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们为啥会烦恼?

“孩子懂的东西越多,对快乐和痛苦的感知力也越强。”前段时间香港连续有二十三个学生自杀,这一事件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政府也紧张起来,还与学生签订起“不自杀契约”,希望以此减少学生自杀的风险。究竟孩子们在烦恼些什么,为啥烦恼、家长和学校该如何应对和引导?笔者将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儿童烦恼的类型、成因和对策,并通过系列文章逐一为各位介绍。本文将主要介绍儿童烦恼的主要成因。

儿童烦恼的成因众多,主要包括遗传、气质、认知、情感和养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前人都已经进行过检验。其中,人们重点研究了儿童烦恼的三大成因。

一、儿童的认知

儿童的认知模式影响烦恼的产生。研究发现,儿童烦恼的出现与倾向于消极结果的期望、沉思默想和自我责怪等显著相关。这就是说,遇到问题时,往往关注消极结果以及经常自我责怪的儿童,会持续产生和感受到烦恼。

儿童的问题解决认知影响烦恼的产生。大量问卷调查表明,儿童的烦恼与问题解决的信念显著相关。这种信念是儿童的一种自我认知和判断,对把握和掌控问题情境信心不足的儿童容易产生烦恼。

儿童的环境认知影响烦恼的产生。儿童的烦恼还与其对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容忍度有关。一些孩子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更多的、强烈的烦恼。人们发现,降低儿童关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想象的可能性,就能减少烦恼。还有学者研究了儿童对911恐怖袭击、2002年夏日绑架、2002年狙击案等三个重大事件的反应,发现新闻信息曝光程度与儿童烦恼的增加有密切联系,他们建议适当减少儿童接触到类似新闻的频率。

二、父母的影响

父母的不当养育方式会增加儿童烦恼。父母的过度保护,会妨碍儿童的探索经历,阻碍儿童学习并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由此,儿童与烦恼、焦虑等紧密联系的不良适应的元认知会得到明显激活。同时,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如果表现出厌弃孩子的行为,将显著增加儿童的烦恼。父母不同的养育行为,使儿童对父母产生不同类型的依恋,主要有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其中,报告自己是矛盾型依恋(比如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行为拒绝母亲)的儿童,比报告自己是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为烦恼。同时,父母忙于其他事务,让孩子缺少温暖的忙碌型养育方式,也会增加儿童的烦恼。

父母的不良情绪状态会增加儿童烦恼。拜耳(Bayer, J. K.)等人对112名2岁儿童进行了纵向跟踪研究,分别在儿童2岁、4岁、7岁时测量了母亲的焦虑、沮丧、家庭生活压力状况和儿童的内在化症状(internalising symptom)。研究发现,母亲的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增加儿童的烦恼,并且这种烦恼显示出较长时间的持续性。

父母的消极信念会增加儿童的烦恼。父母持有消极的信念,比如对自己作为父母的能力没有信心,认为表扬自己的孩子是浪费时间,为了让孩子听话而进行体罚,认为孩子不尊重自己等,更可能养育出高烦恼水平的孩子。

三、学校的影响

学业竞争会增加儿童烦恼。研究表明,5-6岁儿童已经明显开始关注竞争及其成败,他们想要赢,要做第一,做到最好,但他们的自尊心还较脆弱。学校是个小社会,身处学校的儿童自然会感到来自小社会的竞争压力,其中,学业竞争是最突出的领域。而考试作为反映学业竞争的一种量化方式,不可避免地成为儿童烦恼的重要成因。

同伴关系不良会导致儿童烦恼。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同伴关系不良,比如被同伴群体拒绝,会引起儿童的孤独感和受伤害感。这样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教师不当的行为导致儿童的烦恼。教师在儿童心中往往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此教师的各种行为都对儿童有较大影响。除撒谎、受贿、体罚、侵犯、歧视这些严重不当行为外,教师忽视学生的努力或偏爱某些学生,也是学生烦恼的重要成因。

后续还将为各位介绍应对和引导方法,期待关注,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理性和非理性
让我走近你——家访农村留守学生后的心理疏导案例分析(德育论文)
学习障碍、多动症、抑郁……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如何认识儿童、青少年发展障碍?
孩子的悲观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养出乐观的孩子?
如何应对青春期的“体像烦恼”
父母要帮助孩子上好“挫折教育”这堂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