天地间的相互变化,本质上是因为太阳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由此而生春夏秋冬四季,配合月亮因素而分十二月,细分之而生二十四节气,故古人观天地阴阳,是以太阳为准绳。

人体阴阳之变,若不随天地之变则必生气乱,气乱即为病,阴阳必有偏而生诸症。故治病必求于本,其本必在阴或阳,当阴不阴、当阳不阳。其当与不当,必以天地阴阳为准。

原文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表意】人体内寒至极处则反生热、热至极处则反生寒;人体气寒则生浊阴、气热则生清阳。人体清阳郁集在下焦不升,就会病生腹泻;浊阴滞积在上焦不降,就会病生胀闷。这就是阴阳反作,与道相逆而病生。

内义】阴阳逆则病生,症出而证其为逆;阴阳顺则为常,无症而证其为顺。

禅解

人为太极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即为太极上下两端的表述。阴极生阳,阳渐长而升;阳极生阴,阴渐多而降。太极如是,阴阳如是,正因如是而有太极。在人必然如是,若非则气乱而为病。

清阳在下不升,即肾精不化阳而下焦寒,寒而飧泻;浊气在上不降,即心气不化阴而上焦热,热而胀闷。

上清下浊为顺,火藏于水则清、火与水离则浊。寒热为水火所化,火大则燥热、水大则湿寒。阴阳互根故,无水不热、无火不寒。水少火多、火不藏于水而泄;水多火少、水与火离而泻。

原文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表意】所以,清阳之气升上为天,浊阴之气降下为地;地之少阳挟水上为云,天之少阴化云降下为雨。雨落为水、出少阳而复归于地,水上成云、出少阴而复归于天。

内义】天地云雨,化生万物。

禅解

地交天生少阴,为天体日太阳;天交地生少阳,为地气。地气与日为一对阴阳,地气随日而易,在春地气冒出地表,在夏地气盛满于地表,在秋地气降下,在冬地气藏于地表下。

地气为万物生机之根本。地气与阳光之和,造就了地表万物的盎然生机。地气与阳光之和,以水为媒。以此推知,大自然能够孕育生命的基本要素是太阳、地气和水。

地气少阳与水和而化蒸汽升上、故云中藏地气少阳;阳光少阴与云相和而化雨降下,雨中藏阳光少阴。春夏秋之云,藏地气多,其化雨落下时,多有雷电。冬之云,藏地气少,化雪落下时少有雷电。由此可以推知,少阳地气即为雷电,随云化雨而复归大地;少阴阳光即为生机能量,随雨入地而赋予大地以生机。

原文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表意】所以,清阳上升至上窍,浊阴下而通过下窍流出。清阳舒散至腠理皮肉处,浊阴下化流入五脏;清阳化气使四肢有力,浊阴最终归入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因味而成形,形又因气而持,元阳入水谷之精而成肾精,肾精生发而化成气。耗气而消化水谷成阴精,细胞组织因有味阴而有形,并分泌阴精,肾精化气充盛于细胞组织中而形阴保持其形。味阴积多而原有形阴发生变化,气发太过则精有虚损。肾精终化为气,味阴过多而强力消化则耗气太过。味阴之浊终出下窍,肾精化气终出上窍。食物的味浓厚的属阴中阴,味淡薄的属阴中阳,多气的属阳中阳,少气的属阳中阴。食物的味过于浓厚,则可以导致腹泻;味性淡薄,则可以使组织脏器间的气血流通舒畅;食物的气性较弱,则容易出虚汗;气性过强,就会发热。

内义】太极内分四气各有其性,物以气性归类。

禅解

上窍与下窍、腠理与五脏、四肢与六腑,因有清阳与浊阴之分而皆为相对之阴阳。上窍、腠理、四肢有异,则为清阳有变,主气病;下窍、五脏、六腑有异,则为浊阴生变,主津血生邪。

味厚之性为太阴,太阴性寒,可致腹泻;味薄之性为少阳,少阳生发阳气,可使气血通畅;气薄之性为少阴,少阴敛气化阴,可使津水流溢而生泄;气厚之性为太阳,太阳气匀而清、太过致密则生热。

原文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表意】大热之味以热,则耗损肾精而使气衰;温和之品以温,则生发阳气而使气壮;大热之味吸纳人体阳气,人体阳气吸纳温和之品;大热之味散发人体阳气,温和之品内生人体阳气。

内义】温品养精,大热竭精。

禅解

人入食方可活。植物果实,皆是地气少阳与天之少阴日光之和气所生。人生于天地阴阳之和气,少阳与少阴之和气终为天地阴阳之和,故籍植物果实吸纳天地和气而为用。

其他动物亦如是。人食动物肉,亦是间接吸纳天地和气。天地和气之正为甘温,其偏则分寒热之性、酸苦辛咸之味。人气亦分为木火土金水五气,气和为常,气偏生乱为病。故,人在平常食以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以期吸纳天地和气之正以维生。但人食有偏、人心有欲而生情志、妄行妄为、违道而行,故经常犯和而气乱病生。

病生即人气有偏,治病即纠偏人气以达正。故治病之法有三,心法、气法、食法。知病之偏而籍偏性动物、植物、矿物等对消或补虚,使五脏气和,即为食法,药食同源,借力打力、以毒攻毒;知气血有偏而籍经络穴位的开与阖,开当开之挛、阖当阖之弛而祛邪源,即为气法,针灸按摩,亦为外力之助;禅法落静、乱心不起,气血归元而如如以动,自生之邪自消,即为心法,自力自救。

人体生机,最终根植于体内离子的作用,各种细胞间的电位关系处于最低阻耗状态排布时,人体就处于最为和谐的状态。从道理上,在太极内分为五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这种和谐的唯一方法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在各种不同的时段,人体五行的相生相克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变易,五行各要素不安分于当有的状态而或强或弱,这种状态即谓之曰气乱。气乱持续加重,五行所维持的人体太极就会崩解而人亡。故在五分层面上论,治病的本质,就是保持人体五行相生相克的和谐状态。五行和谐的状态,最终即是阴阳和的状态。太极最大可内分至九,人体的状态认知也可以从九个层面上进行,九个层级的道理若都能聚焦于人体,则各种疾病的治愈就会指日可待。即所谓格物致至而致知。

原文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则痛,形伤则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表意】气味之分,辛味甘味的性质是发散的,属阳气;酸味苦味的性质是收缩结固而可流溢,属阴气。阴气胜于阳气,阳气就处于病态;阳气胜于阴气,阴气就处于病态。阳气胜则发热,阴气胜则冷寒。冷寒严重就会变热,热烧严重就会发冷。

冷寒则形阴变易,热发则气阳耗损,气阳耗损不通则痛,形阴变易即为肿胀。所以,先痛而后肿,是气阳先损不通所导致的形阴变易;先肿而后痛,是形阴变易所导致的气阳受损。五分层面上,风气偏盛则筋孪抽搐,热气偏盛则红肿,燥气偏盛则干枯,寒气偏盛则浮肿,湿气偏盛则濡泻。

天地有四时之分、五行之分,因此也就有了生长收藏的四种气性、寒暑燥湿风的五种邪气。人有五脏化生五行之气,因此也就有了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所以,喜怒耗损气阳,寒暑引发形阴之变。暴怒伤收敛之气,暴喜伤升散之气。气血逆行,则脉满而形阴发生变异。如果喜怒没有节制、寒暑冷热过度则生机不稳定。所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正是因为物极必反的道理,如果在冬季又受寒邪侵犯,到了春季必生温病;在春季又受风邪的侵犯,到了夏季必生腹泻;在夏季又受到暑邪的侵犯,秋天必生疟病;在秋季又受到湿邪的侵犯,冬天必生咳嗽。

内义】物极必反,气重亦必反。

禅解

寒热阴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四气阴阳,春风与夏热属阳,秋湿与冬寒属阴。风极则气血必有缺,其缺必生寒,寒发于夏而洞心;热极则必有热伏于水在上外,热无散而成湿热,发于秋而时寒时热;湿极生滞于中,上水不降、下水不升,发于冬而逆咳生痰。寒极则肾精不化郁于下,至春化阳盛于内而病温。

原文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表意】黄帝说:我听说,上古的圣人用道理论说人体,将脏腑分类,条理经脉起始,从六个方向将经络融会贯通,将各经络气穴命名,指陈人体内肌骨等处的沟沟壑壑,都有清晰的起始、所属及其顺逆都有条理,使得人体与四时阴阳相对应,都有相应的实现机制,体内与体外的对应关系,都有相应的表里关系来对应。可以相信这些道理吗?

内义】道无处不有,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以道为本而共振。可观一而窥全貌,一即万、万即一。

禅解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太极,与天地太极相通,自然也可内分为五而以五行道理观人体。

设一方便法,作为模板而认知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将人体形阴,包括五脏六腑筋骨肉等体内有形组织器官抽绎为内;将人体所有液体,包括血液、津液、肾精、水气等抽绎为中;将人体皮毛抽绎为外。如此,人体就被抽绎成内中外三层,而这三层又皆作太极,则外分以部位,中分以经络,内分以五脏六腑。经络分以十四经脉及络、皮部等,经络又可归属于五脏六腑,如此阴阳、四气、五行、三阴三阳等道理皆可通应于内中外三层。外层布有穴位,皆有归属的经络,而经络又分属不同的脏器,故可以通过穴位的不同作用而掌控内部组织器官的状态。

感想】将整个人类视为一个太极,则人类太极囊括了人类的形成及终结的过程。人类初始,元气足而神明,决定了当时的人类心性淳朴,虽然物质文明非常原始,但因神明而无碍于人类的发展。由此也可以预见,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人类整体元气也逐渐衰弱,愈发地颠倒神昏,整体的稳定性会越来越差。这似乎与东岳先生的论点一致。

原文岐伯对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表意】岐伯回答说:

东方之气生风气,风气生木气,木气生酸蕴,酸蕴生肝气,肝气衍生筋气,筋气化生为心,肝气主管于眼目。木气在天为玄玄之妙,在人为人之生老病死的变化规律,在地为化生万物的现实,因木气的存在而从地中化生出五味。道是人类认知事物的智慧,玄玄之妙不可测即是能使人产生思维的神气。木气在天为风,在地为草木,在人体为肌筋,在五脏为肝,在色为苍绿色,在音声为角音,在人声为呼,在人体上的变动为握,在人体的窍孔为眼目,在蕴味上为酸,在情志为怒。怒则伤肝,而悲胜怒;风可伤筋,而燥气胜风气;酸味伤筋,而辛味胜酸。

【内义】人以肾精为本,肾精与地气配应。地气为天交地之少阳,少阳为春为木故,人的本质是木气。木性为一切从无至有的开始,亦是能生之本,其味酸而力为缩,因缩而有气血之舒发,与金气相对成阴阳。

【禅解】

太阳从南回归线开始向北回移,地气之少阳随日而偏转,在北半球地表逐渐冒出,少阳气与天体太阳的这种对应所发生的变化,产生气流的扰动,因在春时所生,故名之为东风。

东风的产生,意味着地气少阳的生发。少阳生发,亦即木气生发的结果就是大地草木复苏发芽生长。木气的产生,使得木之形阴有了蕴味,这种蕴味在人的意识中即是酸味。酸是缩力的物质载体,人体因酸蕴的存在而能有肝脏的化出。

与肝脏同出而相应的组织为筋,又因筋气的存在而使人体有了筋脉与心脏的不停收缩,亦因此而有了眼窍。

木气生发为始,是一切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若有若无的意象如天之莫测,玄之又玄。对于人而言,人也是木气生发的产物,人体的一切从无到有,决定了木气就是人体变化规律的本质,人因木气而有而生而活。同理,对地而言,木气使得大地产生万物,归为类即五种蕴味。

木气在人为道,道使人有了智慧,其若有若无、飘忽不定的特性又使得人有了神。所以,木气使得天有气流之动的风,地有万种草木,人体有筋与肝脏,色彩为苍绿,声音为角声,使人能发出呼的声音,使人能有握拳的肢体行为,使人有眼窍,使食品有酸味,使人产生怒的情志。

人怒则伤肝气,但悲的情志可以化解人的怒气,是金克木的道理体现;风气酸味与筋同气而通,故外来风邪与人食酸味都可以使筋作缩,太过则筋劳为伤;燥气辛味皆金气,金克木而燥胜风、辛胜酸。

原文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表意】南方之气生热气,热气即为火气,火气生苦蕴,苦蕴生心气,心气使血液流动,血液滋养细胞而生脾脏,心气主管于舌。火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焰,在人体为血流之脉,在五脏为心脏,在色为赤色,在音声为徵音,在人声为笑声,在人体可形成颦蹙之忧,在人体的窍位为舌,在五味中为苦味,在人的情志中为喜。人喜太过则伤心,恐惧可以消除过喜;热气耗人气,寒可以清热;苦味耗损人气,咸味能消减苦味。

内义】南方火气为天地四分之太阳火气,其力为结,因结水而生濡,与水气相对成阴阳。

禅解

太阳从赤道渐向北移,地气少阳亦露出地面后满盛于大气层,两者的相互作用产生热气流的扰动。因生于夏时,故名之为南风。热风的产生,是太阳与地表少阳的相互作用结果,地气少阳的满盛与阳光的交合,使得大地郁郁葱葱,这就是万物的长象。长象是阳光、水、地气少阳三者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濡,广而有所结,生机流动、濡养万物。

这种结力在蕴味中体现出苦味,在人体形成血液的濡糯,携带氧气将肾精通过血脉输布于全身而行滋养全身细胞。天地四分之太阳气,在天为阳气结而热,在地为阳蕴结而成火焰,在人体结聚血液而成脉流,在脏成心脏而行濡布血液,化赤色,出徵音,使人能发出笑声,使心气结而生颦蹙之忧,筋聚肉结于上成舌,使心气匀以生缓而以喜的情志来表达。大喜则心气过缓而损收缩之力,但恐惧可以消除喜气;热气耗损肾精、肾精竭而化气少,寒气则可以中和热气;苦味入身使肾精结涩而生发不利,故损人气,但咸味可以消减苦结之力。寒气咸味皆为水气,水克火而寒胜热、咸胜苦。

原文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表意】中央气生湿气,湿气生土气,土气化生甘蕴,甘蕴化生脾脏,脾脏生形阴各脏器组织细胞,人体皮下组织化生皮毛为肺气,脾气主管于口腔。中央气在天为湿,在地为土气,在人体对应于肉,在五脏为脾脏。土气在色分类为黄色,在声音分类为宫音,在人的声音中对应于歌声,人体肢体动作对应于哕,土气在人体开窍为口,在五味中归类为甘,在人的情志中归于思。思虑太多伤脾气,而怒则可消减思虑;湿气阻碍细胞的正常生化而影像人体各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但风气可减消湿气;甘味太过则土气盛,肉伤以气太固,但酸味可减消甘味。

内义】中央土气,天地四分气之和中,是太极元阳在四之中的垂映,其力和偏。中气为天地四分气之和,中化天地四分之气。

禅解

四季亦可分为五季,为入伏期间及秋冬春末十八日合,入伏期间作为代表而名之为长夏。故土气本位于中央,但在论述后天八卦时,将其寄于九宫二火之位,亦是六气厥阴之位【六气之厥阴是三阴之中】。

北半球入伏期间,太阳已经开始南归,地气少阳也随之开始降下。地气少阳的降下,即意味着地气与阳光的生热作用逐渐下降,亦即意味着清寒水气的下移,与下之未退的热气发生交织,水火争而成湿热。

土气的本力为和,其位在中,是太极内分为四的整体。在人体为脾脏,脾脏无形,每一个细胞、由细胞组成的器官及其他组织,以及人的整体,其物质结构部分皆可称之为脾。

脾的本质是水火既济的状态,是气血和合的状态,是心肾的合一状态,亦是五脏和谐的结果。心脏的舒缩跳动与肾脏的别清分浊、以及肝的收缩、肺的舒张配合,使营养物质传入细胞内、细胞内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脾湿的本质是水火有偏,体液在人体组织器官细胞内偏多,多由静脉微循环回流系统出现阻滞粘涩等回流障碍所导致,即湿寒凝滞而生气厥。中央为气聚之所,其象为土,人体气血与人体组织器官细胞相和而成人体形阴之状,是土与水火的混合,土中有水方有形故,人体之脾气,本质为湿气。但按常人的理解,湿非正气,故将脾中水多称为湿邪。

土为木金火水四气之和,所以酸辛苦咸四味气和所生之味,名之曰甘味。

人体脾之边界为皮毛,分属于肺气,以行围敛全身。故脾象趋于各分气性的综合及中央位,故口为面部中央、集青赤白黑四色为黄色,和角、商、徵、羽四音为宫音,各种人声和用而为歌,胃气亦为土,行下为常,非常即逆反,故其变所生的身体动作为哕。思为心神之结体,思虑过度则必耗脾气。若四气之和,水气偏多则为湿邪,影响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怒、风、酸皆属木气,木克土,故怒胜思、风胜湿、酸胜甘。

原文西方生燥,生金,生辛,生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在音为,在声为,在变动为,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表意】西方气生燥气,燥气生金气,金气生辛蕴,辛蕴生肺气,肺气衍生皮毛,皮毛之气化生肾气,肺气主管于鼻。金气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属,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色为白色,在音声为商音,在人声为哭,在人体上的变动为咳,在人体的窍孔为鼻,在蕴味上为辛,在情志为忧。忧则伤肺,而喜胜忧;热可伤皮毛,而寒气胜热气;辛味伤皮毛,而苦味胜辛味。

内义】西方燥气为天地四分之少阴金气,其力为围敛,敛收阴精归聚于肾,与木气相对成阴阳。

禅解

出伏后,太阳继续南移、地气少阳亦开始沉入地表,草木开始枯黄,人体皮毛开始发干而紧。四分少阴气之围敛,化白色,成商音,心气受敛则情志为忧,肝血受挤上涌而哭,气逆不下返上至肺而咳,司呼吸而开口于鼻,围力化疾而植物有辛发之味。情志之喜、热气、苦味皆属火,火性柔而制金敛之疾,火克金。

【原文】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表意】北方气生寒,寒生水气,水气生咸蕴,咸蕴生肾气,肾气衍生骨髓,骨髓之气化生肝气,肾气主管于耳。水气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体为骨,在五脏为肾脏,在色为黑色,在音声为羽音,在人声为呻吟,在人体上的变动为颤栗,在人体的窍孔为耳,在蕴味上为咸,在情志为恐。恐则伤肾,而思胜恐;寒可伤血,而燥气胜寒气;咸味伤血,而甘味胜咸味。

内义】北方寒气为天地四分之太阴水气,其力为聚,聚气为水、聚水为冰,与火气相对成阴阳。

禅解

太阳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地气少阳已经沉入地表之下,植物生机藏于根系,动物开始冬眠,雪下而无雷,天寒地坼,人体气阳归入肾精。

热张寒聚,寒即热无,水气不张而成流水与冰。太阴气性聚,化生咸蕴而在植物成咸味,在天则无热而寒,在人体则聚极为骨,在五脏则咸聚成肾,化色为黑、成音为羽。

肾精孱弱而化阳少,人则无力,其出声为呻吟。肾精虚少则化阳不利,遇寒则寒气透骨、皮毛紧缩而栗;遇怒肝血上冲,但肾水生肝不济,欲聚全身之阴精归肾,故全身颤栗。肾精虚而所生情志为恐,济心之力弱所致。情志之思及甘味皆属土,土克水而思胜恐、甘胜咸。寒则血无张而聚,滞涩不流;燥气无水,吸寒之水气而成胜寒。

原文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表意】所以说:天地是万物的上下,阴阳是血气的男女,左右是阴阳的道路,水火是阴阳的象征,阴阳是万物之所以能产生的根源。因此,阳守阴而阴在内,阴用阳而阳在外。

内义】天地、上下、左右、气血、水火、男女、雌雄、牝牡等,都是阴阳的具象。

禅解

太极内分为二,名曰阴阳,阳包阴覆、阴阳互根、和即太极,是道学的意象。既然为道学概念,则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面。而这种二元性,因人类思维习惯而在不同事物阴阳上的称谓不同。虽然名目繁多,但本质上都是阴阳二元的陈设。

原文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表意】黄帝问:如何取法于阴阳呢?岐伯说:阳气亢盛,身体就会发热。腠理闭合,仰着身子呼呼直喘,这是因为不出汗所导致的热,口齿发干,心烦胸腹闷胀,严重的就会死亡。这种状态,能持续至冬,但到了夏天就会挺不过去。阴气盛则身体就会发冷。出汗且身体发冷,经常因寒而战栗。如果因寒而气逆生厥,则腹满而死。这种状态能持续至夏季,到了冬季就会挺不过去。这就是阴阳偏盛所导致的变化,是病的原因及症状。

内义】以二元阴阳的意象,结合病的各种症状,从而判断病情的状态及演变,此即为取法阴阳。

禅解

道学以意象构成,来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就人事而抽绎至意象,由此构成了道学的理论体系,属抽象思维的范畴。

道学属于人类顶级哲学系统,是基于人类意识所产生的唯一正确圆满的真理系统。

大道至简,取一至九数以内分太极,形成九个层面的内部关系,全息地诠释了自然的必然规律。

每一个层面的理论都是人类应当取之为法的思维模板,且九层塔系的纵横,使得道学本身的无漏品性得以诠释,而这九层塔系理论的应用,会使人类所关注的任何对象都会被分类定性,这就是古人所倡导的格物致至以致知的原则。可惜的是,自周代以后,知道者渐渐淡出了这个世界,道学本元未能得到延续及充实发展。

故战国时期,似懂非懂地掀起了对自然进行探讨的百家争鸣局面,也因此产生了老子的道德经。也只有道德经将道学内理以非常隐晦的语言形式流传于人间,其他的都因秦皇的焚书坑儒、武帝的独尊儒术而被清除。

可流传至今的儒家文化,却不是正宗的道学传承,是源于道学而形成的社会层面道德规范。可以说,儒家文化在道的层面上讲,有些不伦不类。

而现今的道教,虽然承祖于道学,但过多地偏向于具象,形成了宗教文化,也不属于真正的道学。

由此可以看出,真正的道学体系已经无从可查,只能从古书古迹中查得只言片语。但包括道德经在内,其语言隐晦难懂,使得道学体系只能以现有的古籍结合现代人的领悟及科学技术,进行倒推研究才有可能被复原。针对这一点,中国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进行逆推复原,最好的古籍就是黄帝内经。因为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发源,又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案例。结合研究者的自身体悟,广泛涉猎关于道的含义、方法,理顺中医中的诸多含混概念,道学必然会得以复原。与之相关的,当属周易的卦辞与爻辞最有价值。可惜的是,远古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不得见。

原文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表意】黄帝说:如何调阴阳?岐伯说:如果能知道七损八益的道理,就能调衡阴阳。不知道应用这个原理,就会行成早衰的节奏。所以,年龄到了四十,阴气就自然增长到一半,起居动作开始衰缓。年龄到了五十,就会感觉到身体沉重,耳不聪、目不明。年龄到了六十,阴痿不能行房,阳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自流。所以说:知道道理就会强壮,不知道道理就会提前衰老,这是基于一个道理的两种不同说法。聪明的人观察归纳不同事物间内在的共同道理,愚蠢的人只知道观察不同事物间外在的表象差异,导致愚蠢的人始终不足、智慧的人始终有余。有余则耳聪目明、身体强健,虽然年龄已老,但身体健壮,即使得了病,也容易会被治愈。圣人行无为之事,乐处恬淡,集中注意力守护内心的虚无宁静,所以能够寿命无穷、与天地同寿。圣人就是这样管理身体的。

内义】太极内分为七,必有损;内分为八,必为益。七损,不满而动疾,虚动而耗;八益,满而动缓,实动而炼,精气神合一。

禅解

太极内分为七,必有不足之份。以精气神合一之理而论,精气神不合而动,则为七之道,不足而有耗;精气神合而有行,则为八之道,气满而炼,神到、精足、气实。这就是太极、八卦、六意等内家拳之宗义,书道亦如是。

原文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表意】天之气阳不足于西北,所以西北方为阴,人的右侧听力与视力不如左侧;地之气阴不满于东南,所以东南方为阳,人的左侧手足不如右侧的强壮。黄帝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岐伯回答说:东方属阳,阳气精华左行而汇聚于上,上明下虚,所以左侧耳目聪明、左侧手足有所不便。西方属阴,阴气精华右降于下,下盛上虚,所以右侧耳目不聪明、右侧手足使用方便。所以,当左右两侧同时受到邪气侵害时,如果邪在上则右侧病发严重,如果邪在下则左侧病发严重。这就是天地阴阳有所偏而不能保持圆满的缘故,因此邪气常居于天地之间。

内义】天地有缺,七之义。有缺而趋补,易之源。

禅解

对宇宙万物的认知主体,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意识。其中,人的九数意识的产生是如何发生的呢?

没有其他答案,只能说是感应造就。感应是人意识过程的本质,感而有忆,即是大脑意识的本然生理。那么,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忆又是如何获得的呢?

细观人体的产生,自然就会知道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端而来,始源于受精卵内的基因,再微细的物质结构组成了基因,通过四种蛋白质分子多层级的无数种组合形成了必然成为人的内在规范。所以,最初最原始的记忆等同于基因的结构表达,数字的意识亦是基因本身的一种表达。

因此,人类所天生普认的十进制及一至九与零的相互关系亦是基因的直接表达,其数字之间的关系亦是基因的本然规定。

其中,就有七的不足之义。七的存在,使得意识所认知的天地万物一切都在系统地发生变异,以趋于弥补不足,可又永远得不到圆满的弥补。难道这就是永动机的原理?

如此的永动,必基于不足。而在阴阳上的表达,即如原文所述。

【原文】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表意】天有精气,地有形阴;天有八气为纲纪,地有五行生道理,是能够成为万物之父母的理由所在。清阳升上为天,浊阴降下为地,天地的动与静,以神明为纲纪,所以能够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只有贤人能够上配天之道而养护头脑,下象地之理而养护双足,中傍人事而养护五脏。天气与肺相通,地气与喉相通,风气与肝相通,雷气与心相通,谷气与脾相通,雨气与肾相通。经脉如同河流,肠胃如同大海,九窍为水气相注而成。以天地阴阳作比喻,人的汗就相当于天地间的雨,人的气就相当于天地间的风,人的暴怒之气相当于天地间的雷霆,人的气逆不降就相当于天地间的热阳亢盛。

内义】天地太极与人之太极意象相同,人与天地本一,其内分亦各自相通。

禅解

天地间雷霆藏于云中,与阳光相交和而从水气出,成雷而电闪雷鸣,在天之云成雨,地气少阳复归于地,故雨出地气。

阳光与云中少阳交合后,少阳入地化为地、少阴入水化天气,故雨下清凉、可滋养万物;雨水与地气少阳交而复升上至天,天气出而复成云。

肺司呼吸而通天气,少阳相火在中如火焰,其尖在喉,故地气通于嗌。

肝气蕴酸,司收缩,筋脉缩而调经脉气血,如风生于温差一样,肝气之动生于气血之虚、动以补气血之虚而又复和。行气血如风,即气血虚处收经脉、加压促行气血。

人本地气之少阳与天气之少阴之和,少阳为雷电,少阴配应心,雷气自始至终与心相和。

人体形阴的一切为脾,持生于谷气。

雨中藏天阳,肾精藏人之元阳,雨气与肾相应而为通。

九窍水注,即肾精注窍,以发阳持形,形持不塌而窍孔有通。

人体之热,实为肾精之藏阳外泄蒸水所致。热以外散,挟水出皮毛,汗出热消。

上焦之阳如云藏地气之少阳,与阳光交而成雨,在人则经肺呼吸而与天气交,阳散于人体呼气与皮肤毛孔之开,水阴复归降下。气逆则水阴复归降下受阻,郁滞于上,劫当散之阳于上焦,心烦冤闷满。

原文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表意】所以,如果治病不遵循天之纲纪、不运用地之道理,则必然导致灾害。如果体内生风邪,病疾如风雨。正确的治法是由外向里,按照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的次序,依次而治。如果病情达到需要调治五脏的程度,人就处于半死半生的状态。所以,如果因天之邪气而发病,则邪气直入五脏;如果因水谷的寒热而发病,则邪气入六腑;如果因地阴湿邪而发病,则邪气入皮肉筋脉等形阴之中。

内义】感外邪而内应发病,五脏应天邪、六腑应水谷之邪、脾应阴邪。

禅解

人元化五而生五脏,五脏是人体之本,与天气相通,天之邪气可直入五脏。

邪入五脏,并非是有任何实然性的物质侵入,是指感应天之邪气,五脏直接受到影响而发生功能上的异变。感天邪发病,近者在四季五气之邪,远者在五运六气之邪。

病若三分,则为天病五脏、谷病六腑、地病形阴。若病风,则病势迅疾弥漫。

原文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表意】擅长用针刺治疗者,从阴的方面调治阳病,从阳的一面调治阴病,在左侧治疗右侧的病,在右侧治疗左侧的病。用自我做参照来了解对方的状态,通过所显露的外表症状来判断内在的病状。利用太过与不足的道理,通过观察微小的变化来判断病处,这样就不会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擅长脉诊者,首先辨别病的阴阳,通过审查面色清浊而知病的部位;通过患者的喘息状态及听患者发出的音声,来判断患者病情;通过阴阳五行的综合判断,得出病的主体;通过按脉尺寸,观察脉象的浮沉滑涩,判断生病之邪。如此,治病就不会有过失,诊病就不会有错。常说:病初起,可以针刺解决;病势强盛,可以稍等至缓和一些后进行针刺。病轻,可以用轻扬发散的方法治疗;病重的,可以用消减的方法治疗;病开始好转,可以用巩固的方法治疗。身形虚弱的患者,用温补的方法;肾精虚衰的患者,用味补的方法。如果病在上焦,用吐法;如果病在下焦,用泻法;如果病在中焦,用消法。邪气的消除,一般用熨敷、药熏蒸等方法出汗即可。如果邪气在皮肤,用汗法将邪气发出;如果患者战栗严重,则用抑收法;病邪为实证的,用散法泻。仔细审查阴阳关系,并以此来选择药物的刚柔。阳病则治其阴,阴病则治其阳。稳定血气,使血气安定于各自的所在。血分有实证,宜用决法放血,气虚则用升补法引气行补。

内义】左右上下等异治,在于经气相通。直治病处,则易生扰乱与不便;治病之对应,则治病柔和与方便。

禅解

病之本,在阴阳五气,各有相应的经络。病之标,在体表与经络,体表有穴,各有其能,通于所属经络。故,病之标本,终以经络相通。

治病有三法,心法、气法、食法,三法以心法为统。心法调精气神合一,一则气血匀布而无气乱,邪自除;气法调经络,针刺、熨敷、按摩、埋线、磁疗等,皆从体外施术于穴位,出穴位之功能作用于经络,最终作用于五脏之气,以消病本之气乱;食法取水谷之偏,随肾精入血而遍布五脏及经络,消病邪、补己虚。

  气法以针灸为主。气血经络运行于人体中层,虽有六分之别,但终为相通的密闭内压系统,其动以生理电磁的规律变化为基础。因此,气法治病,可用异治,即左病右治、上病下治。如高血压卒中,气血上涌所致,可刺十宣出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六覆而终岁
禅解《黄帝内经》素问!!!
精读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③
八字看病(一)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一)
养生篇(十四)养生文献——《黄帝内经》、《论语》、《养生延命录》、《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