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传350年的鳌拜密信被发现!学者:难怪康熙不能杀他

康熙八年,时值绿杨带雨榴花照眼的五月,层台耸翠的宫城之内,却是风起云涌杀机暗伏。彼时,16岁的康熙已经掌持清廷2年,然元老辅臣鳌拜“欺帝幼,肆行无忌,权势甚张”,门下文武拥趸亦逞威福,如此上下一气,令康熙备受掣肘,无法全舒心意。至此,除鳌拜正乾纲,已是迫在眉睫。

是月十六,康熙假借“进讲”之名召鳌拜入南书房,鳌拜不知是计,径入。《南亭笔记》记载,君臣二人言语片刻之后,康熙命内侍太监奉茶,奉茶目的“摔杯为号”,鳌拜接过提前放在热水里煮过的茶盏,顿觉“极热炙手,怦然碎地”,康熙趁势大喝一声,侍卫群起而擒之,下入大狱。

30条大罪,条条按律当斩,然而康熙却没有处斩鳌拜,而是力排众议将其免死禁锢。甚至到了康熙五十二年,纠缠夺嫡不得清净的康熙,竟然又想起了死去多时的鳌拜,不仅屡次对诸位阿哥提起,还念旧功,复名爵,等于亲手为鳌拜正名。由此可见,康熙有生之年都念念不忘鳌拜“旧功”,足以说明,这份功劳非同寻常。

对此,清史学者表示,鳌拜于顺治康熙父子,确实有再造之功,甚至可以说没有鳌拜,顺治康熙一脉的龙椅,就无从得来。翻阅《清史稿》我们发现,皇太极猝然病死后,龙椅悬空,而最有力的角逐者为豪格和多尔衮。豪格为皇太极长子,是皇位自然的继承人,而多尔衮于满清入关有不世之功,两人势均力敌,难较高下。

就在多尔衮与豪格胶着之时,手握重兵的鳌拜成为这场博弈的关键人物。作为皇太极的心腹,鳌拜自然倾向豪格,倾向皇太极的儿子,为此他不顾多尔衮威逼,四处奔走集结势力,立志“以生死立誓,拥先帝之子”。为了对抗多尔衮,鳌拜不顾身家性命,亲自手书密信拉拢八旗元老,这封密信在1994年被清史学者发现并公诸于世。

在这封密信中,鳌拜慷慨陈词“我辈食先帝之食,衣先帝之衣,当以死护先帝之子……若不立先帝子,吾宁从死先帝于地下……”,正是有了鳌拜大力牵头,多尔衮继位才遭遇极大阻力,而这种阻力,恰恰使得多尔衮豪格双双妥协,从而让顺治出其不意的登上大位。顺治继位早期,多尔衮仍掌持大事,期间鳌拜饱受磋磨,但仍忠心顺治,只因其是先帝之子。

这也就解释了顺治死前,为何将鳌拜列入托孤大臣。正是这一段渊源,才令康熙不能轻视鳌拜,更不敢轻易斩杀,否则谁人还会像鳌拜一样忠耿护主。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身陷夺嫡目睹诸子互图暗算的老康熙,会想起鳌拜为鳌拜正名。鳌拜确有跋扈,但从无篡逆之举,他的死,归根结底还在不知进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湾老人拿出鳌拜亲笔信,颠覆历史,学者:康熙应该感谢鳌拜
他本可轻松继承大清皇位,却自命清高最后惨死狱中
鳌拜临死前撕破自己的衣服,康熙沉默良久:免你死罪
清史杂谈:孝庄未与皇太极合葬 是因下嫁多尔衮?真相误传了300年
孝庄:匡扶大清的国母
多尔衮是他一生的痛!顺治给康熙留四辅臣,为何没一个皇家亲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