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现在的人不想有君子之实,当然也不想有小人之名,心里想反正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吃喝拉撒,谁也不比谁高多少,谁也不比谁低多少。 老子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大概这一天快要来临了吧?不论何时,探讨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总是有意义的。我也来试着答一下,以示支持: “君子”一词并非孔子首创,也并非儒家专用。然而,把“君子”当成理想人格,并不厌其烦地去阐述,去宣讲,唯儒家而已。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君子”一般就是指儒家的“君子”。儒家学说的道德意识很强,因此,“君子”也是理想中的具有大众属性的道德标杆。“君子”一词,我们耳熟能详,但从古到今,不论圣贤还是文豪都不曾给“君子”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留下的都是只言片语。四书五经是这样,其他作品更是如此。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君子”应该是指具有特定身份的一类人,没有多少道德色彩。到了《论语》里,“君子”一词开始大量出现,是孔子的“教具”,也是孔门师生共同向往的道德高地。孔子不是故作高深,而是根本没法给“君子”下定义,只能从多个侧面去尽力勾勒“君子”的形象。“君子”与“小人”截然相反,知道了“君子”,也就了解了“小人”。在这里,我的能力有限,精力也不允许,只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总结一下,君子有仁德之心,有价值追求,有行为准则,重义轻利,待人和善,不苟同;以公正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心胸博大,不骄不躁,求己不求人;专好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坦坦荡荡,安于贫困。 “小人”恰恰相反,他们心中只有私利,毫无仁德概念,毫无底线,善于结党营私;与人交往时只看重是否对自己有利,内心偏狭,很容易翘尾巴;遇到事四处求人,还喜欢鼓弄是非,成全别人的恶事;若是身处贫困,则无所不为;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患得患失,栖栖遑遑。

古人对“君子”与“小人”的探讨从未停止,《中庸》里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是有大智慧的,不走极端,知道适可而止,小人则完全相反。 道家著作《庄子》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间以义结交,公开透明,故而清淡如水;“小人”在一块谋私利,因为见不得人,故而一损俱损。西汉刘向认为“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君子”成功之后善利万物,“小人”得势往往遗祸人间。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君子”又多了一层淡泊的含义;“小人”呢,当然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了。

苏轼《贾谊论》中说“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君子”往往又是隐忍的。说了这么多,“君子”与“小人”在我们的脑海里仍是一个大致的印象。子贡认为“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必定是表里如一的,内仁外德,值得尊敬,“人皆仰之”。伪君子是可鄙的,怀瑾握瑜却不问世事也不是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此外,“小人”之所以在儒家经典中经常伴随着“君子”出现,主要是为了进行贬抑和劝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六句名言,道出中华文化精髓!
解析孔子的中庸之道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中庸》的作者是谁?
内省与慎独
儒家修身
中华经典名句300句169:“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