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知多少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知多少

 (2012-02-08 09:17)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知多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对教师的一贯要求,但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这种说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缺陷。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与学的主体,是学生的“知识源泉”。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那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有多少呢?

  1、做平等的合作者

  重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合作意味着参与,师生有一种共同的体验。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说你去干什么,而是应该对学生说我们一起去干什么。我们要把学生的真心放在自己的心里。

  2、做谦虚的倾听者

  以前,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是被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教师往里灌东西。新课程则要求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听到“花开的声音”。

  3、做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生一丁点儿的优点,我们都要加以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表扬的尺度我们要把握好。赏识孩子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赏识时要关注一些小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4、做得体的协调者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打破区域界限,努力造就“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需要教师能适应多种环境,协调各种关系,具有“外交家”的能力。

  协调者要有宽广豁达的胸怀、热情服务的意识,要有交往的技巧,要善于挖掘家长资源,要有双赢的策略。

  5、做资源的开发者

  新课程不仅是教科书,还包括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大纲、计划、课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解读,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努力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我们的课程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

  6、做得法的组织者

  教师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一个管理者,制订了许多条例,不准学生做这个,不让学生搞那个,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扮演着“教育警察”的角色。新课程,就要求教师淡化权威,建议学生应该做什么,参与学生的一些活动,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平等中的首席”。

  7、做有效的促进者

  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8、做勤奋的学习者

  我们要向名师学,向社会学,向网络学,向学生学,更要向书本学。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教师要用读书来提升人生品位。要读文学名著,要读理论经典,要读科普文章,要读哲思美文……要把读书作为人生的精神之旅!

  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是一种观念,更需要行动。“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今天你不生活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从某种角度说,学习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格调。只有学会学习,我们才能在当今社会大潮中搏风击浪,勇往直前。

  热爱教育意味着热爱学习,投身教育意味着投身学习。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身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促进真正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终身自我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古今中外的名师无论学历高低,都具备好学不倦、自学终生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善于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不断用学习来重塑自己!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与学生互动学习,每天淘汰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人文素养,养成苦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

  9、做扎实的研究者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是他的思想,对某一问题不倦的探究,是个体成长所必经的心路历程,也只有在这样一种理性的思考的基础上,人才会活得有尊严。因此,我们不可能没有对自身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一种思考。“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教育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我们主动加强自身的科研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勤于思考。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自觉地把研究之水注入课堂,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学会确立研究课题、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如何撰写课题报告等等,自觉地在研究中应用,做教学实践中的“有心人”,积极探索,锲而不舍,勇于革故鼎新。

  10、做精明的反思者

  反思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教师之所以是教师,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他在反思。人在反思中过有意义的生活,在反思中存在,在反思中成为有个性的自我。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我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养成多思考、爱琢磨的好习惯,学会了遇事不要总是归责于外,而是遇事先反思自己,学会改变,学会调整,学会反思。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改变现在。不断地反思自己,调整自己,适应教学,也适应生活。

  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要尽快使自己从“教书匠”迈入“研究者”的行列。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投入研究,行动起来,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研究更明确、更扎实、更持久。

  实施新课程,教师就要转变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发挥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收到最佳的课堂效果,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努力实施“功夫在课外”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表明主动合作的意愿,体现坦荡宽广的胸怀,展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3: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转变”的体会
后现代课程观与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教师如何面对
自主学习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未来教师角色的变化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