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遐思
  又到了考试的时候。又到了出题的时候。又在绞竟脑汁的设置各种陷阱,让那些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在我的各种故意设置中斗智斗勇。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有一种悲哀的感觉。
  按照高考的尺度,难度系数,题型,像个狡猾的猎人,在森林中,在一切能够设置陷阱的地方,运用所有的机智,在努力让我的“敌人们”上当受骗,让他们在我的奸笑中惊慌失措,在一次次的摧残自信中学会心智的成长。
  据说每年的4月23号被定为“世界读书日”,晚自习上,我的学生们满脸悲怆地说:老师,我们什么书都没有读不进去了;我们静不下心来读书;我们没有时间和心力静静的读完一部书啊;我们甚至看见文字就排斥;精美的文章都被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算计成各种题型了;这不是你教给我们的解题思维训练吗?
  是啊!是我们教育他们:高考不但是知识的考验,也是时间的陷阱制造着;你得迅速、果断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完所有的陷阱……
  我们在不断的把学生训练成为做题机器,我们把快速阅读根一样的植入年轻的欣赏美的心灵里。
  作为语文老师,尴尬由此而生,我们教书教会了学生什么?在高考的压力下,不得不把所有的知识变为识题做题的工具;我们把“传道授业解惑”变为赤裸裸的分数检验;我们把不信任当作技巧;我们把诚实思维当作错误;我们让学生绝对不敢相信普通的问句;我们会说:哪里有那么简单的题目,记住,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也许就是诱惑你自杀的弹坑。
  阅读,又回到这个话题:怎么能把作者的思路从一堆文字中拽将出来;怎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般2分钟)内理清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意图;怎么能够迅速辩识出此文的写作方法、写作风格;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你关于本文的理解、判断、真知、灼见,以最简短的文字,自圆其说、一二三点的罗列法写到试卷上,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本领。这样才能够得到高分、甚至满分。
  阅读,古人云:字字珠玑。得慢慢的读,细细的品,一遍遍的咀嚼,一层层的回味。阅读,应该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愈登愈高的攀登,应该是夜半人静灯下时的出神,也应该是凝神屏气中菀尔的一笑,也应该是山一程,水一程的感受,也应该是春之花秋之月的想象。
  阅读,犹如交友:“红袖添香夜读书”交的是知己,“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读得是境界;得在细碎琐事中选择,得在大是大非前判断;得在年久岁远中聆听,得在旷世亘古间交流。
  阅读,犹如亲切的交谈,互动的倾听。你把你的心交给了我,我把我的情付出与你。与古人交谈,深远而含蓄;与今人交谈,亲和而直白;和诗人交谈,他的热情会感染你;和哲人交谈,他的思想会改变你;和散文家交谈,他的娓娓会打动你;和戏剧家交谈,他的起落会激荡你;和谨慎之人交谈,你会懂得“君子敏于行讷于言”;和率性之人交谈,你会向往“事无不可与人说”的豁达……总之,阅读就是慢慢的渐染,而绝非程式化的解读。
  4月22日是阅读的日子,从手机短信中接到倡议不禁一笑。我的弟子们,闭门苦读的读书人,哪里来的时间读书;尽管他们一天24小时中有将近18个小时都在读书。哪里来的心力阅读,尽管他们在拼命的用心阅读;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把读书当作做题的一部分了,当作考学的唯一捷径了。
  看着面前的经典文章,我缓缓的复制,拿起剪刀,一会就把它支离破碎,一会儿就把它设计为各种题型……
  那些美丽的文章,那些中外的经典,全被肢解成片段,在血淋淋中接受那些还幼稚的头脑的审视。是啊,他们来不及品味内容,甚至不会仔细的读读,他们的眼里,这只是干巴巴的试题;他们得迅速的做出判断,得一只眼看题,一只眼睛盯着原文,一只手指着原段落,一只手迅速的按照做题技巧和方法写在试卷上。这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天天教授的最经济、实用,最省时省力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因为还有下一个题在等待着你。
  阅读。慢慢阅读。把阅读当做阅读。在阅读中寻找真、善、美,在阅读中欣赏、品味、感受、吸收。可能吗?
  在这个高考的怪圈里,我们教会了学生什么?教会了他们什么样的阅读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阅读题“想当然”写作基本功不够
新学期:真正让孩子成为佼佼者的,不是聪明,而是这6点!
期中没考好?四招帮你搞定!
复习备考中不提倡题海战术
为什么有些高中学生学习特别用心但是仍然考不好?
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如何制作出快速突破雅思的学习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