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一家灵活用工平台被查
简税邦
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丨简税邦(ID:jianshuibang)
编辑丨邦哥

近日,山东青岛某灵活用工、财税服务商被警方查封并调查,据悉案件或许与该公司虚开巨额发票有关。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该公司负责人在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虚开发票是违法行为,要了解其危害、坚决抵制,并树立正确的税务行为,“要认真对待税务问题,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利国利民。”

近一年来,灵活用工平台频频爆雷,出事原因主要是涉嫌虚开发票和洗钱。

严查严打,频频爆雷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家对灵活用工平台在政策方面加大倾斜力度,一方面给予了灵活用工行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便于企业在灵活用工的同时享受更多的税务政策条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灵活用工

灵活用工不同于固定全职,它是指企业根据用人需求,灵活地按需聘用人才的一种形式,而双方并没有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

在这个时候,人力资源就像水和电一样,在任何时候都会根据需求使用,在任何时候都会停止使用。这种模式更加灵活,不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也不需要复杂的进出流程,企业节约成本,人才价值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所说的兼职工作,自由职业者,劳务派遣等等,都可以列入这个范畴。

很多企业确实可以使用灵活用工模式来降低税负。

而在市场红利的驱动下,不少人力资源公司纷纷转型,在传统的劳务派遣及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业务之外,增加灵活用工业务板块。但因其不具备提供平台技术服务的能力及税收优惠地区资源,根本无法帮助企业设计相关的业务模式,只是简单的开发票、发薪,实质就是虚开发票。

于是便产生了许多打着灵活用工、任务众包、税务筹划的名义,来做虚开发票、洗钱的生意。

终于在接二连三的爆雷事件强监管政策下,“灵活用工”迎来大变革,监管政策划出安全底线,绝不允许打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招牌蒙蔽监管,出现偷税逃税、虚开发票、人前人后两张皮等现象。因此,选择灵活用工平台的企业更要小心,若因为一时之利而接受了虚开发票,即使不知情,在税务的稽查下也需要补缴税金及罚款,同时有可能被列为失信人员,得不偿失!

2020年下半年开始,海南、山东、广东、天津、浙江、河南等多地,针对灵活用工平台的委托代征协议开始进行稽查,清理违规开展委托代征的企业,单是海南一省就取缔了100多家灵活用工平台的委托代征协议和委托代征资质;同年11月,北京某财税服务商涉嫌虚开13亿被立案调查,此案是“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全国首例利用互联网共享经济服务平台虚开发票案件;同一时段上海某知名人力资源公司和某产业园区也被查,相关责任人已被警方带走;2021年5月,湖南省灵活用工平台又将迎来大检查,清理整治内容近20项...

涉税风险

与此同时,随着发票监管愈加严格,企业的税收问题也逐渐暴露,灵活用工平台被很多咨询公司拿来当作税筹的“灵丹妙药”和“保护伞”。但都忽略了其中的税务风险。

1.涉税洗钱犯罪

大量代征资质下发之后,税局对具体用工业务监管困难,有不法分子利用委托代征模式进行洗钱,涉税洗钱属于税务犯罪行为,其风险不言而喻。

2.虚开增值税发票

部分灵活用工平台不注重业务,取得代征资质后反而大肆进行发票买卖,对私转账虚开增值税发票。虚开发票属于刑事犯罪,用工平台万不可取!

3.市场营销乱象

有的灵活用工平台进行推广加盟营销,收取代理商加盟费和保证金,甚至为了抢占市场而采取降低成本垫资运营的方法,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容易产生平台跑路的风险,个人拿不到服务报酬。

4.代征税风险

部分灵活用工平台在个税代征方面根本达不到税务总局《委托代征管理办法》的要求,面对的纳税人都比较零星、分散,对如何征税、报税、监管等情况根本不清楚,这样会导致委托代征关系中出现自行少征税款、未按期上缴税款、超越代征权限等问题。

5.客户资金安全

一般来说,在灵活用工平台进行委托代征的流程是:客户将资金汇入平台账户,再由灵活用工平台分发给个人。因此,可能会产生平台私自挪用客户资金或者平台账户资金被盗的风险。

6.盗用个人信息

部分企业打着灵活用工的旗号,实际并不存在真实的用工需求,仅仅想代发工资对外开票,往往会发生盗用入驻平台从业者的个人信息进行避税的风险。

假税筹,真虚开

近期,山东警方破获了两起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大案,涉案企业牵连74家企业,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亿元。在两个犯罪团伙的窝点里,警方查获作案用手机46部、假印章1891枚、各类空白和虚开的发票14515份,以及工商注册资料一大批,这些被查获的涉案物品摆满了一整个篮球场。

利用个独企业虚开发票已成为灵工平台做税筹时避税的重要方式之一。个独企业为何有如此大的“能耐”呢?

个独企业全称为个人独资企业,在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成本缺失、高额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以达到减轻企业税收压力,最终完成税务筹划的目的。个独企业有如此大的能力全在于它的所得税独特征收方式——核定征收。有别于常规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25%,个独企业没有企业所得税,只有个税。

其核定征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核定行业利润率(也称行业应税所得率),服务行业一般为10%,再对应个独5级累进制5%-35%,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例,算下来个税最高仅为2%;第二种方式就更为简单,直接定额定率核定个税,税率不再随营业额多少而累进浮动,税率更低,很多地方税率甚至不到1%。

如此好的企业优惠政策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

税务筹划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应该给予关注并付诸行动的重点,但前提条件必须首先是合法,也就是不能脱离企业真实的业务。因为每一张发票背后的信息,都关联着开票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往来,一旦被稽查,关联企业一个也跑不了!

高压严管,露头就打

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涉税刑事案件的爆发往往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但对于灵活用工平台此类互联网企业,其涉税刑事风险的爆发有如狂风骤雨,顷刻而至。其中的原因,一是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开展专项打击电子发票犯罪行动,二是央行关注大额转账交易,资金回流线索将移送税务。在总局高压态势下,对灵活用工平台虚开风险的防范和整治工作将保持高度警惕。

所以任何经济活动,必须遵循交易真实存在、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价格公允等这些基本原则,才能既合法挣钱,合规节税,又避免牢狱之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活用工平台运营模式涉税风险和合规建议
平台经济的概念、模式以及涉税风险与实务
灵活用工怎么做?税务筹划解难题
“五步法”辨析灵活用工平台的涉税风险
税务和刑事合规监管下的员工福利和灵活用工平台,路在何方?
-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对市人大十七届五次会议第0406号建议的答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