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长期高效地记住书中价值内容?分享这几个技巧(干货文)

这个时代需要读书精神: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白岩松曾说:“没有什么是能比读书成本最低、收获最大的投资;全世界都背过身去,书依然平等地对待你,不会歧视你。”

常听人阔谈“读书无用论”,殊不知,直言这句话的人,只是他自己从没有真正体验过阅读的乐趣,也从未感受过书籍带来的力量和价值。

9月下旬,我在头条上发了一篇关于阅读的长文,主要分享了几点我最受益的读书方法。随后,我便在后台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正向反馈,其中大多数人有回复道:实用,有价值,受益匪浅,感谢分享。

上篇文8000字,这篇7000字,非常感谢耐心阅读的朋友

默默看完这些走心的评论和私信,我激动得眼睛湿润,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这是我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所获得的最高评价和最大鼓舞。

诚然,人的思维和能力是随着成长不断变化的,由于长期保持每日精进的微习惯,所以我个人的读书经验也在不断深化和迭代。

由此,基于上篇文,我又提炼了几个核心点,对某部分旧文做出更具体地补充,对新见解做系统梳理,帮助大家在高效阅读、记忆与输出价值这三方面,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和实践指南。

接下来,我将融合某些具体事例与核心技巧,分享我最受益的阅读经验,希望给读书困惑者们带来不一样的新知和启发。

大多数读书人会忽略看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读书好,读好书和好读书的重要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绝大多数人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匮乏,渴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丰盈贫瘠的心灵世界。

然而,这样的求知欲望和读书心切感,又往往容易让一些人产生“功利化意识”,即盲目求量求速度,除此之外,还想求短期的成效。

试想,很多时候,你是不是拿到一本书后,便开始兴致勃勃地从第一页开始随手翻看?感兴趣的地方多看两眼,稍微看不懂的,立马就跳过或搁置一边日渐弃读了。

这样的阅读方式,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了某些内容,至于知识的吸收,大概也是浅尝辄止。

人心不静,行就不稳。我们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能觉察到常人看不到的视角,以及捕捉到细微而美好之处。

其实,读书前,还隐藏一个易被人忽视的“预读准备”,即每开始读一本书时,不妨多花一点儿时间和心思留意下书的封面,副标题,推荐语,作者简介,目录和序言等细节。

有些书的封面蕴含很多小贴士,如读者反馈和推荐书籍

比如,有很多书的封面(内内部)都附有某些重要的内容,具有差异化,这会让读者最先感受到这本书所传递的价值。再比如,有的封底右下角还推荐的有同类书籍,或底部有平台联系等。如果你有留心,同样可以从中汲取不一样的收获和启示。

另外,看书的封面(正反面),主副标题,推荐语,作者简介(尤其是之前你不了解的作者),是为了唤起你脑海里瞬间,或潜意识中想象出来的某些画面或觉知。

因为图书编辑精心设计的图案,包括书籍的推荐语,作者简介,这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可以为你注入新的灵感及启发思考,比如,有时一个副标题可能就是你贯穿全文的记忆锚点。

看目录,是为了大概了解下这本书要讲哪方面内容;看序言,是为了深入感知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一般序言部分,我至少读三遍以上,甚至有的会读个七八遍,常读常新。

以上所提到的几个留意点,其实并花费不了多长时间,不过是几分钟的功夫,但也许就可以先稳住你的内心,有一个初步的心理铺陈,从而利于正文的高效阅读。

读书,品的是心境,悟的是思想

另外,很多人看书会做读书笔记,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过因人而异,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同,理解和记忆方式也不一样。

最熟知的记笔记方式有:

画线 、画圈,做旁批,摘抄好句子,画思维导图(手绘或使用软件),画手账等。尽量用荧光笔突显出来那些特别受感触和启发的语句。

这里,再给大家普及一个做读书笔记的小技巧,即以图文结合的卡片式笔记法。

比如,在《幸福课》这本书中,作者有讲到压力与拖延的关系,知识点很重要,但也很零散,然后我就把这部分内容摘了出来,以卡片的形式手绘出压力与拖延的关系,如下图。

这是我讲书时画的图,只看图便记住书中作者讲的几页内容

这种手绘图也类似于思维导图,只是摘出的是某个部分的核心,而且图像画法略显不同,但理解和记忆效果特别好。尤其是在对某个点进行深度挖掘时,这种概括和总结可以让知识更体系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

读书的精髓源于个人的独立思考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知,阅读通常有两种,即泛读+精读,那如何选择这两种阅读方式呢?

这要因书而异,有些书适合泛读,有些书适合精读,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我们对某些内容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尤其是那些你所不了解的,但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反思一番,便可以产生很大影响的内容,比如颠覆你现有思维方式的事例或观点。

结合作者提供的思想观,向内思考,剖析自我

但没有思考的阅读,基本上和没读差不多,哪怕再狂读个上百本、上千本,也读不出个所以然。阅读最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就是独立思考。

所以,把自己的心沉下来,融入到阅读的环境中,在原著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基础上,去拓展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是高效阅读的不二法门。

关于独立思考,不妨从两个角度来切入,一是要拥有一定的共情力,二是要持有批判性思维,即感理性并存。

1.拥有一定的共情力

美国作家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写道:“我把共情定义为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

其实,每一本书,或多或少都融入了作者个人的一些故事,只是权重比不同,比如,偏理论类的书籍叙事少,但不管是读哪一类的题材,我们都能从中了解到作者以往的生活背景。

然后,慢慢使自己感受和理解作者某个阶段的经历,以及他(她)所传达的情感和愿想。而且在当前的场景中,你也会对这个共情片段产生自身经历的联想和思考,这便是共情的治愈力,最终在书里寻找到投身于自身心智的变化。

简言之,共情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需要我们自己入心,入情,去融进书中,融进作者的故事里慢慢体会和感受,故在此不过多赘述,下面着重分享一下批判性思维的辩证过程。

2.持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也是独立思考的源头。

因为在阅读中,我们会与作者产生思想的碰撞,有的内容会让你有共鸣感,但也有让你疑惑不解的地方,这时你要敢于挑战不同的观点,考验自己能否从不同的角度,去辩证作者书中所阐释的理论,进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的辩证过程

举一个很具体的事例。

前几日,一位朋友在读《能力陷阱》这本书时,对其中一个观点甚是不解,即“改变是由外而内,而并非由内而外产生的。”

她觉得这句话好像不对,平时大家常说改变是由内而外的,且习惯性地认为先改变思维,提升内在,外在的改变自然也彰显出来了,可作者为什么会提出一个反面的观点呢?

我很欣赏朋友的读书精神,用心阅读和思考,既具有了批判性思维,又对外寻求问解,这便意味着她已跳脱了阅读舒适区,因为质疑态度将升级她的认知,从而益于汲取新知。

我们不妨以批判思维的角度去探索,你会发现,原来“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是分阶段的,基于每个人的思维,性情,能力等的不同,占据改变的比重大小也不一样。

比如,朋友原本不明白这个观点,然后去寻求别人的看法,最终经过交流,集思广益,她的困惑也迎刃而解了。

由外而内的批判思维辩证

其实细想,她问的这个行为就是对外的,而后明白了其义,便是对内的,过程的改变即“由外而内”;再之后通过这个认知,做了正确的事,过程改变即“由内而外”。

由此推理出,当我们的认知高度不够,考虑问题不周全,视野比较狭窄,以及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够好,缺乏有经验的前辈给予指导时,“由外而内”的改变策略将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在对外的行动中,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也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错误决策。

基于这样一个对外求解的过程,其实你的内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认知力加强了,那之后于内在深化(侧重思维方式)的程度上,你的外在(行动)也会发生更好的改变,这就步入了“由内而外的改变”,并如此正向循环。

阅读中,具有批判性精神尤为重要,它会激发你产出更多的思考,主动地去辩证作者的原有观点,让自己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了阅读者的独立思考力,而且是你发自内心地去拓展,找答案。

主动学习和思考,效果翻倍

拓展深度思考和长期记忆的秘诀

很多人说,看书时,为什么除了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含义外,基本上就读不出来其他的东西了,如何才能拓展思考的深度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普遍。

因为人学习很多知识,但不可能处理问题时把所有知识都想起来,但遇到问题时就会回忆起来某个点,这个点就是记忆锚点。例如你看过一个图片,再被提及时你会想起来,图片旁的文字却不记得,因为记忆没在那里抛锚。

因此,拓展深度思考的秘诀:

找到你记忆的抛锚点,由独立的锚点串整体的框架。分享一个最好的抛锚法:提取关键词+联想记忆。

比如,你看到一张契合度高的匹配图文。首先,不要一眼浏览下就过去了,要多停留几秒/分的时间去想象,去思考这个图的背景、画面是什么,有哪些隐喻?

其次,它大概讲了哪些核心点,这个点可以让自己联想到什么,且联想到的这几个点可以串起来吗?串起来的这些点能构成一个简单的框架吗?你又能找到一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例往这个框架中套吗?

一张简单的图,蕴藏着很多待挖掘的点

譬如,以上图中,隐喻了高中,大学,社会这三个不同的成长阶段。

提取关键词:高中,大学,社会,成长(轨迹)和内驱力。通过这几个核心点,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环境氛围,能力,思维,终身学习等。

串整体框架:大学是一个分界点,前两个阶段受内驱力的影响呈线性成长,且稳定、持续,这个阶段接受的教育受局限,也有环境氛围的影响;而毕业后步入社会生活的学生,成长轨迹就截然不同了,内驱力强的人,成长会很快,反之成长倒退,走下坡路,被社会淘汰,最终内因不同使得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套相关事例:通过以上的核心点和框架,我们还可以联想到自己在这每个阶段的故事,你当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感受是什么?现在回过头看,又是怎样的态度和理解,以及这些思考对未来有哪些帮助和督导等。

以上这些环节如果可以联想起来,那一个完整的记忆抛锚闭环图基本就形成了。当你的脑海里建立了这样的闭环图,下次只要触及其中一个抛锚点,你便会自发地作出一系列的反馈。

诚然,读书时的思考拓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比如,我最近每天在坚持晨跑,与此同时,也会拿出来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翻看,思索。

记得有段村上谈到了孤独,他会一个人坚持跑步,伏案写作,不论年龄多大,始终享受一个人独处的静默时光。

村上春树:“说起来,我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得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

当我读到这里时,内心深有感触,于是我就提取了“孤独”这个关键词,把它视为记忆锚点,然后开始对其抛锚,拓展自己关于孤独的联想,主要从做事和感受两个层面来延伸。

譬如,我也喜欢独处,像作者一样,不经常与人交谈,独自一人默默跑步、读书、写作,听歌,观影等,去经历很多一个人做的事情,但从未觉得孤单,毫不夸张地说,我渴望拥抱这种抚慰内心的孤独感;因为越长大,我越珍惜与自己独处的宝贵时光,也正是有了这些黯淡时刻,才让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再比如,村上又谈到了独处的反立面,即与人共处的重要性,而这个矛盾的观点让我不由得展开预想。于是我又提取了几个关键词:20-30岁,大学,社会,生存技能,婚姻家庭,事业,与人共处,生活体验,为人处事等。

进一步向内思考以建立框架:

在20-30岁这个阶段,我们要先经历一个过渡期,需要独立生活,考虑生存问题,学会与人共处,等结婚生子后,还要尽量平衡好家庭与事业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以往很多的思想态度也会慢慢发生一些变化。因为当一个人有了多维的生活体验,经历了人情世故,他的心智也会变得更加成熟,看问题的角度和心态也不一样了,这才有了生命的厚度和质感。

接着,还可以再进行深度思考,继续记忆抛锚,比如以“社会生活”为基点,把与自己、同学和家人等相关的生活经历调动起来,选择性地套在上面那个思想框架里,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且融合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切身事例的记忆抛锚闭环图。

这段有共鸣,做了简要旁批当成记忆锚点,便于日后成文

大家发现没有,这只是一页的内容,仅仅利用了这个“记忆抛锚点”,我们就可以产出这么多的思考量,而且还不容易遗忘,更何况是一本书呢?一本书涵盖了太多知识量,我们未必都能记住,但如果读完能建立起几个或十几个类似这样的记忆抛锚闭环图,那收获就不容小觑了。

其实,所有的深度思考来源,都是基于一个点,再慢慢向外拓展、延伸的,但前提是,你要找到一个触发点。通常,这个点是对你启发最大,影响最深的,也是最熟悉且容易联想到的,或者符合常规的。

输出分享是读书的最大价值

一本书读完,我们总能从中提炼和输出一些价值。

先向内提问:读完一本书后,自己复盘学到了什么?(在阅读过程中懂的或不懂的)

再对外传递:该如何把从书中学到的一些东西,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新知实践),或者帮助别人成长?(利他思维)

所以,复盘总结+输出分享,便是读书后所发挥的最大价值,这也是主动学习的最大效果,比如把所学知识传授给他人,你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将高达90%。

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效果差异

输出分享,就是有经过你自己内化过的一些知识,那你一定要想办法输出,并公开分享出来,这样才会得到外界的反馈。

有时候,一个毫不起眼的反馈,也许就是你持续输出的动力,或恍然大悟后自我修正的刺激点。但不输出,不分享,只会把知识边界限于自己的视野范围内,而我们自己的认知又往往会存在些许偏差。

因此,不妨结合自己过往的经历,知识,经验,性情,思维方式,以及当下的状态,或对未来的目标,规划等,写出自己的某些切身感悟和体会心得,最后公开分享给更多人。(记忆抛锚点,最好是可以和自己联系起来,多数人遇到事情总会先考虑自己,人性使然)

输出和分享方式:以文字(个性随笔或体系文章)形式分享到打卡,社群,朋友圈,公号,头条号等媒体账号上,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录音/视频(如讲书)

需要提醒的是,你每次输出的一些感悟,记得要保存下来,让这些思考精华得以沉淀和迭代。比如,每次公开分享后,及时保存在印象/石墨/有道云笔记等备份,而不是每次分享完直接丢了,这样的分享价值只是一时的。因为当有了前期沉淀的知识,也便于日后回顾,复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优化,这也是迭代的价值。

推荐这几款记录和保存的软件,有手机自带,也有需下载

况且,这些点滴的精进积累,也都是我们某一个人生阶段中的成长印记,十分珍贵。

积累可从量变达质变,如零碎的思考多了以后,可以成为一篇文章;文章写多了以后,可以成为一本图书;图书写多了以后,可以做系列的课程,直播,专栏,咨询,培训,甚至找团队,开公司。

另外,在进行小范围分享时,尽量附加几句真诚的推荐语,引导大家去阅读和观看,以给予你及时和有效的反馈。

其实,我们每次分享的东西,不一定都会获得反馈,一方面,自己分享的东西,别人不太感兴趣,共鸣小,或价值不大;另一方面是你的分享有价值,尽管没反馈,但也许真的有人会看,有人会默默关注,只是看的人不知道怎么反馈,或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给予你反馈。

但这都没关系,只要你持续去做,每天精进一点点,时间长了,你分享的东西也在逐渐精进,并且越来越有价值。人不一定只有达到了满分,才可以带来影响,50分的你,踏实做事,慢慢积累,也可以影响那些低于50分,甚至零分的人。

接下来,侧重谈一下讲书,因为这个挑战非常大,当然,讲书人自己的收获也极其大,这也相当于读书最大的价值了。

樊登对讲书职业与人工智能的看法

正如樊登在新书《读懂一本书》里所写的:

“当你成为老师,成为那个向别人传播知识的人,你会发现,讲书是一种强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它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没有意义,自己找;没有脉络,自己找。你会主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寻找脉络和意义,然后把它梳理出来,再加上准备的过程当中你的专注力比平时高,这一系列的行为会极度且长久地锻炼思维逻辑。”

上个月,我在怀左学长的蜕变书屋做了一次讲书分享,获益匪浅,感觉自己通过讲书,对一本书的内容了解更深入了,且记忆犹新,同时,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因为当你要给别人去讲时,就务必先倒逼自己搞懂,悟透,这是最基础的自我要求,况且整个过程,都是自己主动学习,体会和探索,包括最后的提炼和归纳,这是强沉浸式学习的挑战过程。

此外,樊登还提到一种高效的“知识输出法”,即画思维导图(手绘记忆效果更佳)。

关于这点,身边一位优秀的朋友(悦己)活学活用了,她读完一本书,亲手绘制了思维导图,然后看着导图一口气录音讲书给文友们听。如她说,讲书是个很难得的挑战,令人收获巨大。

悦己讲书时画的思维导图,值得我们学习

这里,再补充一个“输出分享”的重要技巧。

费曼技巧:要是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个新生也能听懂,那就说明自己对这个概念也是一知半解的。费曼学习法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学会什么。

费曼技巧分为四步:

1.确定学习目标(有计划和分享目标)

2.模拟教学学习法(绘制导图,公开分享)

3.回顾(复盘,收集反馈并修正)

4.简化(把书读薄,让人通俗易懂)

教,是最好的学。这句话只有切身验证过,才能真正体会到于教中学习和受益的精髓。比如讲书,抛开原著,如果不能把新知掰开揉碎了去讲清楚,让没读过这本书的人也能听懂,那便意味着自己对这本书的解读不够精准和透彻。

诚然,如此境界的习得,最有效的方式即通过教来达成最好的学,在一次次的教学中磨炼知识的提炼和归简能力。你能教会别人什么,自己就能深悟什么。

所谓大道至简,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最简单的,我们不妨化繁为简,实现学有所得,并相信能把一本厚书读薄的人,大抵是会读懂书的人。

诚然,我们真正阅读的、汲取的,从来不是书本身、信息本身,而是书(知识)背后的价值,即融入我们生命里的智慧,进而散发出的哪怕零星之光。

读书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儿,每个人都可以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别人再受益的经验论,也只是仅供参考和借鉴。希望我们都可以做一个终身读书和实践者,传播知识,创造价值。

最后,分享大家一段话:“书籍或许没有办法带你走向成功,但是一定会教给你多种经营生活的方式,以及打破被体制,固化在某种环境下形成的思维。”

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拥抱更大的世界

作者介绍:笔名茉莉,热爱读书,写作和分享,喜欢向上成长的优质圈,倾向深度交流与思考;专注个人成长领域,文风“原创+真挚”。倒叙一截茉莉时光,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本书让我一边划笔记,一边连发几句卧槽……
为什么你学了那么多,还是老样子?
反思你的学习方法
凌宗伟:批判性思维是学会良好思考的关键因素——但并非是唯一因素
学会批判性思考
[转载]《暗时间》读书笔记和书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