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成功,是超越过去的自己

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朋友:隔三差五立flag,晒目标,下定决心要减肥减到多少斤,但一看到“网红店”、特色小吃、啤酒肉串就挪不动腿儿,管不住嘴儿……于是,几顿“放纵餐”之后,下一个循环周期又开始了。

我们也常常碰到一些人,他们乐观积极、向往上进,加入读书会,打卡看了很多励志书,从心底渴望改变,但却身未动心已远,总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如果要用一句流行语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听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正的成功,其实并不是超越别人,而是先超越过去的自己。

1

那要如何才能“超越过去的自己”呢?打破固有思维?跳出舒适区?提升行动力?这是很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然而仔细想想,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随手就可以找出一堆关于“如何走出舒适区”,“如何提升执行力”,“如何打破固有思维”的理论书籍、精华汇总甚至实操类小程序,但能实现自我超越的人却依然寥寥,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思维故事局限了你的外在行动力。

思维故事是什么?

简单来说,当我们看到、听到、尝到、闻到、触到和想到一件事情(或一样东西)的时候,大脑马上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就来自于一个个“思维故事”。每个人的观点、想法、习惯和行动背后,其实都串联着属于自己“思维故事”。它影响着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他人以及怎么看待世界。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个典故,相信每个人都听过。说的是有些人被蛇咬过后,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是看到蛇,甚至只要看到蛇形事物都有可能引发内心的恐惧。

但人们也注意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个“思维故事”。有着同样经历的另一些人却没有这样的心理阴影。

正是“思维故事”上的差别,使得不同人遭遇同样的事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进而也就产生出不同的行动和结果,于是造就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

2

思维故事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一些源于父母;也有一些来自同学、好友;还有一些来自社会,不管是政府、领导、同事、客户,还是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又或者是其他人,都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

著名社交大师基思·法拉奇(Keith Ferrazzi)就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自己的“思维故事”。

基思·法拉奇(Keith Ferrazzi)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他说,童年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是钢铁工人,母亲是清洁工,全家仅靠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有一次,父亲把他介绍给自己的老板,也就是钢铁厂的厂长,希望对方能为其写一封入学推荐信,因为厂长恰好也是一所顶尖私立小学的理事。

正是这次的机遇使得法拉奇顺利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小学,并且一路考上了好的初中、好的高中,之后分别进入耶鲁大学和哈佛商学院深造,最终成为了最年轻的财富500强企业的首席营销官(CMO)。

追溯过往,基思·法拉奇说:我常说我的成功源自于我的奋进和努力,但深想一层,这些特质其实来自于我内心的“不足”。从小学开始,我接触到的就都是有钱人,而我的父母却很贫穷,这样的反差令我常常感到“不足”,于是就只有不断推动自己去拼搏和奋斗,希望早日出人头地。

也正因如此,之前在社交方面,我常常会偏重于“获取”,即:你能给我什么价值,我才会考虑给你什么回报;然而,最终我认识到,如果要和他人建立长期的、良好的、融洽的关系,是要为真正别人着想,为别人付出。

的确,小时候形成的 “思维故事”对基思·法拉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正面意义。正因为一直觉得不足,才会付出比别人更多和汗水和努力,由此一步步获得了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

然而,到达一定阶段之后,这个思维故事反而成为了他的“瓶颈”。因为一直有“不足感”是不会想到主动付出和帮助别人的,思维故事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外在行动力;这使得他一度陷入了人际关系的“低谷期”。

后来他才认识到,如果自己还想获得成长和突破,还要再上一层楼,那就要把“不足”变为“足够”。只有当内心已经“富足”的时候,才会考虑主动付出以及如何去帮助别人。

而另一方面当你真正为别人提供价值的时候,也是你获得回报最多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当他改变了这个“思维故事”,对未来的掌控权也就又一次回到了自己手中。最终,他实现了自我突破,成为了全球闻名的人脉及社交大师。

3

可以说,“思维故事”贯穿了人生的方方面面。

尤其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物质财富虽然越来越丰富,有着困扰和焦虑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比如:

- 每次和父母交流总是容易不欢而散,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他们的认可;

- 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总是陷在焦虑、烦恼里无法自拔;

- 没有钱焦虑,有了钱还是觉得不幸福,不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成功;

- 对工作迷茫,对未来迷茫,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又要解决生存问题;

- 沟通障碍,总是和对方谈不到一个点上,南辕北辙永远达不成统一;

事实上,这些焦虑和瓶颈背后无一不关联着 “思维故事”。因此,想要真正实现自我突破,超越过去的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改写自己的“思维故事”。

“思维故事”这一概念是由樊登推荐的终身学习者、畅销书《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作者、“终身学习·超越成长营”导师黄征宇首次提出的。

在即将面世的新书《思维故事:掌控人生剧本》中,他将向读者完整剖析人的一生在家庭关系、情绪、幸福、成功、多元和同伴这六个重要方面的“思维故事”;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系统性练习,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跳出“坏唱片”的循环,改写和完善自身的“思维故事”,从而打造理想中的自己,成就精彩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球童到全美顶尖职业经理人,他凭什么成功?
人脉比知识更重要
这就是贫富差距的最根本原因
提升你的总结力
法拉奇与《人》
BY 法拉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