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丨AMI 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一文掌握急性期应对策略

  急性血运重建及优化的药物治疗大大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但室性心律失常仍然是AMI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AMI 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急性期应该如何处理,一起来学习吧。


一. AMI 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

AMI 患者最初几天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表现出以下特点。

  ·  就诊延迟:例如从症状出现到进入冠心病重症监护室,转运导致的再灌注治疗延迟,以及患者相关的延迟等心室率逐渐增加的室速,有发展为室颤的可能;
  ·  由于技术原因,血运重建不成功或仅部分成功;
  ·  既往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者存在电生理不稳定倾向,患者在本次急性事件之前就已经具有致心律失常的基质。

AMI 患者伴有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在初始评估时应考虑其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  发病后就诊较晚;
  ·  不完全血运重建;
  ·  先前的事件形成致心律失常基质;
  ·  伴有并发症。


二. 应对策略

启动治疗前需对心律失常的预后做出判断,区别再灌注心律失常与缺血性心律失常,如下图所示。

1. 处理原则
  一旦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必须迅速终止,否则容易诱发猝死,同时应做好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的准备。
  若心率≥150次/分,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给予药物治疗;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低血压,应尽快给予同步电复律或电除颤。

2. 应对策略
  总体而言,应纠正诱发因素,积极进行血运重建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即电复律之前一般只用一种药物,无效时考虑电复律,只有顽固、反复发作的恶性心律失常才考虑联合用药。
单形性持续性室速

·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龙、利多卡因,若药物治疗无效,考虑电复律。无论是否同时接受溶栓或直接PCI治疗,对AMI无禁忌证的患者都应立即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首选电复律,之后或同时给予胺碘酮300 mg(或5 mg/kg)静脉注射(用5%葡萄糖液稀释,快速推注),然后再次除颤。若仍无效,可于10~15分钟后重复追加胺碘酮150 mg(或2.5 mg/kg),用法同前。转复后,在初始6小时内以1 mg/min的速度给药,随后18小时以0.5 mg/min的速度给药。

多形性室速

·  尖端扭转型室速:① 停用一切可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② 静脉补镁,1~2 g硫酸镁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快速静脉滴注,以后2 g/100~250 ml液体静脉滴注;静脉补钾至4.5~5.0 mmol/L;③ 心动过缓者可用临时起搏(起搏频率超过90次/分),可适当选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缩短QT间期;④ 利多卡因可作为一线用药,但禁止使用胺碘酮。

·  不伴有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及时考虑电转复。

室颤和无脉搏室速
  ·  首选电除颤或复律。药物治疗首选胺碘酮,利多卡因可作为二线用药。若为尖端扭转型室速,考虑使用镁剂。非QT间期延长的室性心律失常不推荐使用硫酸镁。
  ·  反复持续性室速,尤其是,多形性室速或室颤是不完全血运重建、急性缺血复发的提示,应立即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复发的多形性室速易蜕变为室颤,β受体阻滞剂有一定疗效。此外,深度镇静治疗可能减少室速或室颤发作。应用胺碘酮可紧急抑制血流动力学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
AMI 电风暴
  临床上应重视其发作前的心电图预警,如窦速、频发室性早搏、多源多形性室早、短联律间期的室早、R-on-T现象、ST段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较前增高或加深、U波异常。
  AMI 电风暴的处理包括病因及诱因治疗、电复律/电除颤、药物、导管消融、ICD置入、体外支持设备治疗等。
  ·  病因及诱因治疗应尽早开通罪犯血管,恢复罪犯血管血供是最主要策略。此外,保持内环境稳定,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适当镇静等也至关重要。
  ·  电复律/电除颤:尽早行电复律/电除颤是恢复患者血流动力学、挽救生命的最直接措施。
  ·  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次选胺碘酮,必要时二者可联合应用。
  ·  导管消融:经完全血运重建和最佳药物治疗后室速或室颤仍频繁发作者,可考虑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  ICD置入:在AMI 后40天内,一般不考虑置入ICD作为猝死的一级预防,但对于无法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既往有收缩功能不全、ACS 48小时后出现电风暴的患者,早期置入ICD是可以考虑的。条件允许的话,可临时使用可穿戴式复律除颤器,至时机合适时再评价是否需行ICD置入。
  ·  体外支持设备:若上述治疗措施均无效,可考虑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或体外生命支持治疗,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 2016,30(4):283-325.

2. 曲秀芬.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急性期应对策略. 长城会2019.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田新芳┆美编 高红果┆制版 张小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大学会发布冠心病介入或搭桥后心脏性猝死预防共识:室速可酌情使用ICD、射频或完全血运重建
干货丨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急性期如何应对?
步步为营!讲解恶性心律失常杀手——ICD植入技术
【心肌梗死】杨延宗老师:急性心肌梗死电风暴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恶性心律失常选择ICD治疗还是药物
什么是IC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