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的工具与方法:逻辑,直觉,实证,信仰
逻辑不仅是哲学的工具,也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工具。
你将逻辑置于什么样的地位,直接决定了你的哲学观!
你将逻辑置于什么样的地位,直接决定了你的哲学观!
通常注重逻辑的人重视经验,注重直觉的人注重对理性
自身的反思!这是哲学家的分水岭,自古以来就存在这
两种不同的倾向。柏拉图,唯实论者,理性论者,非理
性主义者走的是前一条路;亚里士多德,唯名论者,经
验论者,逻辑经验实证主义者走的是后一条路。
正确的哲学研究方法应当是怎样的呢?
首先,逻辑是思维认识经验世界的唯一工具。“4.
2 逻辑是认识经验世界的唯一方法。如果按无逻辑思维
去认识,那么一切都会丧失标准。正是在古希腊哲人的
辩论中,亚理士多德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总结了逻
辑的三大基本规则。逻辑是认识经验世界的唯一工具。
现代社会,科学,我们的生活,都得益于逻辑对经验世
界的认识。”不管你对逻辑持何种态度,逻辑所发挥的
作用是无法否认的。
 但是我并不否认逻辑以外的认识方式!“1.1 认识
者“思维”(作名词)去思维(作动词)的方式可以分
为两大类:一是以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则(同一律/不矛盾
律/排中律)以及充足理由律为规则的思维,是有逻辑的
思维,通常直接称为逻辑。另一种是不以逻辑的三大基
本规则及充足理由律为规则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可能
在雅利安人到达古代南亚地区之前就已经在高加索山中
形成,但在以后的人类世界中,这种思维方式主要存在
于南亚地区。释加牟尼不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创立者,但
是这种思维的倡导者、持有者。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混淆
了思维与逻辑,把逻辑当作思维本身。为了区别,可以
称之为“无逻辑思维”。
通常很多人都将这种逻辑以外的思维方式称之为
“直觉”,在逻辑无法证明的时候,人们通常都借助于
直觉。逻辑证明体现为实证,实证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人们在考虑一种哲学能否自圆其说就是看这种哲学能否
完整的证明!而“自圆其说”就是逻辑规则的体现。由
此可见实证在人们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但并非任何事情都能得到实证,在逻辑无法达到的
地方,无法证明的事件中,就需要直觉。在辩论中,驳
斥卸任的观点有很多方法:我们可以攻击别人的论据,
因为论据出了错,推理出来的论点就会不确定;也可以
攻击其推理过程(包括语法错误),如果推理错误,即
使论据完全确定,也不能保证论点的正确;最后就是直
接攻击对方的论点。前两种方法只靠逻辑就能完成,一
旦举证对方就难以反驳。只有最后一点不能完全依靠逻
辑完成,所以用得最少,因为在关键时候总要借助直觉。
而直觉无法像逻辑那样明晰而易于说清楚!例如唯物论
和唯心论:
“1.2 然而,物质性存在也是不确定的。物质性存
在需要依赖感觉而被确定,精神性存在需要依赖知觉而
被确定。那么又由谁来确定感知呢?感知是精神性存在
吗?如果是,那么物质性存在竟要依赖作为精神性存在
的感知而被确定;而精神性存在又要等到物质性存在被
确定后才依赖物质性存在而存在着。这样,从事实的角
度来看物质性存在和精神性存在没有一样可以确定。这
也证明了自我意识是不确定的,人类无法证明自我是存
在的。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
只是在争论两种假设。”既然唯物论和唯心论(即使经
验论和理性主义者也如此)是在争论两种假设,为什么
还有那么多人坚持他们的见解?这就是直觉!人们都是
带着已有的见解去理解世界的,能敏捷地通过已有知识
去洞悉未知事物的就叫做悟性;如果失之偏颇就会被认
为是偏见。悟性与偏见就一步之遥,但失之毫厘,差之
千里。
认识者的直觉是与其知识背景相关:
唯物论者,经验论者重视经验,他们虽然无法证明
拿在他们手中的苹果就是事实,不依赖感知而存在的事
实,但他们从直觉上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久而久之,
他们不断的暗示自己应该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固执就
是因为不断接受来自自己的暗示),以至于最后从感情
上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
唯心论者,理性主义者多注重对理性的反思,而忽
略甚至漠视经验。他们虽然无法用理性证明理性就是存
在的事实,精神是独立存在的事实,但他们从直觉更愿
意相信这就是事实。久而久之,他们不断的暗示自己应
该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固执就是因为不断接受来自自
己的暗示),以至于最后从感情上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事
实。
这就是直觉的作物,即使唯物论者,经验论者也要
依靠直觉来确立自己的信念。没有直觉,他们就无法给
自己一个完整的解释。直觉给我们的知识带来了信仰的
成分,如果过多的甚至完全依靠直觉就变成了一种信仰。
但直觉并没有这么大的作用。
 “4.3 无逻辑思维无法认识经验世界。那么它能认
识超验的形而上世界吗?假如有人问:世界存在吗?无
论你回答:世界是存在的,还是世界是不存在的,都不
能被证明, 也不能被否证。按逻辑来看,不能被证明就
是错的,因为排中律认为不是错的就是对的。在这里逻
辑犯了一个错误,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首先应当回答“知
道”或“不知道”,只有在确定了“知道”以后,才能
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无逻辑思维可以引导我们
走出逻辑的误区,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回答:“不知道”。
这正是佛陀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的原因。很显然,佛陀
也不能给这个问题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佛教的继承者
却努力使佛陀的沉默披上神秘的外衣,尤其是大乘佛教
不断地去神化佛陀。大乘佛学造成对佛陀这位超自然的
真正的天帝的崇拜。这是佛教对于佛陀本人否认天帝存
在的逆转,大乘实际上变成了运送各种渣滓的工具。总
而言之,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无逻辑思维可以达到对
形而上的认识。但无逻辑思维并非一无是处,它能引导
我们走出逻辑的误区,使人类的认识更接近事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所缘缘”的认识论意蕴略析胡晓光
略论中道义的逻辑特质——胡晓光
积木随笔 | 琉璃姬:思考下中国为什么只有思想,没有哲学
延生学苑
【】
中国哲学史   封建制时期的哲学(中) 魏晋南北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