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里的植物辨识(六)“堇荼如饴”说的是什么野菜(下)

  “荼”是个多意字,在《诗经》里面使用率很高,在字意上也几乎涵盖了“荼”字的全部含义。《邶·谷风》里的“谁谓荼苦 ” 和《大雅·绵》中的“堇荼如饴” 之“荼”指的是苦菜;《豳风·七月》里面的“采荼薪樗” 和《豳风·鸱鸮》“予所捋荼” 里面的“荼”指的是芦苇花;《郑风·出其东门》里面的“有女如荼”之“荼”是借白茅花形容女子众多美白姣好;《周颂·良耜》里面的“以薅荼蓼”、“荼蓼朽止 ”是指田间杂草,等等。

  读《诗经》,我一直惊叹作者们以物比兴的技巧。这个“荼”字,又让我惊叹了一番: 比如,“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郑风·出其东门》,真佩服那个作者,他竟然将芸芸佳丽与白茅花联系了起来,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细思起来却极为恰当,甚至不能再有过者。只要你见到过成片成片洁白如云的茅草花,留意过那一株株白洁秀美,在春风摇摇曳曳,柔美似水的秀华,读这首诗时,脑海里定然会幻化出一众亭亭玉立、冰清玉洁的俏丽佳人。当然,用茅秀比作容颜先其有之:《周礼·地官·掌荼註》释“荼,茅秀也。《前汉·礼乐志》顏如荼,兆逐靡。”也有将“有女如荼”之“荼”解释为芦苇花的,“《师古曰》言美女顏貌如茅荼之柔也。荼者即今所谓蒹锥(芦苇花)也。”但在我看来,用芦苇花来比佳丽,毕竟形象上稍逊了些,何况容易让人联想到美人迟暮。

白茅

  《豳风·七月》里的“采荼薪樗”之“荼”和《豳风·鸱鸮》里的“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之荼,各家解释不一。“采荼薪樗”之“荼”,我手头的《诗经今译今注》和《古诗文网》都将“采荼薪樗”之“荼”解释为“苦菜”;而“予手拮据,予所捋荼”(《豳风·鸱鸮》)之荼,《诗经今译今注》解释为芦苇花,《古诗文网》解释为茅草花。权威的《陆玑·疏》则将以上两首诗里的“荼”字都解释为“芦苇花”:“《诗·豳风》採荼薪樗。《又》予所捋荼。《注》荼,萑苕也。”萑苕又称蒹锥,即芦苇花穗。

  “采荼薪樗”出于《豳风·七月》的第六章:“······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如果将其中的“荼”解释为“苦菜”,那么就是“七月里可吃瓜,八月里摘葫芦。九月采拾秋麻子,采摘苦菜砍薪柴,养活农人之生计。”问题是, 农历九月后虽然有秋苦菜可采,但那个时令,农人们会以挖野菜为农事吗?如果按照《陆玑·疏》的解释,那么他们采的“荼”就是芦苇花。乍一听好像很荒唐,但却是那时的贫们的需要——那时候还没有棉花,加之生产力十分低下,穿的是葛衣苎布,吃的是山果野菜,维持生存半是靠大自然的馈赠。芦苇花不仅可以填充枕头、垫子之类,很多穷人家还会用芦苇花填充被子、褥子,甚至冬衣冬裤易以御寒。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仍然有用芦苇花作棉袄棉裤的记载。鉴于此,将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之“荼”解释为“茅草花”似乎也不妥。

芦苇

  网上还有将“采荼薪樗”之“荼”解释为“茶”的,根据应是根据南朝陶弘景“苦菜疑即茗也。茗一名荼,凌冬不凋,作饮能令人不眠。”和《康熙字典》里关于“荼”的另一解释:“又《尔雅·释木》槚,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野客丛书》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荼槚之荼即今之茶也。”这种解释早被古人否定,言荼是草类,苦荼(茶)是木类,不相类。再者,怎么会在农历九月以后采茶呢?!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邶·谷风》)和“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大雅·绵》)之“荼”,是指苦菜,古今解释一致。古籍书里注释的很明确。据《康熙字典》,“《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传》荼,苦菜也。《大雅》周原膴膴,菫荼如饴。《尔雅·释草》:荼,苦菜。”

  苦菜是个统称。我们通常称之为苦菜的有很多种,通常是指中华小苦荬(山苦菜)和抱茎小苦荬(苦菜),那么“荼”这种苦菜是指哪一种呢?

中华小苦荬

  陆玑《毛诗·草木疏》里说“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白汁,花黄似菊。”唐·苏恭也说︰“《易通卦验玄图》云︰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所在有之。”《百草纲目》说的更详细:“时珍曰︰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茎、白茎二种。其茎中空而脆,折之有白汁。胼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上叶抱茎,梢叶似鹳嘴,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开黄花,如初绽野菊。一花结子一丛,如茼蒿子及鹤虱子,花罢则收敛,子上有白毛茸茸,随风飘扬,落处即生。”

  陆玑、苏恭都说苦菜“叶似苦苣而细”,李时珍说苦菜、苦荬和苦苣是一种植物。 他说 “叶似苦苣而细”,“上叶抱茎,梢叶似鹳嘴,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生于寒秋,经冬历春”等这些特征来看,应该是今之抱茎小苦荬。但说“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和“茎中空而脆···胼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与抱茎小苦荬不符。报茎小苦荬其茎虽也中空,但空心很细,近实心,也不脆;叶子的形状则与花萝卜菜叶想去甚远。对照《百草纲目》里的苦荬附图,他说的好像是苦苣菜。《百草纲目》的苦荬附图还标注同白苣,白苣的叶形与抱茎小苦荬和黄鹌菜并不相似。抱茎小苦荬和黄鹌菜的基生叶是莲座状,白苣的叶子是簇生状。

苦苣菜

  要想辨识古人所谓的苦菜,就必须先认识苦苣。

  在现有的资料里,查不到古人对苦苣的详细解释。只有《康熙字典》里说“苣”,“又苦菜,一名苦苣。《韵会》野生曰褊苣。《杜甫诗》苦苣刺如针。《注》即野苣也。”

  在现代的植物志书里,也有苦苣菜这种植物,但这种苦苣菜不是我们平常吃的苦苣,我们平常吃的苦苣正名叫“栽培菊苣”,菊科菊苣属;而苦苣菜是菊科苦苣菜属。

  苦苣菜属植物我国有8种,其中有7种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均产。多见且常作野菜食用的是苣荬菜、长裂苦苣菜和短裂苦苣菜。这三种植物植株形态、颜色、质感相似,只是叶子的裂片形状不太一样。苣荬菜则与以上三种大不相同,最明显的特征是全部叶裂片边缘有小锯齿或无锯齿而有小尖头。苦苣菜的叶子虽然看起来比以上三种薄而柔,但现在(山东)很少有人食用。根据杜甫诗“苦苣刺如针”来看,古人所说的苦苣,应该是今之苦苣菜。李时珍关于苦菜形态特征的描述,也能反证这一推断。

  又据清·吴其浚撰《植物名实图考》“苦菜”条云:“苦菜,本经上品,《释草小计》考述及详。铺地生叶,数十为簇,开黄花甚小,花罢为絮,所谓荼也。根细有须,味极苦,北地野菜者先茁者,亦采食之,至苣买生而此菜不复入筠篮矣。”并有基生叶成莲座状的附图。因此,可以断定古人说的苦菜,是指抱茎小苦荬无疑。

  抱茎小苦荬俗称苦碟子,苦荬菜,秋苦荬菜等,是菊科小苦荬属植物,新修订的《中国植物志》电子版已经更名为尖裂假还阳参,菊科假还阳参属。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无毛。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多数,铺散成莲座状,花期宿存,倒匙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基部下延成翼状柄,边缘有锯齿或尖牙齿,或为不整齐的羽状浅裂至深裂;茎生叶较小,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扩大成耳状或戟形抱茎,全缘或有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小型,舌状花黄色。瘦果有纵肋10条及粒状小刺,冠毛白色。

  需要注意的是,《陆疏》对《诗·小雅》薄言采芑之“芑”的注释是“芑菜似苦菜,茎青白色,摘其叶,白汁出,肥可生食,亦可蒸为茹。”这里面的“苦菜”是否与上述“苦菜”是同一种植物,另文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常见野菜及其食用(100种附图)(三)
苦,是一种野菜,你吃过苦吗?
久远的乡愁 细品《诗经》中的人间草木
诗经里的植物 | 荠菜
北京街拍本草:黄鹌菜,明朝收录的防范饥荒的本草,你认识吗?
你知道《诗经》里的植物,在现代叫什么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