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眼中的本元医道

《医道微言》序一

我眼中的本元医道

聂飞

    结识家师空谷先生早在11年前,彼时正处于人生迷茫,工作上不得舒展,身体上亦有大麻烦,心情陷于低落。回想自己从7岁开始学习传统文化,拜师不少,年少间颇有小神童之名,这时却全无用处。冥冥之引,于彼年之春,结识了空谷先生。还未及开口,先生之学生,三言两语已把情况阐明,虽未道解决之法,但于我却算是平地惊雷。后求教于先生,先生结合我之情况畅谈人生哲理,言简却意味深长,大开人生境界,颇有拨云见日的欣喜。

    彼时已有拜师之想,但素来谨慎,先求学一两小术于先生,考察一番。课堂之上,先生理法圆融,有法有理,教学亦多有巧妙,化繁为简之功。师之待人,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在学术上严于要求,生活上却开明活泼,遂于该年夏拜师于江城。

    师开医道课前,常热心为旁人调理身体。调理之中,常有神来之笔,效应如空谷回响,这边用,那边立即就有应,多有神效。因缘际会,拜师后不久,师次第开中医诸多课程,逐渐完善了本元医道体系,我幸得参与学习,并逐步体会本元医道的风采。

    家父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的药学系,我亦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系,从药学角度,也可算有些医药的背景,受训于严格的西药科学体系,本身也从事制药行业近二十年,但我自己却被本元医道的中国传统医学体系所折服,并非说西医药不好,而是中医药,特别是本元医道所提炼精粹之后,也有其精彩独到及博大精深的一面。

     本元医道体系,首先是理论体系完备,从古籍中提炼出了中医传统视角下的生理、病理模型,而非依附于现代西医体系下的中药生理病理模型,重新回到了“炁”的模型理论,再现了中医的传统思路,而非现在流行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传统中医药的生理,以功能为定位,而西医依解剖而定位,因翻译的原因,形成了现在的中医多依西医的解剖定位思考,已偏离了传统的中医思路。生理是人体运行的模式,当模式的理解发生变化,治疗的思路当然大不一样。读者自可于本书中,领略到传统中医的认识和思路是如何精妙,并不输于西医体系。因为有清晰的生理病理模型,本元的治疗方案,多简单明了。用先生的话说,不做大包围,而是清晰的辩证,明确的治疗,得益于此,先生教授的手法、针法、药法多是简易简单,并不尚多。譬如用药均是小方,几味药,每味几克,即可见效,颇有传统经典名方的韵味,而不似现行的动辄几十味药,一副药少则小半斤,多则几斤。

     其次,本元医道体系是与易学体系的完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都推易经,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学问的根基学问,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阴阳五行八卦二十四节气,农历等等无不是易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中医中的五运六气更是常被中医人所津津乐道。中医的根底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易学体系之上,如不明易学体系,则难明中医的体系。在易学体系的下来解读中医,中医的许多云遮雾绕,则一览无余。本元医道很好的结合了易学体系,所以学起来也是简易清晰,同时也能旁通易理,更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

    第三,本元医道次第严谨分明,处处以安全有效为衡量。除开理论的完备,在实际教学中,力争安全有效,初学并不从药法而起,而是手法,手法也择安全有效,易操作,再结合完善的理论,手法也能出大效果。从手法、针法、进而到祝由、正心(心理疗法)、药法等依次而进。而每一门,亦有次第,均从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开始,逐渐深入。所有的方法均从原理和实操上考虑了足够的安全性,学习起来无安全性的担忧,则可大胆实践,顺次而上,迅速的成长,登堂入室。

    第四,炼养结合。素来传统中医都有“功夫”的修养要求。本元医道再现了这一传统,通过糅合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修心方法,逐步恢复中医的优良传统,不仅能调理病人,亦可以调理自己的健康。通过传统的锻炼,对自身的力量和手法达到更好的掌握,用之于手法和针法上,则能达到中医传统中的下针、下手立既有应,取得神效。师兄弟中,勤于修习者,已有'一针”的美名。

    最后,先生亦不保守,于现代医学之进步,有清晰的认识,亦常阅读西医的书籍,对不懂之处,常求教于各方贤德。同门之中,从事西医药工作,也不乏其人,常做讨论,而明辨中西医各自优缺点。

     此为我对本元医道的粗浅认识,其更多的风采,读者自会于书中领略。严格说医非我专业,所以再从我的专业——药来谈谈本元医道的药学侧面。

    药,实乃医之武器,对药的掌握极大的影响者疗效。中药的有效性,本身是无可置疑的,如何进一步研究得到更好的利用,则是现代的新课题。

    从现有的制药工业来看,对中药是唯成分论,经过几十年的进步,其实进步不小,在天然药物中寻找有效成分,是西药工业下的方向,然而这种进步其实并非中药的传统药理,中医界反对声音不小,从实际效果看,很多中药的效果是多种成分的协同效应,而非单一成分起效。每一种药材中所含的化合物少则几十种,多则高达几百种,其中何种有效,科学上的研究已经进入瓶颈进展缓慢,遑论多种药物中的多种成分协同效应的物质基础。

    考之以传统药理,传统药理中四气五味性味归经,本身是模糊,且现代种植条件(规模化种植)与古时(野生)已大有差别,药的性状也已经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的炮制方法(工业化)与传统(手工)也有了不可忽视的差别,传统的药理能否仍然与现代药材匹配,这个问题曾深深困惑着我。

    本元医道的药法另辟蹊径,回到古圣的思路。采用内证之法,重新考证药之属性,得益于本元医道的炼养体系,多有同门能行其法,多方反复验证,在古之所传的基础上,深化和精细化现代药物在现代人体质上的性味循经。使药理愈明,用药愈精,药力指向清晰,小方治病,减小病人之身体负担同时亦节约天然资源。然此项工作要求太高,未能广泛开展,仅有初步之雏形,尚难达到古贤之“尝百草”,静待后学贤达能加入慢慢完善,让新时代的中药能更好的服务于新时代的人。我认为这才是中药现代化应该的路,在传统的医理指导下,确证药理,规范用药,才能让中医再创辉煌,而非西医理论下对中药资源的再挖掘。

    本书是家师某年春节的公益讲座之集结,家师每年春节必开公益讲座,十多年从未间断,于传统文化深耕与普及,从不辞辛劳,也从无保守,悉心教学,读者于字里行间自可体会。虽是公益讲座,但理法之深入浅出,相信读者自会开卷有益。在这里诚心向各位读者推荐本书,推荐本元医道。
聂飞
制药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相信中医吗?
此病不除,中医必亡!
中医处方不是随便开的,根据中药现代药理和西医理论拼的方是不可能管用的
中药总结,无药不成医,药理很重要!
为什么中医在退步
西医研究中医一般都看药理研究,比如山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