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皇的马车,错误也必须坚持,唯有如此天皇才能披上透明的新衣

大和号战列舰是二战时期日本大和级战列舰的首舰,7.28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和三联装460毫米主炮,让这一级战列舰成为迄今为止人类海军史上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被不少人誉为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强的战列舰。

注:大和级战列舰原计划建造四艘,前两艘完工分别是“大和号”和“武藏号”。第三艘中途改建为航母“信浓号”,第四艘1940年11月开工后一直进度缓慢并于1942年停工。

大和号除了以大、猛闻名于世之外,它的出生即落伍也让它成为了日本海军愚蠢和固执的代名词。

大和号于1937年11月4日在广岛吴县的吴海军工厂正式开始秘密建造,1940年8月8日下水,1941年10月开始试航。1941年12月16日,大和号竣工并正式编入日本联合舰队。

而这一时期世界海军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以航空母舰为代表的海军航空兵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航空兵不但将海战从水下、水面带到了空中,也将交战距离拉伸到视距和大炮的射程之外。尤其是后者,实际上已经在无声地宣告战列舰的退场了。

日本海军原本是处于这场海军变革的前列。

1914年日本海军将一艘6000吨的商船改建为水上飞机母舰,并在当年的青岛攻防战中投入使用。虽然实际战果不大,但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海军航空兵攻击。此后日本也在航母技术和建造上做着积极的探索和准备。

相对而言,日本海军的主要对手美国海军,在这方面就迟钝多了。虽然他们技术能力更为强大(美国人率先发明出弹射器解决了飞机从航母上快速起飞的问题)、国力也更为雄厚,但是对海军航空兵认知上的问题导致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准备严重不足。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国海军的航母数量不如日本,海军舰载机的数量远不如日本,海军飞行员的水平更是差了日本一个档次。

不过这毕竟是个新生“物种”,所以日本虽然重视但也和其他国家一样觉得海军的主力还是战列舰,将航空母舰视为“辅助舰种”。只不过日本海军的问题是他们就认定了这个划定,并且做到了“至死方渝”。

1940年11月11日英国皇家海军从光辉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21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对塔兰托军港内的意大利舰队进行了突袭。仅仅两轮鱼雷攻击,就击沉一艘战列舰、重创两艘战列舰和一艘巡洋舰。

转眼之间意大利海军的一半就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也就此落入英国皇家海军之手。可以说这是一场颠覆了世界各国海军认知的空袭,也宣告了海军变革的到来。

塔兰托的突袭对日本海军影响巨大,但是没有改变日本海军的认知只是改变了他们对航母的看法。日本海军并没有将海军资源向航母和航空力量倾斜,他们只是发现航母这个“辅助舰种”还可以这么用。

日本人有学有样搞了一场更为成功的突袭 – 珍珠港事件。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将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歼。这次突袭打醒了美国人 – 原来海军是这么玩的,从此以后美国人积极调整自己的海军战略,开始优先发展海军航空兵。

突袭的成功让日本海军愈发地陶醉于自己的正确 – 战列舰为主、航母为辅,并且让此成为了日本海军的一种“信仰”。

随后的中途岛海战就是日本海军这一“信仰”的体现。联合舰队的战略部署是航母作为先锋前出,诱出美国主力舰队并与之缠斗。然后跟随其后的联合舰队主力(战列舰)再一拥而上,一锤定音、全歼美国海军。

联合舰队的司令官和众参谋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航母在数百海里以外就可以发起攻击。等战列舰高速航行到可以发起进攻的阵地,敌人早就没影了。事实上整个中途岛海战,联合舰队的主力就全程在后方通过电文看戏。

注:中途岛海战发生时山本五十六率领的联合舰队主力不参战倒不是他怕死,是对美舰队到达时间预估有误。主力距离战场还有数百海里,即便是高速航行也需要十多小时才能到达。这也说明山本这个所谓的航空战专家,对于航母的认识并不是那么高。

日本海军中就没有明白人么?不是,不有不少人官阶还不低。只不过军部内部异常僵化的思维,看待“是否优先发展海军航空兵”这个问题时不把它视为海军的技术性问题,而是看作对日本海军思想权威的挑战。以至于下至少佐,上至海军大将都无法去触碰这个问题。

横须贺航空队副长大西泷治郎大佐和军令部次长古贺峰一的那段著名对话就是个旁证:

大西泷治郎:“造大和是一个时代的错误,造一艘大和号的钱能造3000架飞机,你给我3000架飞机,我能把所有的舰队都炸沉。”
古贺峰一:“大西,我不反对航空兵,但是你要知道,天皇出巡必须坐八匹马拉的马车,一个国家也一样,必须有战列舰。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这就叫做国家的面子,叫海军的面子你知道吗?”
大西泷治郎:“那少几匹马行不行,不用八匹马,只用四匹马,四匹马拉的马车也挺气派了。”
古贺峰一:“不行大西,这不是我古贺能够决定的。”

这也是大和号被戏称为“天皇的马车”的由来。除此之外还有些例子也可以说明日本海军那种为了坚持而莫名坚持的僵化思维。

20世纪初随着海军舰炮技术的飞速提升,主炮一发击沉敌舰已经不稀奇了。而且各国海军主力舰艇的射程都越出了海平线,也就是超出了视距。这个时候优先发现对手就有了巨大的先手优势,尤其是夜战的时候。因为先手一方技术和运气好的话,一轮齐射就把还没搞清楚敌人在哪里的对手送下海了。

这方面日本最初有着“技术”优势,他们有一种专有的人才“猫眼”。这是日本海军专门优选出的视力极佳的人,并辅以定制的药剂加强他们的夜间视感,据说他们在夜间也能准确识别出五千米外的大型军舰。

美国没这种人才,只能靠设备,也就是雷达。日本也不是没这个技术,而且当时日本在这个方面其实比美国还要先进。日本海军不用的原因是初期雷达不如“猫眼”,原本等雷达技术跟上之后再用也不是问题。

但是日本海军内部却形成了一种思维,认为日本海军具有夜战观瞄压倒性的优势。即便是雷达技术飞速发展后,还是根深蒂固地认为雷达就是不如“猫眼”,谁提换雷达就是政治不正确,是意图挑战海军权威,进而排斥雷达技术的引入。

与此同时日本海军还有另外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日本海军的炮术远超美国海军,认为在大炮射程内日本海军对美国海军在命中率上有压倒性优势。这种自信来源于三十多年 “月月火水木金金”的严格训练。

注:日语里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一星期的叫法是“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月月火水木金金”的意思就是没有“日”和“土”,也就是没有休息日,天天训练。

而美国海军呢,看上去从小兵到将军个个都懒散得很,对休假的重视远超训练。刻苦训练的水平当然比“懒散”训练的高,日本海军也正是这么认为的,进而把这上升成自己的一种“信仰”,坚信日本炮术天下无双,炮战必胜。

长时间严格训练是可以提升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科学的训练方法。美国人在训练时间上的投入是不如日本海军,但是美国人的训练方法呢?美国海军引入的新技术呢?日本海军不关心这些,他们已经完全陶醉于自己“无敌”的信仰之中。

太平洋战争初期,尤其是夜战,日本确实在完虐美国海军。但是意识到问题的美国海军通过对雷达的持续研究和改进,不但让雷达超越了日本的“猫眼”,还让搜索雷达进化成了火控雷达,观瞄速度和准确性远超日本。

就在日本海军还陶醉于自己“无敌”的信仰之中时,战场的态势已经发生了逆转。日本海军白天打不赢还能赖老美飞机多不讲武德,那晚上双方都不能使用飞机时也一样被吊打,又是为什么呢?

对比太平洋战争日美双方的差异,日本除了在整体国力这种硬实力上处于巨大劣势外,软实力上美国更是在碾轧日本。除开固有的科技实力差距之外,最明显的就是日本调整、改进自身问题的能力非常差跟美国完全没有可比性。

其原因无外乎于军部自上而上的集权管理,让维护集权本身成为首要任务,对其决策的质疑都成为了对其威权的挑衅。很多问题即便是军部意识到有问题,也难以调整,因为军部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站出来与军部这个集体去抗衡。他们反而更愿意去维护这个集权,以便“抱团取暖”。

珍珠港事件虽然是日本背信弃义的偷袭,但美国依然解除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的职务以示惩戒和警醒。中途岛海战后,山本虽然说“全部都是我的责任”,实际却是军令部和联合舰队的众将佐们无人一人为失败负责。

大家继续高唱赞歌,粉饰胜利。反而是那些战败的一线官兵被派往南洋各个角落,以免他们回国乱嚼舌头。

所以说,日本的军部势力控制日本之后,日本就唯有一路狂奔。做出决策不是问题但是难以作出调整,更别说改正了。就像军部内部普遍觉得打不赢美国,却仍然加入三国同盟并最终和老美开战。

既然无法避免和改正错误,那就只能换一种方式 – 只要不认错似乎就可以没有错。透明的衣服也是衣服,不管别人信不信,至少他们自己信,所以先给天皇披上再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将打捞“大和”舰 揭秘世界最大战列舰(图)
旧日本帝国海军的辉煌——翔鹤级航空母舰
自寻短见:日本当年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
二战战列舰“大和号”为什么没能阻止美军占领冲绳岛
二战海战十大明星兵器系列之十
卐二战风云系列第二辑:血战中途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