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青主男科 虚劳门
痨症虚损辨
二症外相似而治法不同。
虚损者,阴阳两虚也;
劳症者,阴虚阳亢也。
故虚损可用温补,若劳症则忌温补,而用清补也。
两症辨法不必凭脉,但看人着复衣,此着单衣者为劳症;
人着单衣,此着复衣者为虚损。
痨症骨蒸而热,虚损营卫虚而热也。

内伤发热
方用:
当归 柴胡 陈皮 栀子 甘草(各一钱)
白芍 花粉(各二钱)
水煎服。
凡肝木郁者,此方一剂即快。人病发热,有内伤外感,必先散其邪气,邪退而后补正,则正不为邪所伤也。但外感内伤,不可用一方也。

未成痨而将成痨
方用:
熟地(一两)
地骨皮 人参 麦冬(各五钱)
白芥子 山药(各三钱)
白术(一钱)
五味子(三分)
水煎服。
凡人右寸脉大于左寸脉,即内伤之症,不论左右关尺脉何如,以此方投之,效验。

阳虚下陷
凡人饥饱劳役,内伤正气,以致气乃下行,脾胃不能克化,饮食不能运动,往往变为痨瘵。盖疑饮食不进,为脾胃之病。肉黍之积,轻则砂仁、枳壳、山查、麦芽之品,重则芒硝、大黄、牵牛、巴豆之类,纷然杂进,必致臌闷,而渐成痨矣。若先以升提之药治之,何至于成痨?
方用:
人参 柴胡 陈皮 甘草(各一钱)
升麻(三分)
黄芪 白术(各三钱)
水煎服。

阴虚下陷
凡人阴虚脾泄,岁久不止,或食而不化,或化而溏泄。
方用:
熟地(一两)
山药 山萸 白术(各五钱)
茯苓(三钱) 升麻(三分)
肉桂 五味子 车前子(各一钱)
水煎晚服。
此方纯是补阴之药,且有升麻以提阴中之气,又有温湿之品,以暖命门而健脾土,何至溏泄哉?

阴虚火动夜热昼寒
此肾水虚兼感寒,或肾水亏竭,夜热昼寒。若认作阳症治之,则口渴而热益炽,必致消尽阴水,吐痰如絮,咳嗽不已,声哑声嘶,变成痨瘵。法当峻补其阴,则阴水足而火焰消,骨髓清泰矣。
方用:
熟地 元参(各一两)
山萸 地骨皮 芡实(各五钱)
五味子 麦冬 沙参 白芥子(各三钱)
桑叶(十四片)
水煎服。
此方治阴虚火动者,神效。

阴寒无火
方用:
肉桂 柴胡(各一钱)
熟地(一两)
附子 白术 人参(各三钱)
水煎服。
二方治阴之中,即有以治阳;治阳之中,即藏于补阴。

过劳
凡人过劳,脉必浮大不伦,若不安闲作息,必有吐血之症,法当滋补。
方用:
熟地 黄芪 白芍 白术(各五两)
山萸 (四两)
人参 茯苓 五味子 麦冬(各三两)
神曲(一两)
砂仁 陈皮(各五钱)
当归(半斛)
蜜丸,早晚滚水送下五钱。

日重夜轻
病重于日间,而发寒发热较夜尤重,此症必须从天未明而先截之。
方用:
人参 枳壳 青皮 陈皮 半夏 甘草(各一钱)
黄芪 白术(各五钱)
当归(三钱) 柴胡(三钱)
干姜(五分)
水煎服。
又方:
熟地(一两)
人参 陈皮 白芥子 甘草(各一钱)
白术(五钱) 柴胡(二钱)
水煎服。

夜重日轻
病重于夜间,而发热发寒,或寒少热多,或热少寒多,一到天明便觉清爽,一到黄昏即觉沉重,此阴气虚甚也。
方用:
熟地(一两) 山萸(四钱)
当归 白芍 柴胡 生何首乌 麦冬 白芥子(各三钱)
鳖甲(五钱)
五味子 陈皮(各一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鳖甲,乃至阴之物,逢阴则入,遇阳则转;生何首乌直入阴经,亦攻邪气;白芥子去痰,又不耗真阴之气,有不奏功者乎?必须将黄昏时服,则阴气固而邪气不敢入矣。

阴邪兼阳邪
此症亦发于夜间,亦发寒发热,无异纯阴邪气之症,但少少烦燥耳,不若阴症之常静也。法当于补阴之中,少加阳药一二味,使阳长阴消,自奏功如响矣。
方用:
熟地(一两) 山萸(四钱)
鳖甲 茯苓(各五钱)
当归 白术 白芥子 麦冬 五味子 生何首乌(各三钱)
人参 柴胡(各二钱)
陈皮(一钱)
水煎服。

气血两虚
饮食不进,形容枯稿,补其气,血益燥,补其血,气益馁,助胃气而盗汗难止,补血脉而胸膈阻滞。法当气血同治。
方用:
人参 白术 川芎 谷芽(各一钱
当归 茯苓(各二钱)
熟地 白芍(各三钱)
麦冬(五钱) 甘草(八分)
陈皮 神曲(各五分)
水煎服。
此方气血两补,与八珍汤同功,而胜于八珍汤者,妙在补中有调和之法耳。

气虚胃虚
人有病久而气虚者,必身体羸弱,饮食不进,或大便溏泄,小便艰涩。
方用:
人参(一两) 白术(五钱)
茯苓(三钱)
甘草 陈皮 车前子 泽泻(各一钱)
水煎服。
此方用人参为君者,开其胃气。
盖胃为肾之关,关门不开,则上之饮食不能进,下之糟粕不能化,必用人参以养胃土,茯苓、车前以分消水气。
如服此不效,兼服八味丸,最能实大肠而利膀胱也。

气虚饮食不消
饮食入胃,必须气充足,始能消化而生津液,今饮食不消,气虚也。
方用:
人参(二钱)
黄芪 白术 茯苓 甘草(各三钱)
神曲 麦芽 陈皮(各五分)
山楂(三个)
水煎服。
伤面食,加莱服子;有痰,加半夏、白芥子一钱;咳嗽,加苏子一钱、桔梗二钱;伤风,加柴胡二钱;夜卧不安,加炒枣仁二钱;胸中微痛,加枳壳五分。方内纯是开胃之品,又恐饮食难消,后加消导之品,则饮食化而津液生矣。

血虚面色黄瘦
出汗盗汗,夜卧常醒,不能润色以养筋是也。血虚自当补血,舍四物汤又何求耶?今不用四物汤,
用:
熟地(一两)
麦冬 枸杞(各三钱
当归(五钱) 茜草(一钱)
桑叶(十片)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桑叶,以补阴而生血;又妙在加茜草,则血得活而益生;况又济之归、地、麦冬大剂,以共生乎!

肺脾双亏
咳嗽不已,吐泻不已,此肺脾受伤也。人以咳嗽宜治肺,吐泻宜治脾,殊不知咳嗽由于脾气之衰,斡旋之令不行,则上为咳嗽矣。吐泻由于肺气之弱,清肃之令不行,始上吐而下泻矣。
方用:
人参(一钱五分)
麦冬 茯苓(各二钱)
车前子 甘草(各一钱)
柴胡 神曲 薏仁(各五分)
水煎服。
此治脾治肺之药,合而用之,咳嗽吐泻之病各愈,所谓一方而两用之也。

肝肾两虚
肾水亏不能滋肝,则肝木抑郁而不舒,必有两胁饱闷之症。肝木不能生肾中之火,则肾水日寒,必有腰背难以服俯仰之症。此症必须肝肾同补。
方用:
熟地(一两)
山萸 当归 白芍(各五钱)
柴胡(二钱) 肉桂(一钱)
水煎服。
熟地、山萸,补肾之药;归、芍、柴、桂,补肝之品。
既云平补,似乎用药不宜有重轻,今补肝之药多于补肾者何?盖肾为肝之母,肝又为命门之母,岂有木旺而不生命门之火者哉?

心肾不交
肾,水藏也;心,火藏也,是心肾二经为仇敌矣,似不可牵连而合治之也。不知心肾相克而实相须,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如人惊惕不安,梦遗精泄,皆心肾不交之故。人以惊惕为心之病,我以为肾之病;人以梦泄为肾之病,我以为心之病,非颠倒也,实有至理焉!人果细心思之,自然明白。
方用:
熟地 白术(各五两)
山萸 人参 茯神 枣仁炒 麦冬 柏子仁(各三两)
远志 菖蒲 五味子(各一两)
山药(三钱) 芡实(五钱)
蜜丸,每早晚温水送下五钱。
此方之妙,治肾之药少于治心之味。盖心君宁静,肾气自安,何至心动?此治肾正所以治心,治心即所以治肾也,所谓心肾相依。

精滑梦遗
此症人以为肾虚也,不独肾病也,心病也。宜心肾兼治。
方用:
熟地(半斛)
山药 肉桂 鹿茸 炒枣仁 远志 杜仲 柏子仁 破故纸 五味子(各一两)
山萸 白术(各四两)
人参 茯苓 麦冬 白芍 巴戟 肉苁蓉(各三两)
紫河车(一副)
砂仁(五钱)
附子(一钱)
蜜丸,早晚白水送下五钱。
此方用熟地、山药、山萸之类,补肾也;巴戟、肉苁蓉、附子、鹿茸,补肾中之火也,可以已矣。而又必加人参、茯苓、柏子仁、麦冬、远志、枣仁者,何也?盖肾火虚,由于心火虚也,使补肾火不补心火,则反增上焦枯渴,故欲补肾火,必须补心火,则水火相济也。

夜梦遗精
此症由于肾水耗竭,上不能通于心,中不能润于肝,下不能生于脾,以致玉关不闭,无梦且遗。法当补肾,而少佐以益心、肝、脾之品。
方用:
熟地(一两) 山萸(四钱)
茯苓 白芍 生枣仁 当归 薏仁(各三钱)
白术(五钱) 茯神(二钱)
五味子 白芥子(各一钱)
肉桂 黄连(各五分)
水煎服。一剂止,十剂不犯。

遗精健忘
遗精,下病也;健忘,上病也,何以合治之而咸当乎?盖遗精虽是肾水之虚,而实本于君火之弱,今补其心君,则玉关不必闭而自闭矣,所谓一举而两得也。
方用:
人参 芡实 麦冬 生枣仁 当归 山萸(各三两)
莲须(二两) 熟地(五两)
山药(四两)
五味子 柏子仁(去油)
远志 菖蒲(各一两)
蜜丸,每日服五钱,白水下。

倒饱中满
气虚不能食,食则倒满。
方用:
人参 莱服子 甘草(各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 山药(各三钱)
芡实 薏仁(各五钱) 陈皮(三分)
水煎服。下喉虽则微胀,入腹渐觉爽快。

久虚缓补
久虚之人,气息奄奄,无不曰宜急治矣!不知气血大虚,骤加大补之剂,力量难任,必致胃口转膨胀,不如缓缓清补之也。
方用:
当归 茯苓 山药(各一钱)
白芍(二钱) 白术 枣仁(各五分)
人参 陈皮 麦芽 炮姜 甘草(各三分)
水煎服。
此方妙在,以白芍为君,引三、苓入肝为佐,小小使令,徐徐奏功,使脾气渐实,胃口渐开,然后再用纯补之剂,先宜缓补之也。

补气
右手脉大,气分之劳也。
方用补气丸
人参 黄芪 白芍(各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半斛)
陈皮 五味子 白芥子 远志(各一两)
麦冬(二两) 灸甘草(八钱)
蜜丸,早服五钱,白水下。

补血
左手脉大,血分之劳也。
方用补血丸:
熟地 白芍(各半斛)
山萸 当归(各四两)
枣仁 麦冬 白芥子 五味子(各一两)
砂仁 肉桂(各五钱)
蜜丸,晚服一两,白水下。
如身热,去肉桂,加地骨皮五钱。

出汗
人有病不宜汗多,若过出汗,恐其亡阳,不可不用药以敛之。
方用:
人参 黄芪 当归(各一两)
桑叶(五片) 麦冬(三钱)
炒枣仁(一钱)
水煎服。

痨症
痨症既成,最难治者,必有虫生之,以食人之气血也。若徒补其气血,而不入杀虫之药,则饮食入胃,只荫虫而不生气血;若但杀虫而不补气血,则五藏俱受伤,又何有生理哉?惟于大补之中,加杀虫之药,则元气既全,真阳未散,虫死而身安矣。
方用:
熟地 地栗粉(就是:荸荠) 何首乌(各半斛)
鳖甲 山药(各一斛)
神曲 麦冬(各五两)
桑叶(半斛)
人参 白微(各三两)
熟地为丸,每日白水送下五钱,年虫从大便出矣。

本文摘自《傅青主男科》,明德初心做适当注解,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

免责申明: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整理的《石室秘录》
傅山男科病治疗经验
傅青主男科·正文
傅青主男科
成仙秘方五十种 5.
学习陈士铎治疗哮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