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璧无瑕·学书散记之二





我以后要注意的问题:
1
、调整学习方法,路子。
2
、思路打开,多尝试,绝不能固步自封。
3.
近一两年要少写行书,进入草书,打破单字概念,强化章法关系,纯化线条,增强节奏韵律感。
4
、技巧训练重点:墨色变化,大小关系,空间对比,线条韧性。
5
、整体风格再轻灵一些,注意充分使用笔尖弹性,让笔尖舞蹈,注意方折、圆转、外方内圆处的笔法点,注意每一根线的起收,注意线条中段变化,强调写意精神,用写意临摹方法,强化空间关系,但要协调。
6
、学习颜真卿、王铎的墨法,线条厚重,结构的大方 ,王铎的上下连接,借鉴米芾的丰富笔法,黄、祝的点线组合,董其昌的气息。


学习传统的目的是学习其优秀技巧,潜移默化的感悟其气息,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比技巧更重要。
   
继承与创新,继承比创新更重要 ,对经典继承得好的作品,即使创新性不是很强,个性面目不是很突出,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每个人所处时代不一样,个性不一,生活阅历不一,对经典的解读就不一样,不可能成为书画奴隶。吴琚一味摹米,然技巧气息终不一样,古人评其“峻峭过之”,其作品是美的,是有价值的。
过早的强调创新,进行创新,底气不足,制造文化垃圾,是悲哀的,令人惋惜的。其作品是没有价值的。



 


真卿含筋抱骨,堂堂正气,巍然不可侵,世人但得其形,极尽花饰,难得其古朴篆籀气息;柳公权清刚劲健,骨力峥嵘,习者易得其骨,难得其血肉,着意排叠,状若算子。柳公权书类柳宗元文,皆冷峻,风骨嶙嶙,柳宗元冷峭过之。

“圆为规以象天,方为距以象地。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书法雅言》
     
甲骨方,金文圆,篆书圆,隶书方,正书方,行草圆,碑方帖圆。方笔用折,须见血肉,圆笔用转,重在骨力。方笔显示方正、刚直、雄峻之美,见精神,阳刚;圆笔显示婉转、流畅、浑穆的美,显含蓄,优美。正书无圆笔,则无跌宕飘逸之致,行草无方笔,则无雄强挺拔之神。妙在方圆并用,笔方体圆,笔圆体方,或笔方而章法圆。
     
做人难于外圆内方。

 



邓石如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密集成面,要通  透,点画交代清楚,小空间太多则花。琐碎,不大气。疏朗多线,要笔势流转,贯气,注意空间分割变化。
     
密处为强,疏处为弱。密密疏疏,强强弱弱,形成节奏。
     
密处浑厚华滋,疏处空灵萧散。密不相犯,疏不相离。
     
苏东坡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形疏而神密,形茂却神远。
     
姜夔说,书以疏欲风神,密欲老气。因疏而留有较多白,显得空阔、清虚、高简、洒脱。显优美;因密而字中笔画或字距密聚,显得繁复、奇崛、雄健、老辣。为壮美。     

 


学习书画三个阶段,与时人同,与古人同,不与人同。初不识门径,仿效时流,继而登堂入古,最终我用我法。

表演时,有台词易,无台词难。书法绘画,有笔墨处易,无笔墨处难。呵呵,“无声胜有声”。所谓弦外之意,象外之形。
   有明一代,善小楷者众矣。以吴门为最,王宠朴厚而萧散,独具面目。文征明工稳瘦硬,祝允明醇厚高古,古茂难,妍美易,祝出文翁之上也。
     
晚明黄道周古朴奇崛,如其刚直气节,品之,为其动容。 
晚明王铎、傅山小楷皆高古有致,为当时之冠。

中国传统艺术经典,都经得起反复品味,初视无奇,从容散淡,反复观之,奇趣乃出,意味无穷。。。。。。

    要得此境界, 需静,不躁,需藏,不露,需雅,不媚,需迟,不急,。。。。。。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取法乎上,当为学书箴言。

不同学习阶段取法对象不同,学书之始,个性太强烈的帖不宜选择,当以格调高,技巧高,中庸一些的帖为范本。帖学如:二王,颜真卿,米芾,赵孟頫。。。。。。这是专一阶段,当吃透一家,从技法到气息,达到与古人融为一体。有一定基础后,才转益多师,更广泛地选择同一种系列的范本。学习各种风格语言,形成自己风格。

 楷书很重要,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楷书立字之骨架,涵养静穆气息,古人的大草,表面波澜不惊,却暗流涌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国人崇尚忠厚,敦厚,书法不可薄,不可有薄气,不可太巧,不可有脂粉气,当浑厚华滋。

做人要堂堂正正,书法要有正大气象,不可扭扭捏捏,歪瓜裂枣,强作姿态,鼓努为力,搔首弄姿,百般点缀。小作品要有大气象。

气息不可浑浊,要清雅,清刚,清雄,清畅,清婉,清丽,清逸,清健,清爽,清淡。如沐春风,赏心悦目。

 


书法作品太“平”,可能有以下原因:

1、每个字大小一样,,该大则大,该小则小。长则长,短则短。没有做到随字赋形。

2、字距太一致,没有字组概念。行距太一致。相邻两行无     矛盾,也无关系。

3、点画粗细一致,重量就一致,平均用力。

4、行气线太直,无摆动,端若引绳。

5、每行外廓线太直,无收放变化。

6、行笔速度一致,无时间节奏,平铺直叙,无跌宕。

7、用笔太简单,直白,无趣味,韵味。每行字数太一致。

8、笔势不连贯,一盘散沙。

9、要有矛盾,有冲突,但又要和谐,把握对立统一的原则。


临摹既久,易得习气,重复错误。

思考、分析其技巧,感受其神采。技巧:毛笔运行轨迹,起行收之形迹,线条节奏,单字空间,章法空间。

帖学类石刻,笔势不清,难得笔势轻重往复之法,帖学韵味终不够。学习之初要选最好墨迹范本。学习碑类另当别论。

取神,即得其神采,意与古会。古代高手之作,初看,无奇;再看,有味;细看,微笑,默叹,拍案叫绝!

当代大师之作,初看,气势磅礴,骇人一跳。再看,索然无味。

临帖目的是明其法理,赏其神采,不必过于拘泥。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者也。

由约至博,在约的阶段,一定要选最优秀,习气少的帖,第一口奶很重要。在博的阶段,鉴赏力已高,兴之所至,无所不可。但在风格上应该有一贯性,有的风格不可兼容。

要有古,要无古。

所习既多,人不知何以为祖,久之,必传吾神。说起容易,做起难。书法难矣!

点为字之眉目,可以传情。点如高峰坠石,要有力量感,动感,体积感,忌飘。

点可调节节奏,大珠小珠落玉盘,随势流转。

数点并列,有轻重,大小,俯仰,断连,和而不同。角度变化不能太大。变而不乱。

黄庭坚,祝枝山,善用点。祝枝山为极致。

点要润,厚,劲,有爆发力。

越趋于圆的点越孤立。出锋的点与周围关系越强。

点如音乐中的鼓点,线如丝竹,点点线线,线线点点,乐章成矣。

连续用点,宜紧,空间不宜过大,方有紧锣密鼓之感,否则,散矣。

点是线的缩短,线是点的延长。

点也有起笔行笔收笔,不可直过,否则直白无味,何来润、厚、劲?

三点水,一起一带一应,行云流水,笔势流转。

起点宜轻,收点宜重。

很多笔画皆可缩为点,如捺,撇,横。。。。。。随空间,笔势,章法而定。

 鲜于枢笔力雄健,气度雍容,风骨棱棱,恣肆而含蕴。无子昂脂粉气。元代高人矣。惜逝世太早,仅57岁,(默哀3分钟)。

吾极爱其《石鼓歌》,《进学解》,《醉时歌》。常拟之,然结体失之于小气,用笔难得圆融刚健。抑或与纸张,毛笔有关?(又找借口,呵呵)。

 是夜,信步涪江走廊。渺渺苍穹,粼粼湖水,长堤一抹,霓光点点,与余影一粒,草香水声中,茫然自失,物耶?我耶?不自知耳。


 游龙凤古镇记

乙未之春,偕数友,学书于遂州龙凤古镇,城中一湖,曰涪湖,或曰:此地乃观音第一故乡也。

入夜,月出东山,结伴闲游,出老九客栈,步河廊,登望江亭,纵目涪湖,波光粼粼,亭影青山,两相守望于烟光雾岚之间,渔火霓影,与白月相上下,人影绰约,恍若仙境,梦乎?游乎?古柏蓁蓁,春风袭人,神清骨彻,观音故乡,真乃清凉境界耳!

月上中天,八方游人甚众,人声鼎沸,尘音扰耳,未得赏春之趣。但得三两挚友,默然读山,优游听水,摇橹有声,助予俯仰,物我皆忘,天人合一,何其快哉!

月西垂,返客栈,已鼾矣。案上字迹未干,月色洗纸,墨香浮动,倚窗独立,怅然有失,须臾思之:山川风月,他年依旧,予何安在哉!逝者如斯,时不待人,而半生碌碌,解衣欲睡,余心戚戚,辗转反侧,余心汲汲,遥闻湖水漾波,明心澄澈,恍然有声者,似应吾之太息.(完)






巴   蜀   书   法   乐   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有没有根本的判断标准?
书法内部培训资料,难得一见的《技法九式》图解分析一看就明白!
中国草书四大家的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书法技法的构成
论笔法 文/沃兴华|书画天地
书法基础理论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