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代瑞饰 ——“胜”的试解
李丝丝

“胜”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汉司马相如的《大人赋》里也有:“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这些文字里的胜,指的是西王母佩戴的发饰。 

“西王母是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乃至人类学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人物,长期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她从“豹尾虎齿”到“灵颜绝世”,有至高无上的神祗地位,与周穆王在瑶池相会,有东王公左右相伴,有“莫知其始,莫知其终”的长寿,掌握不死之药,可以救万民于水火,可以赐世人以子孙。战国和汉代是西王母崇拜的发展和鼎盛时期,不仅在出现各种文字文献里,也有用不同类型的图像艺术来表现。

《山海经》中共三处出现西王母,戴胜也就出现三次。张衡的《思玄赋》里,“戴胜慭其既欢兮,又诮余之行迟。” 李善注:“(张)衡曰:戴胜,谓西王母也。”在图像里,常常伴与西王母一同出现的,有玉兔、三青鸟、蟾蜍、九尾狐和龙虎座等,但只有戴胜是标配。于是,“胜”成了西王母的基本分辨标识。某些单独出现的胜纹,也自然成了西王母与神仙境界的象征。

一、基本器型

西王母戴胜的图像在西汉中晚期已经出现,如江苏扬州仪征胥浦汉墓出土的铜镜(图1)中,西王母侧面而坐,隔着博局的对面是正在捣药的玉兔。河南郑州新通桥西汉晚期画像砖(图2)上,西王母正面而坐,头偏向右方的捣药玉兔。这两幅画像里的西王母,都佩戴着“艹”形头饰。两汉期间,如同此类的图像,还见于壁画、画像石、摇钱树上,在很多地区如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山西、湖南、四川、浙江,乃至朝鲜都有出现(图3-图5),时间上一直延续至东汉末,可以说是两汉期间最为普遍和重要的画像题材。

图1 西汉中期 西王母玉兔博局纹镜江苏胥浦汉墓出土

图2 西汉晚期河南郑州新通桥画像砖

图3 新莽-东汉早 陕西定边郝滩壁画墓

图4 东汉中期 陕西神木大保当16号汉墓门楣画像石

图5-a 东汉晚期 山东嘉祥县宋山画像石

图5-b东汉晚期 铜盘 朝鲜平壤出土

这些比文字晚出现的图像,应是根据早期传说和文本创作而来。尽管西王母的形象随着人们的信仰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变迁,但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出,胜从西汉中晚期简单的“艹”形,慢慢演变为由一根横向杖杆连接两端明显为如扬之水所讲“中间如鼓,上下各有一个梯形与圆鼓相对”的结构组成。这样造型的器物,或便是为《山海经·海内北经》里“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所说的“胜杖”。

无独有偶,在山东东汉晚期武梁祠屋顶,绘有一系列被称为“祥瑞”的独立图像,它们排列成行,每个图案旁都配有文字标题,其中一个在标题为“玉胜”旁的图案(图6),就与东汉晚期画像里西王母佩戴的胜造型相仿。至此,我们大致可以确定“胜”的基本器型:两端的组件构型相同,都以圆形物为中心,各有两个梯形相对而立成翼,两端组件中间以一根连杆在圆心处相接合。

图6 武梁祠屋顶祥瑞石上“玉胜”


二、出土实物
1.  连胜(胜杖)

根据图像里所呈现的基本器型,对比出土实物,在构造上最为类似的,应是被通称为“连胜”(也被称为“双胜”)的物件。目前可考的连胜,有以下几例,均为玉质,都出现西汉晚期墓葬里。

江苏邗江姚庄101号墓葬为夫妇合葬墓,男墓主人应为广陵国的中级武官,女主人馆内共有两件连胜(图7),与其他七件玛瑙、琥珀等材质的珠、管、壶形及鸟、羊形珠一起组成串饰,出土于颈、胸部。陕西西安理工大学西汉晚期壁画墓M1墓室里,出土一件发掘简报称之为“亚腰形”中间有穿孔的青玉饰件(图8),实际是为连胜。江苏扬州市郊区西湖镇胡场14号汉墓里,在女墓主人的胸部出土有一条由28件金、玉、玛瑙、琥珀、玳瑁等材料制作成珠、管、胜、坠、壶及辟邪、鸡、鸭等形状的小饰品连缀而成的项链(图9),其中也有一件为玉连胜。

图7 邗江甘泉姚庄101号西汉晚期合葬墓出土

图8 陕西西安理工大学西汉晚期壁画墓M1出土

图9 扬州市郊区西湖胡场14号墓出土
虽说这三件连胜的基本造型与汉图像里的胜(杖)一致,但根据出土位置,它们并不是作为头饰,却是佩饰的组件之一。再对比画像里西王母头上所戴之物,连胜的中间横杆明显收短,这或是头饰与佩饰的区别,也或是图像与实物所表达的方式区别所在。

2.  单胜(胜花)

所谓单胜,就是连胜两端独立为饰的单件饰物,也被称为“胜花”。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于1975年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双山1号东汉中期汉墓出土的玉质单胜(图10),中间圆形壁外接两个相对梯形,器表饰阴刻细纹,圆形壁中间有一小长方形穿孔。依照梅原末治的《支那古玉图录》,朝鲜乐浪东汉墓葬也曾出土一件同款单胜(图11),只是器表的装饰细纹稍有不同。

图10 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双山1号墓出土

图11 朝鲜乐浪汉墓出土 《支那古玉图录》载
尽管武梁祠屋顶里写着“玉胜”,以及郭璞注《山海经》为:“胜,玉胜也。”后世很多文字著述也相继记有玉胜,如《博物志》:“王母乘紫云车……头上戴玉胜,青气郁郁如云”,《南齐书·高昭刘皇后》里:“后母恒氏梦吞玉胜生后。”但是东汉时期也有与玉质单胜器型类似的金质物件出现,通称为“金胜”。湖南长沙五一路延长线东汉早期墓葬M9里,在墓主人腰部左手掌处,在金手镯、金戒指和玉猪旁出土的一件金胜(图12),中间圆鼓为椭圆,上下梯形较高,圆鼓两面的中间部位均饰六瓣梅花形纹,全身布满焊珠,圆鼓两侧有穿孔,应为手腕装饰佩件。

图12 金胜湖南长沙五一路延长线M9出土

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的三件两端贯通圆形鼓“泡形饰”,两端平齐,两面有相同的金丝配焊珠花瓣形图案,实是为单胜。另外两件“亚形饰”,同样也应为单胜。二件焊珠工艺“品形饰”(图13),本是三个金胜相叠加,它们两面装饰相同,细小焊珠构成重环纹。河北定县43号中山穆王刘畅墓中,也出土至少3件纹饰不一,但基本造型确为单胜形的片形金饰(图14)。

图13 金叠胜 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

图14 金饰片 河北定县43号墓出土

3.  复型胜

河南巩义东汉中期墓葬里出土一件金鸟饰品(图15),鸟喙尖直,身体肥圆,无尾,头部、羽毛以及头顶用金丝勾成纹样,外面饰有细小焊珠,鸟单足立于由直径0.4厘米金管焊接的十字形架上,金管四端各用圆形铆钉铆有一个单胜形饰,单胜形饰上用焊珠勾饰出中间圆壁与梯形框架。金鸟饰出土时位于女墓主人的头部,应为头饰。

图15 金鸟饰, 高1.9 宽2.6cm 河南巩义东汉墓出土

河北定县43号墓出土了一件发掘报告称之为“玉座屏” 玉器(图16),由上下两层镂空雕刻的玉片和两端都为两个上下相连并有透雕纹饰的单胜形玉片作为支架组成。上下两层玉片中间透雕有东王公、西王母,他们头部两侧分别都佩戴有胜形饰物。这件玉座屏发现于墓室的西后室,出土时,散成四片,零乱铺在地上。就其出土位置和结构的复杂性和立体性,此器不太可能为佩戴的饰物,而应是供观赏之用的摆饰物品。

图16 玉座屏高16.5cm 定县43号墓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东汉的组合玉胜(图17),由一整块玉料雕琢而成。两端支架为单胜形,胜的前后侧边上均刻有篆书“长宜子孙,延年益寿”八字,外侧分别透雕有青龙和白虎。中间横杆的上连杆上雕有朱雀,下连杆上雕有玄武,也因此被称四灵纹玉胜。
图17 东汉四灵纹玉胜 高3.2cm上海博物馆藏

以上三件复型胜,虽然结构复杂、装饰丰富、雕工繁复,但基本造型仍是为汉画像里西王母头上所饰佩戴的胜(杖),亦即应是连胜的衍生物。

三、关联器物

1.  “司南佩”

“司南佩”这一名称,由殷志强在《汉代司南玉佩辨识》里最先提出,他在文中列举了三件考古发现物,分别为河北定县43号墓的大、小两件(图18)和安徽亳县凤凰台1号墓的一件(图19),并以王振铎《司南、指南针与罗经盘》一文为依据,定这三件器物为“司南佩”。

图18 “司南佩” 河北定州43号墓出土

图19 “司南佩” 安徽亳州凤凰台1号汉墓出土
这个名称并不是经过非常严谨考证而得出,但是影响甚大,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类似器物之上。根据可搜索到的资料,目前考古发现的“司南佩”,皆出于东汉墓葬之中,材质上有玉、琥珀和水晶。除却上述三件玉质,江苏邗江甘泉二号墓(图20)和徐州东汉刘道或孝王刘和墓还出土有五件(图21),湖南大庸大塔岗14号墓、江苏邗江甘泉2号汉墓和云南省昭通市桂家院子1号墓出土琥珀质三件(图22a-b),以及河南巩义新华小区汉墓出土水晶质五件。

图20 玉质“司南佩”江苏邗江甘泉2号墓出土

图21 玉质“司南佩” 江苏徐州市土山东汉墓出土

左图22-a 琥珀“司南佩” 江苏邗江扬州甘泉2号墓出土
右图22-b 琥珀“司南佩” 云南省昭通市桂家院子1号墓出土

然而,又有王正书在《“司南佩”考实》里,从此类器物的主体,即被称为“长方体”的扁平块状物,进行考证并得出,所谓“司南佩” 当是“胜形佩”。孙机认同王正书的观点,并在《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里从“司南”考证起,再对“司南佩”进行实物考察,除了河北定县43号墓出土的一件顶上之物与司南之“勺”稍微相近外,其余均无相似之处,大多数如邗江甘泉出土的所谓“司南佩”,不论玉质还是琥珀质,均只是略为突起而已。由此,孙机进而认为,它们宜称之为“叠胜”。

其实,如果再仔细观察、对比,“司南佩”的基本器型,完全和本文上述汉画像里所展现的胜杖一致。两端突起之物,当是肖似玉质单胜中间圆壁里的小孔、金质单胜中间突起的圆点、圆形小框和镶嵌物,或者连胜中两端单胜的外突,它们只表示连杆在连接着两端的单胜组件,再而做出的不同造型作为装饰而已。

 2.  工字佩

两汉期间还出现一种器形规整且对称的佩饰,有石、玉、琥珀、琉璃等质地,因外形酷似汉字“工”,得俗称“工字佩”。根据现有资料,最早的工字佩出现在西汉晚期,为江苏邗江甘泉姚庄101号汉墓所出(图23)。工字佩整体上呈扁形四方体,四周边缘较薄,中部凸起成平面或者弧面,腰部凹槽处有穿孔。

其他考古出土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的工字佩,有江苏盱眙东阳陈氏家族墓群M30出土也是为项链组成之一的玉质工字佩(图24)、河南洛阳井头新莽壁画墓的石质工字佩、洛阳烧沟汉墓的琉璃质工字佩(图25)。东汉时期的工字佩现都为玉质,陕西西安北郊含元殿南医药公司仓库M1和江苏徐州新沂瓦窑东汉晚期画像石墓中各出一件(图26a-b)。

图23 琥珀工字佩 右数第三个 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出土

图24 玉工字佩 江苏盱眙东阳汉墓M30出土

图25 琉璃工字佩河南洛阳烧沟汉墓1004出土

左图26-a 玉工字佩 西安北郊医药公司仓库M1出土 

右图26-b徐州新沂瓦窑画像石墓出土

朱晓丽在《中国古代珠子》一书中,用示意图作出“司南佩”、工字佩、玉双胜、金胜等之间的关系(图27)。或许玉双胜的纵剖面是稍微变形的工字,但是就时间上来而言,西汉晚期就出现的工字佩,不可能是由东汉才出现的“司南佩”简化而来。凭据本文有关内容,“司南佩”也没有多少理由被假定为这些关联器物的创作原型。

 图27  摘自《中国古代珠子》
3.  业内所见的类似古珠
除了关联的司南佩、工字佩等器物,业内尚见有一种据称出自河北邢台一带、工艺特征接近春秋后期-战国早期的玛瑙珠(图28)。这类形制的珠子,造型极其接近汉代胜型玉饰的图像特征,只是两端茎部一长一短,并非对称等长。同时此类出土传世数量极少,往往都是一对或零散少数,与其他作为常规珠饰、同坑大量出土的玛瑙串珠特征廻异。比起司南佩与工字佩,这种类型饰件或许更接近汉代玉胜的原型,只是可惜同类考古、梳理出的个案材料难以索寻,供此线索,尚待业界研究者进一步考证。

图28 私人藏品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红玛瑙饰器

据传出于河北邢台地区
四、原型来源

对于胜的原型来源,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认为西王母“蓬发戴胜”是对猩狒猿猴之类额部丛毛的夸张或模仿;有学者根据“文史哲训系统贯通”的方法,认为“戴胜”的意思是头戴干戈之类的兵刑之具;再有学者对“戴胜”两字从字形、字意上分析,提出“戴胜”是头戴鬼面,蓬发戴胜的西王母实为狩猎经济下的氏族图腾神祗;还有认为胜是从玉琮的一个端面演变而来,代表了西王母的“阴”属性等等。而以下两种推测,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1.  织具

图29 新野县樊集吊窑第28号墓墓门画像砖局部

日本汉学家小南一郎在《中国神话传说与古小说》里援引郭宝均的研究,他认为西王母曾从事养蚕纺丝,胜的原型是固定在织机横木两端用来卷经线的横轴上的“滕”。河南新野出土的画像砖(图29)上,戴胜的西王母手中持有一个三角形物件,李淞认为这三角形物件与胜具有同样性质,是作为纺织用具的绕线板,它们都是以丝线的连绵不断,来象征生命的长久不绝,从而体现西王母有掌握长生不死药的权力,也可延展为子孙绵延之意。原型为织具的这一假说,也恰如《宋书·符瑞志下》里所记载,“晋穆帝永和元年二月,舂穀民得金胜一枚,长五寸,状如织胜。”

2.  鸟

图30 山东微山县西城小祠堂东汉画像

或如吴晗所解释,“胜”是为鵀,《尔雅·释鸟》记:“鵖鴔,戴鵀”,郭璞注:“鵀即头上胜,今亦呼为戴胜。”西王母所戴之“胜”,只不过“是头上长了一个鵀,一个介于兽和禽之间的生物而已。”山东微山县西城小祠堂画像石(图30)上,西王母的头顶正有一只鸟停在发髻之上。河南巩义出土的金鸟饰件,或就是在此解释和理解之上制作而成。西汉中晚期汉画像里左右对称的“艹”形饰物,也兴许正是由正张开双翼在飞翔的鸟只抽象而来。

五、性质/功能

作为世俗“妇人首饰”的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着之则胜。”东汉时,胜被纳入舆服制度,《后汉书》里记:“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簪以玳瑁为摘,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簪。”作为西王母的头饰,胜至少具有以下两种性质或功能。

1.  神性标志

西王母最先出现在《山海经》里时,“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由此得知,她的神职为“司天之厉及五残”。西汉卜千秋壁画墓里,西王母所在的整个山墙画面,表现的是神仙世界,西王母的神性不言而明。世人“取像西王母戴胜”(见贾充《李夫人典戒》),理当是借助了西王母的神力。

郭璞注《山海经》:“胜,玉胜也。”目前出土实物里,最早的胜也是玉质。玉是古代中国人民用来尊神和敬神的器物,它和原始宗教信仰和权威观念结合在一起。玉胜被特定给西王母,使得它的最至要属性就是神性。正如山东沂南东汉后期画像石上(图31),西王母与东王公都佩戴着胜,这或已说明,胜不仅仅是妇人饰物,更是一种神性标志。

图31 山东沂南东汉后期画像石
根据顾森的研究,汉画像中的西王母,有繁、简、象征三种图式,其中的象征图式就是“胜纹”。如山东梁山县百墓山汉墓一块画像石(图32)的正中间刻有一个胜纹,左右各刻有一个铺首衔环,这是门或入口的象征,这里的胜纹以极其简略的形式代表了西王母,也代表了神仙世界。墓主进入了墓室,就是进了仙界。这不是独立的例子,其他如四川彭山江口崖墓一、二、三号墓墓门柱和门楣上、山东安丘董家庄汉墓墓内内壁龛上、四川中江白果乡神仙洞崖墓壁龛上、重庆璧山县几口石棺上、四川宜宾、泸州等地的一些石棺上,都有这一神性标志符号出现。

图32 胜纹 山东梁山县百墓山汉墓画像石

图33 胜纹 四川中江白果乡神仙动崖墓壁龛上

2.  祥瑞

充满“天人感应”的谶纬思想贯穿两汉期间,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日常意识形态之中。世间之事,是以都有或为“祥瑞”或为“灾象”的谶验作为征兆可循。征兆图像或起源于东周,到西汉时已是随处可见,它们被描绘在马车、铜镜、香炉、酒奁、漆器上以及房屋和墓室里,不仅为王充在《论衡》里所说的儒生们所热衷,也在普通人中流行,如应邵《风俗通义》里所写,“七日名为人日,家家剪彩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今世多刻为花胜,象瑞图金胜之形。”

《汉书·哀帝纪》记:“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汉书·五行志》载:“又传书曰:‘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下当有白发’。”西汉末年长期累积的弊政和自然灾害的频繁,汉成帝赐翟方进册曰:“民被饥饿,加以疾疫溺死,关门牡开,失国守备,盗贼党辈。” 其时又恰逢日食、慧星、陨石等天文异象,作为“长寿、掌握不死药、可以满足世人成仙愿望”的西王母,被世人认为可以帮他们祛除灾祸、摆脱生活困境。这场波及全国约三分之二范围的西王母崇拜运动,在当时汉代人民的心灵深处刻下了烙印。代表了西王母的“胜”,必然也就成了祥瑞之物。

武梁祠屋顶上的“祥瑞”图像里,胜为其中之一,巫鸿以为这些图像是以汉代流行的征兆图籍《瑞图》为蓝本而绘成。尽管旁边榜题“玉胜,王者……”的后面文字已经残缺辩认不出,但在《宋书·符瑞志下》里仍有所体现:“金胜,国平盗贼,四夷宾服则出。”

图34 白发戴胜的西王母 河南洛阳偃师辛庄新莽时期壁画

六、小结

“胜”出现时,就被定为西王母的头饰。到汉代装饰艺术中,西王母戴胜的形象也已固定为程式。因为西王母,“胜”具有了神性,成为了祥瑞。随着西王母从原始神,到汉代逐渐仙化,再继而演变为掌管不同功能的人格神,“胜”也指向了不同的效力。“玉胜”、“金胜”、“花胜”、“华胜”、“人胜”、“春胜”、“方胜”等,这些稍有差异的名称,不仅指明胜的各异形态,也表达了胜的多样内涵。李商隐的《人日即事》里有“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西厢记》里写“……把花笺锦字,叠做同心方胜儿。”

西王母所佩戴的头饰“胜”,自汉代起,成为流传于各个时期的各式胜形图像的原型。隋唐以后,双胜纹更逐渐演变为一种重要的汉族传统吉庆图案和纹饰,被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上以及丝织、建筑、家具、器物等工艺美术装饰领域(图35-40)。

图35 河南邓县南朝画像砖墓券门壁画局部(摹本)

图36 金华胜 左为南京郭家山东晋墓出土

右为河南卫辉大司马西晋墓出土

图37 南宋 玻璃叠胜饰件 衢州博物馆藏

图38 清乾隆 双胜纹青石底座

图39 清鸳鸯背双胜纹花钱

图40  左图:清 黑漆描金花卉纹双胜盒 青岛市博藏

右图:清光绪 蓝地墨彩花鸟纹方胜式花盆 故宫藏

参考文献:

————————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巫鸿:《武梁祠 – 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8月。

张朋兵:《神圣与世俗:文字与图像中的西王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月。

顾森:《渴望生命的图示–汉代西王母图像研究之一》,《汉画研究/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2006年。

扬之水:《人胜,剪彩花,春幡》,《南方文物》2012年03期。

张明华:《玉胜考略》,《上海文博论丛》,2003年04期。

练春海:《汉代玉胜研究》,中国艺术时空,2014年第6期。

曹建国:《灾异还是祥瑞?-“行西王母诏筹”事件解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5期。

殷志强:《汉代司南玉佩辨识》,杨伯达《传世古玉辩伪与鉴考》,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4月。

王蓉:《工字佩小识》,《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第8期。

王正书:《“司南佩”考实》,《文物》2013年地10期。

孙机:《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04期。

李倍雷:《中国吉祥文化图案隐喻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8年第11卷第4期。

朱晓丽:《中国古代珠子》,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6月。
(声明:敬请转载的平台或个人,转载时应保持原文本貌,标注明确来源,附上原创单位猛虎文化公众号的二维码。请理解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玉胜与其用途
中华文物典藏之玉器篇 秦汉之二
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玉璜艺术鉴赏
浅淡汉代琥珀 第三章 汉代琥珀艺术品的价值和器形种类(2017-08-26初稿版)
关于汉代工字佩的资料
汉朝珠宝首饰(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