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科学、科普、科幻三栖大牛的科学观

>> 本期内容改编自海南科技出版社的《魔鬼出没的世界》,本节目的播出已经获得了海南科技出版社的授权,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 6374 字,阅读大约需要 16 分钟

经常有人要我推荐书单,我总是会推荐阿西莫夫和卡尔·萨根的书,因为在我看来,他们两位都是科学精神的代言人。只要是他们俩写的作品,和我的三观一定都是很契合的,所以,基本上可以随便买随便看。阿西莫夫的著作实在是太多了,经常让我有选择困难症。相比之下,卡尔·萨根的书就不是很多,如果只推荐一本他的书的话,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这本《魔鬼出没的世界》。这是一本在美国知名度很高的书,我原以为大多数人都应该看过了,但令我稍稍感到吃惊的是,在周围询问了一下,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听说过没读过。这让我几乎是立即决定,从本周开始播讲这本书。

现在很流行说书的节目,用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概括一本书的内容。我自己做过不少这样的节目,也给其他平台写类似的说书稿。但我觉得,这种讲书的形式与阅读原著是两码事,一本二三十万字的原著浓缩到 6000 字左右,这基本上就是讲书者的一种再创作。你可以把讲书看成是一篇比较长的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本质上你读的不是原著作者的创作,而是这个讲书稿的写作者的作品。听完一本书可以带给你一个幻觉,以为自己看过原著了。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真的只是幻觉,听完一本书和阅读过原著真的是两个概念。哪怕是我自己解读我自己的书,你其实也只不过是又看了我的一篇科普文而已,真的不能代表看过原著了。

但我做的这一系列长节目就不同了,我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是,让你用比直接阅读原著更少的时间和更愉快的体验,获得与阅读原著差不多的收获。

好,在正式开始播讲之前,我要先做一些背景介绍,这对于你完整地理解原著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卡尔·萨根。

同时具备科学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这三个头衔的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不算少,但是能像卡尔·萨根这样,同时在这三个领域都作出世界级影响力的人,恐怕真的就只有他一个人。很可惜的是天妒英才,萨根 1996 年 12 月因骨髓癌去世,年仅 62 岁。我给大家分别介绍他在科学、科普、科幻这三个领域的成就,听完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牛。

科学家是卡尔·萨根博士的正式身份,他先是在著名的哈佛大学执教,后来一直到去世,都担任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从未离开过学术界。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行星科学家之一,他的研究重点是金星上的温室效应、火星上的季节变化、原子战争所造成的长期环境影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外星智慧生命探索等。他是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航海者”、“海盗”、“旅行者”和“伽俐略”宇航探险计划中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他荣获美国航空航天局颁发的特别科学成就奖以及其他各种奖,多得不计其数。 

萨根在科普方面的成就比科学成就还要大。 1980 年,由他做主持和撰稿的大型电视系列片“宇宙”,在全世界掀起收视的狂潮,这部电视片被翻译成 10 多种语言,在 60 多个国家放映,观众达到 5 亿!连续 10 年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收视冠军,与这个电视片配套的科普书籍《宇宙》是《纽约时报》连续 70 周的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除了各种科普文章以外,他大约有 30 本著作,获奖无数。

在科幻方面,卡尔·萨根虽然一生只写了一本科幻小说《接触》但这本小说就让他获得了世界科幻和奇幻文学的最高奖——雨果奖,对的,就是《三体》获得的那个雨果奖。后来这篇小说被好莱坞拍成了科幻电影《超时空接触》,由朱迪·福斯特主演,成为科幻影史上经典中的经典。有些科幻经典片虽然很著名,比如《 2001 太空漫游》《银翼杀手》等,但这些片子票房都不太好,很多观众都会看睡着。《超时空接触》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很遗憾的是,卡尔·萨根在影片上映的前几个月去世。如果大家想了解这部经典科幻小说,可以去订阅我的付费专辑《科幻世界漫游指南》,我有详细的解读,原著比电影更有深度,尤其是结尾,太震撼了,电影完全没有拍出来。

图:《超时空接触》剧照

怎么样,听完我上面的介绍,大家对萨根博士的敬仰是不是如滔滔江水一样。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饭桌上,我介绍我自己是做科普的,然后就有人恭维说:哦,您是中国的卡尔·萨根。我当场一口水喷出来,把我跟卡尔·萨根去比,这实在是太肉麻了。说实话,我现在去给萨根博士提鞋都没资格啊。

萨根博士的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副标题是“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是他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全面反映他的思想的一本书,当年便创下最佳畅销书第一名的记录。这本书的书名你们听着可能有点怪,实际上这里的魔鬼就是指的伪科学你也可以把书名看成是《伪科学出没的世界》,因此,这本书是就是一本反伪科学的经典著作。全书充满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精神。

好了,开场白就讲到这里,下面让我们进入魔鬼出没的世界。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会议,主办方很友好地派了一辆车来接我。司机在车上与我闲聊,他知道我是一个科学家,就很兴奋地跟我谈起了军方秘密隐藏的外星人尸体、水晶球、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占星术、都灵的裹尸布等等。他用高涨的热情向我介绍着每一个预测的凶兆,但每一次我都不得不使他大失所望。

我不断地对他说:“证据靠不住,都是过于简单的解释。”

在某种程度上说,他读了不少书。他知道各种根据推测而得出的很少有人知道的神奇的事情,比如说,“沉没的大陆”大西洲。但是,尽管海洋中蕴藏着许多秘密,但我知道没有任何海底照片和地质的证据能证实大西洲的存在。我有点勉强地告诉了他我的看法。当我们在雨中行驶时,我能够看出他逐渐变得有些怏怏不乐。我否定的不仅仅是一些错误的说法,而是他内心中蕴藏着的一些最宝贵的东西。

但是,他却不知道,在真正的科学中有许多东西同样令人激动,甚至更加神秘莫测:

他知道星际间寒冷稀薄的气体里存在着酝酿生命的分子结构团吗?他听说过在 400 万年前的火山灰里发现了早期人类始祖的足迹吗?他知道次印度板块撞击亚洲板块从而导致了喜玛拉雅山脉的隆起吗?他知道病毒是怎样将 DNA 像针一样刺过有机体的防线并改变细胞的复制功能的吗?他知道如何利用无线电波找寻外星智慧生命吗?我敢说,他从未听说过。更不要说他对量子不确定性没有起码的了解。他认为 DNA 只不过是三个经常写在一起的大写字母罢了。

这位非常健谈,聪明而又好奇的司机几乎对现代科学一无所知。他对宇宙间的神奇事物具有本能的好奇心,他想了解科学,但是科学在未到达他的面前时就已经消失殆尽。我们的文化主旨、教育体系以及大众媒体毁了他。我们的社会为传播假象和混乱开了绿灯。我们的社会从来没有告诉过他如何鉴别真正的科学和廉价的模仿。他对科学方法一无所知。

目前有数百本描写消失的大西洲,也就是亚特兰蒂斯大陆的书。关于大西洲的传说可追溯至柏拉图,他对这块大陆的描述也是来自早期人们的道听途说。最近还有书籍很具权威性地描述了高度发达的大西洲时代的技术、高尚的道德水准和精神生活。这些书中绘声绘色地把大西洲描述成一个 “具有先进科学、传奇般的文明”,而这种科学主要是研究水晶球的“科学”。但是,这些书中却没有提供任何哪怕接近于证据的东西来说明其结论的可靠性

在公共图书馆、报摊杂志或黄金时间的电视节目里,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在海底大陆扩张研究、板块构造研究,以及海底的勘测图中发现过任何真实的证据。而所有的证据都准确无误地表明,在欧洲和美洲大陆之间从未有任何大陆存在过。顺便做个广告,关于神秘的亚特兰蒂大陆,在我的付费专辑《真假世界未解之谜》中有专门的一集讲述。

骗人的说法专骗轻信者,关于这一点,人们普遍承认。但是,用怀疑的精神看待事情却要难得多。怀疑主义不容易被人们接受。一个精神生活完全依赖于大众文化的既聪明又具有好奇心的人,在他所接受到的像大西洲这样的信息中,有成百上千倍的可能性是未经任何批评的无稽之谈,而不是经过认真研究过的东西。

也许司机先生应该知道,对于大众文化向他大量播撒的各种传闻,他应该持更严格的怀疑态度。但我们很难说这是司机先生的过错。他只不过简单地认为,那些最广为流传的、最容易获得的信息都是对的。由于单纯无知,他被社会体系误导和迷惑了。

科学激发了人们探求神秘的好奇心,但是伪科学也有同样的作用,反而比科学更容易占据大众媒体的空间。如果大家都能够明白一种学说在被接受之前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支持,那么伪科学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但是由于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在大众文化中同样适用,伪科学很容易将科学排挤出去。

全世界数量众多的聪明人、甚至有天赋的人对科学怀有激情。但这种激情却没有得到回报。调查表明大约只有 5% 的美国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这个是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数据,现在的数据大概是 28% 左右。而我国的这个数字,根据科协 2018 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的比例是 8.47% 。无论怎么说,绝大多数的人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有毒和放射性废料、酸雨、表土流失、热带森林的消失等问题持续无知是危险的,是愚昧的表现。

希波克拉底是医学之父。 2500 年后人们仍然记得他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但是,他的主要功绩是使医学从迷信的迷雾中走出来,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科学。在希波克拉底的一段著名的文字中他这样写道:“人们认为癫痫症是神灵造成的,仅仅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它。但是如果把所有的本身不懂的事物都当做是神灵安排的,那么神灵造成的事物将层出不穷,永无止境。”医学知识从公元前 4 世纪以来不断积累提高,我们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无论是在疾病的病因还是治疗上,我们将出现的问题归咎于神灵的作用越来越少。医学提高了这个星球上数十亿人的生活质量。

图:希波克拉底

在对疾病的诊断上,希波克拉底引入了科学的基本方法。他强调认真细致的观察。“不给任何疾病留下机会。不漏过任何细节。将相互矛盾的观察结合起来分析。你自己一定要有充分的时间。”在体温计发明以前,他就对许多疾病都描画出了其各自的体温曲线。他建议,医生应该能够仅仅根据病人的当前症状说出每种病的大概病史和病情的发展过程。他强调忠诚老实。他乐于承认医生知识的局限性。在面对后世人时,他毫无尴尬地向后人透漏,有一半以上的人死于他治疗的疾病。他那时的治疗方法有限,可以使用的药品也主要是缓泻药、催吐药和麻醉药。实行外科手术时只能用烧灼的方式来消毒。从古典时期到古罗马衰亡时,医学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当医学在伊斯兰世界兴盛时,欧洲却进入了一个黑暗的时代。许多解剖学和外科学的知识都丢失殆尽,人们依靠祈祷和大量神奇的自我痊愈,世俗的医生几乎全部消失了。人们广泛地使用赞美诗、圣水、占星术和护身符。解剖死尸是被禁止的和违法的,于是那些从事医学的人便无法从人体获得第一手的知识。医学研究停滞不前。

即使最好的古代医学实践也没能救活许多人的生命。安妮女王是大英帝国斯图亚特王室的最后一代君主。在 17 世纪的最后 17 年里,她怀孕过 18 次,但仅生了五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活到了童年,未成年就夭折了。似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什么遗传上的疾病。而且她能够买到当时最好的医疗保健。

现在,曾经悲惨地夺走了无数孩子和婴儿生命的疾病已经被科学逐步控制和治愈,这都应归功于人们发现了微生物世界的秘密;归功于人们意识到医生和从事接生工作的人应该洗手并对器械消毒;归功于公共保健和卫生措施;归功于抗生素,药物、疫苗, DNA 分子结构的揭示,分子生物学以及新的基因疗法。至少是在发达国家,与 17 世纪末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王位继承人相比,今天的父母更有机会看见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天花在世界范围内已被消灭,受到携带疟疾病菌蚊虫侵害的地区已经大大缩小,诊断出患血癌的儿童的存活年限也一年一年地逐步延长。科学使得地球可以供养比几千年前多几百倍的人口,并且生活状况不会很糟。

我们可以为霍乱患者祈祷,也可以每隔 12 小时让他服用 500 毫克的四环素。我们可以尝试几乎无效的精神分析谈话治疗法来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以每天让他们服用 300 到 500 毫克镇静剂。科学的医疗方法比其它方法的有效率要高出成百上千倍,即使其它方法好像也起了一点作用,但我们却无法确切知道它们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可能是病情的自我缓解,即使是霍乱和精神分裂,不作祈祷或精神分析治疗也可能会自我缓解或康复。放弃科学就意味着放弃了比空调、 CD 唱机、电吹风和高速汽车更多的东西。

在狩猎和前农业时期,人类的期望寿命大约在 20 到 30 岁。到 1870 年时,人的寿命还未达到 40 岁,这个人均寿命全世界都差不多,中国也一样,没有比西方同期更高。 1915 年达到 50 岁, 1930 年 60 岁, 1955 年 70 岁,今天人的期望寿命很多国家都已经达到了 80 岁。是什么导致了人类会产生如此惊人和前所未有的变化?答案是病菌理论、公众卫生保健措施,药物和医疗技术。寿命的延长可能是衡量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最好的唯一标准了。这是科学给人类的最宝贵礼物——没有任何东西能和生命的礼物相媲美。

但是微生物却会变异。新疾病像野火般蔓延,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是长期的。我们要在这场斗争中取胜,不仅要研制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而且要不断深入地了解生命的本质,这就是基础研究。

不过我们也看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科学成果带来了技术风险。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疯狂科学家的身影,从儿童电视节目到好莱坞大片。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科学使品行不端的技术人员或贪污成性、痴迷于权力之争的政治家们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因此要抛弃科学。医学和农业的进步所挽救的人命比死于历史上各种战争中的人的总和要多得多。运输和通讯的进步以及娱乐业改变了世界并将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一个接一个的民意调查表明,尽管人们对科学有所顾虑,但是人们仍然将科学工作列为是最值得尊重和信赖的职业之一。科学之剑是两面有刃的,它令人畏惧的力量使所有人,包括政治家,当然特别是科学家,必须肩负一种新的责任,那就是,一定要从全球和超越时代的角度,对技术所带来的长期后果给予更多的关注,竭力避免对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依恋。犯错误的代价太昂贵了。

你是否是一个热爱真相的人?你觉得真相对你来说很重要吗?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政府是个腐败和不称职的政府,你会觉得令人沮丧。但是如果不知道这些是否就更好呢?无知对谁有利?如果我们人类具有世代相传的讨厌陌生人的倾向,自我封闭是否是唯一的灵丹妙药?如果我们一定要认为日月星辰为我们升落,因为有了我们,宇宙才存在的话,科学是否挫伤了我们的自信心?

我认为,了解宇宙的真相要比用错觉让自己感到满足要好得多。哪一种态度对我们的长期生存更具有推动作用?哪一种观念对我们的未来更有影响?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天真的自信受到一点挫折,是否就意味着全部失败?我们是否应该把了解宇宙当做走向成熟和完善自身的过程?

发现宇宙年龄是大约 138 亿年,而不是 6000 到 12000 年,这使我们对宇宙的广阔和伟大更为敬仰。我们是由原子按照复杂的结构所组成,而不是神灵的产物,承认这个观点至少可以提高我们对原子的尊重程度。我们发现,我们的星球很可能是银河系中数以亿计的星球中的一个,而银河系是宇宙中数以千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整个宇宙在可能的空间雄伟地扩展。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先同时也是猴子的祖先,这一点说明我们与其他生物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这让我们产生对人类本性的思考,虽然这对某些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显然没有回头路。无论你喜欢与否,科学与我们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最好是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科学。当我们最终看清了科学的本质,充分领悟到它的美妙和力量的时候,我们将会发现,论是在精神领域还是在现实问题上,我们在谋取我们自身的幸福中就占据了有力的地位。

科学有故事,下期继续!

科友们都在看

能画出海底麦圈,鱼的智力到底有多高?

鱼会感觉到痛吗?鱼有思想吗?

锦鲤能区分蓝调和古典,鱼儿们的听觉、嗅觉和味觉都远超你的想象

鱼会被视错觉图片欺骗吗?

小朋友的科学世界:你会问科学问题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NASA找到了地球的“大表哥”,你该读读卡尔·萨根的书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沙龙第26期(宇宙无人文 奈何以人文释之)
科幻迷不过错过的一本书:卡尔.萨根的经典力作《接触》,你想知道的宇宙文明都在这里
《接触》:来自外星文明的邀约, 不是所有的外星人都带有恶意
要跨越多少河流,才能找到路
闲话“谁更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