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理精准练 | 茶园风扇除霜及其探讨

导读

放了寒假,可总是闲不住,昨天坐车时在群里看到了一个讨论,是关于茶园除霜的问题,当时没有深入去读题和思考,当静下来时,发现有很多东西需要去细细的去探讨的,所以撷录与此,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1

原题呈现


第一题组


在位于杭州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内的部分龙井茶园里,率先安装了一批大功率的“防霜冻茶园风扇”。这种防冻风扇安装在6米多高的铁杆顶上,当风扇探头检测到茶园内茶丛顶部的空气层温度低于结霜临界温度4℃以下时,就会自动启动风扇,将高空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达到防止霜害的目的。读图,完成1~2题。


1. 当防冻风扇自动启动风扇时,杭州西湖龙井茶基地

A. 距离地面6~10米存在逆温层

B. 近地面气温比防冻风扇处气温高

C. 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D. 夜间阴天,地面辐射冷却弱


2. 除防冻风扇外,下列方法中对茶园防御霜冻可行的是

①熏烟法  ②覆盖法  ③喷水除霜  ④茶园排水法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防霜冻茶园风扇属于新的事物,在没有茶园区的地方大家都不能够了解。我们可以根据资料提取信息,了解这种陈霜冻茶园的工作原理等。



解析:

1、题干资料里面给出的信息:防冻风扇安装在6米多高的铁杆顶上,当风扇探头检测到茶园内茶丛顶部的空气层温度低于结霜临界温度4℃以下时,就会自动启动风扇,将高空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达到防止霜害的目的。根据该信息中的一句话风扇6米多高,将高空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可以推断出6米多高左右的温度比近地面要高,这样很明显可以知道在该高度左右有个逆温层存在。所以A正确,而B肯定错误,与题中资料信息相反。由于逆温层存在,所以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不显著,C错。根据资料给出的风扇启动的条件——近地面会出现霜现象,而夜间阴天,不会有霜出现,所以D错。


2、根据题目给出的几个选项,联系其防御霜冻的方法:熏烟法可以在近地面形成一种烟雾,增加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和大气逆辐射能力,减少地面热量损失,可以防御霜冻;覆盖法可以减少土壤的水分与热量散失,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喷水除霜当水凝结时释放热量,可以通过不断的喷水减轻霜冻危害;而茶园排水法会通过降低土壤中的水份从而降低土壤温度。所以本题选B。


第二题组


日本茶区常出现霜冻,为防止茶树受害,研究运用了风力除霜技术,安装在茶园中的离地6米的电风扇在气温下降到3℃时自动启动。完成3、4题。

3.日本霜冻多出现在(    )

  A.3月阴雨的夜晚    B.3月晴朗的夜晚  

 C.9月阴雨的夜晚    D.9月晴朗的夜晚


4.除风力除霜技术外,下列措施也可以防止茶园受冻害的是(    )

A.人造烟幕            B.排干土壤水分    

C.增施农家肥       D.机械化采摘



解析:3、霜冻多出现在深秋和早春晴朗的夜晚,由于大气保温作用弱,近地面降温速度快。阴雨天时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不易出现霜冻,所以A、C两项阴雨晚上的都错;日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明显,3月为早春季节,9月为初秋时节,晴朗的夜晚3月温度比9月更低一些,日本最冷月一般在2月份左右,更易出现霜冻,很明显D错B对。


4、人造烟幕可增加云层厚度,增强大气逆辐射,以增强保温效果,防止茶园受霜冻影响,故A对;由于水的比热更大,土壤中有水与水排干后,有水可以使土壤温度更高些,所以B错;增施农家肥只是土壤更肥沃,补充有机肥,而机械化采摘更和茶园冻害无关,所以C、D两项错。


以上两个题组均可以说是作为较好的题组出现在试题里,可是下面的这一组小蹊就感觉有争议了,这可能是出题者没有注意到吧,大家来仔细的看一下:

2

争议题组与争议

安吉白茶茶园早春气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茶园昼夜温差大,逆温天气频繁出现, 凌晨 5: 00 左右逆温最强,风扇高度与茶园冠层的温差达到了 4℃;霜冻天气来临时,防霜风扇(左图及下方彩图)对茶园增温效果明显,能有效预防消除茶园霜冻害。“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右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①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②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削弱上层冷空气下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A.9-10米

B.7-8米

C.6-7米

D.4米以下


3.若下图中“冠层高度”指防霜风扇影响范围内茶园冠层,“对照”指防霜风扇影响范围外的茶园冠层。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冠层高度”有霜冻

B.“对照”没有霜冻

C.“冠层高度”与“对照”最大温差2℃以上

D.6.5米高度的温度始终高于3.5米高度的温度


这题组中,除了第一小题外,其它两题基本上没有争议,我们先搁置第一小题,先看后面的2、3小题。


2、如果是第一次接触本类型的题,应该可以从文字和图里提取出防霜冻风扇的除霜原理——有逆温,风扇向下吹,增温——把这几个关键信息组合,不难得出,风扇是把逆温层的较高的温度吹向茶树,使茶园免受霜冻危害。而右图中的逆温层出现在离地面4——8米的高度,所以风扇的高度不能超过8米,安装在7-8米之间有利于将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6-7米处温度偏低一些,两者对比,B最合适,其它几项不考虑了。


3、认真读图,看以得出如下信息:“冠层高度”折线在图示时间内的最低气温高于0℃,“对照”折线在部分时间段温度低于0℃。而一般情况下温度在0℃及其以下发生霜冻,所以“冠层高度”折线基本没有霜冻,“对照”折线在部分时间段有霜冻,所以A、B错。“冠层高度”与“对照”最大温差达9℃左右,所以C正确。


本题组第一小题中很容易把第1小项排除掉,风扇不可能吹出热风的,它除霜的原是是把逆温层中较高的气温吹向茶树树冠处,防止茶芽受冻。如下图所示:

到底选2、3还是2、4这里引起了北极星地理综合群网友的争论。很明显,除霜风扇是对逆温层的空气进行扰动,把逆温层的温度较高的暖空气往下吹送,以便与下层的冷空气进行混合,以提高下层空气温度,而这个下层并不是指地表层,因为茶园防霜主要是提高茶树冠层温度,防止茶芽受冻,而地温变化幅度小,茶树根部不易受冻,无严寒不需要进行根部防冻。从题干的右图里可以看出0—4米的范围内比较,地表层的温度较高些。这两个信息结合起来,小蹊认为大气只是从逆温层至茶树冠层进行了冷暖互补交换,从树冠至根部气流运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大气的对流又是指大气中的空气在热力或动力作用下的垂直上升运动(周淑贞先生的气象与气候学里面这样说:当暖而轻的空气上升时,周围冷而重的空气便下降来补充,这种升降运动,称为对流),即便这些都不考虑,如果近地面对流存在的话,风扇吹下来的暖空气到达茶树冠层也会削弱近地面的对流运动。而右图近地面4M以下根本不存在对流运动。所以小蹊认为不管从对流的定义还是从该题中暖空气至树冠而非至面两方面来说选项“3、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而由于逆流层到茶树冠层存在着这样一个交换的气流,所以可以削弱或阻止逆温层高度以上的冷空气的影响,所以这道题应该选择2、4组合,即B选项。小蹊认为如果能把题组项里的文字修改一下,应该会表述的更清楚,比如:3、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暖空气上升(这样就可以看出来明显错误)。


好多老师从网上解析里面看不出所以然,是因为解析里根本就没有去认真的分析,只是根据出题者给出的答案去解释,那样的话虽然等同于“循本求缘”,可实际上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为出题者也把题目给搞错了。


大家再来下一组题:


该题来自四川省宜宾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我没有找到原试卷的印刷版,这些文字与资料来自于网络传播,不知道是不是以讹传讹,小蹊无法定论,咱们不讨论这个,仅就题目进行讨论,小蹊多方比较,该卷网络所传的都是如下面的文字与解析……

大家可以明显的看到第4小题,说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这样的话,上一讨论题该如何解释?其第3小项给出的是转动可以减弱近地面对流运动(前提是近地面大气此时有没有对比流运动?)。有些试题我们在出的时候一定要去精心处理,可不能随意而出。


上面都是小蹊自己的一家之言。这题与上一题组放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参与讨论,来说说你们的看法,相信,大家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41:大气热力过程和气温
2.1 大气的垂直结构和大气受热过程(练习)解析版
教学设计: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下)(新教材)
【一轮复习】高考真题 · 11 大气的热力性质
2021届高三专题训练丨《大气》
1956-2016高考地理真题汇编 考点12:大气的组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