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中风后只能靠保姆?很多老人失能都因康复错误

文 / 赵亚楠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常说“一人中风,全家发疯”,在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六十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到了75%。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各个功能退化,大部分时间卧床或在轮椅上,对老伴和子女的生活也造成严重的影响。

有没有办法改善这种状况呢?北京市回民医院心血管主任张力新建议家庭不要放弃希望,康复矫正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废用”和“误用”影响后遗症康复

目前在我国,处于后遗症期的患者大多没有经过早期正确的康复医疗,这与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

因此在我国所谓的“后遗症期”的患者,仍然有很多人可以从康复训练中受益,事实上他们大多被“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困扰。

有些是因为急性期后担心早期活动有危险而长期卧床,主动性活动几乎完全停止,造成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神经肌肉的反应性降低,心肺功能减退等,时间一久就形成严重的“废用状态”。

反之,相当多的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康复知识和正规的指导,早早的被架着下地“走”,结果是加重了痉挛,痉挛的运动模式强化和固定下来,形成了“误用状态”。

“废物”和“误用”都是后来形成的,经验表明:即使在后遗症期也可能通过较长的时间的康复性“矫正”,从而得到改善,身体的运动功能和个体的活动能力均可能有所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后遗症可以进行康复性矫正

经验表明:即使在后遗症期也可能通过较长的时间的康复性“矫正”,从而得到改善,身体的运动功能和个体的活动能力均可能有所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那些确实已不可能进一步改善运动功能的后遗症期患者,可以采取一切措施来改善患者的个体能力,使其获得最大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配置适当的辅具,安装环境控制设施等,最大程度提高其自主生活质量,使他们能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包括洗脸、刷牙、穿脱衣服、自己吃饭、上下床、上卫生间、开关门等。

脑卒中的康复是小组性团队工作,一种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工作方法,不仅要有专科医生、护士,还要有专门的康复治疗人员,矫形支具师,心理治疗师等。他们在康复师的领导下,共同对患者的生活活动功能恢复负责。

康复矫正需关注老人心理

很多偏瘫老人由于健康状况的突变、肢体的伤残使其不愿面对身体和心理的问题,更多采取消极的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来逃避问题,最终更加影响预后。

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常见的包括性格孤僻,沉默少语,容易暴躁,焦虑、 抑郁、包袱感等。所以偏瘫老人的心理精神康复非常重要,心理弹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偏瘫的预后好坏,要做好对症干预,帮助他们重建信心,主动适应和重建新的自立生活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患有中风后遗症要做好锻炼
中风后遗症治疗网 | 中风偏瘫百科知识
首选中药治疗中风
康复居| 脑出血后遗症期家庭康复谨记六大要诀
脑梗患者恢复期,在进行肌力锻炼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手功能障碍怎么办?这份中风康复指南请收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