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学习格律诗声律的简便方法

蓝田客/文

看到许多介绍格律诗声律文章,往往列出16种不同类型诗写法的声律谱,这对初学者来说,要记住这么多声律,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其实这16种声律根本用不着去记,只要知道几条基本的规则,就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运用这些格律。

格律诗分为七律、七绝、五律、五绝和排律。首先,格律诗必须押韵,而且是偶数句押韵,奇数句不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七言诗第一句押韵为常例,不押韵为变例。五言诗第一句不押韵为常例,押韵为变例。格律诗一律押平声韵,且必须一韵到底,不能中间换韵。不押韵的句子,句脚必须为仄声。至于哪个字属于平声,哪个字属于仄声,哪些字可以互相押韵,现在有两种标准,一种是古韵,即平水韵,另一种是新韵,即按普通话的四声。初学者可以先用新韵,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押韵按韵母的韵尾相同的相押,有18韵、16韵、14韵等标准,如《中华新诗韵》介绍的就是18韵。等到水平提高了,可以去学平水韵。懂得了平水韵,就能理解古人诗中的韵律。

关于句中的平仄声律,这几种不同类型的诗可以合并在一起来考虑,因为绝句可以看成是半首律诗,五言句可以看成是七言句去掉头两个字,排律不过是反复增加中间诗联而已。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七言律句就可以了。凡不符合本文所给出的格律的诗,可以归入古体诗。与此相对的,格律诗则叫近体诗或今体诗,其中的绝句叫律绝。古体诗中,四句的叫古绝,超过四句的叫古风。古绝和古风有另外的要求,不在这里讨论。 

声律大体上是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即只要保证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就行了。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说法,实际上有些例外,后面会陆续提到。声律规则如下: 

1.  相间。每一律句内部平仄要相间,即第二、四、六字的平仄须为;平仄平,或:仄平仄。按这样的要求可以得到如下四种标准律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非押韵句  (1)  例:金沙水拍云崖暖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押韵句      (2)  例:大渡桥横铁索寒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非押韵句  (3)  例:更喜岷山千里雪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押韵句      (4)  例: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这4种律句都可以作为一首诗的首句,按照下面相对、相粘等规则,就可以演绎出4种七律和4种七绝的声律,再分别去掉头上的两个字,又可以得到4种五律和4种五绝的声律,加起来就是所谓的16种声律谱。其实在写诗时,根本就用不着去考虑那个谱子,只要按照这些规则一句一句构造起来,就自然会得到一首符合格律的诗。但一首诗要完全写成这种标准律句有时候会有困难,那就需要变通,这种变通在后面的坳救中会讲到。

2.  相对。每一联内两句中的平仄必须相对,即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在上面的四种律句中,(1)和(2)可以成一联,(3)和(4)可以成一联。(2)和(4)、(4)和(2)也可以成一联,但必须为诗的第一联,即第一、二句。如: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就是由律句(4)和(2)组成一联。 

3.  相粘。相邻两联中,上一联的下句和下一联的上句,第二字的平仄要相同。如上面的四种律句例子中,(2)的例句和(3)的例句第二字都是仄声,符合相粘的要求。再如:

折戟沉沙铁未消,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第二句与第三句第二字都是平声,符合相粘。

4.  避免三平尾和三仄脚。律句(4)的第五字是仄,就是为了避免末三字成为:平平平。律句(3)的第五字是平,也是为了避免末三字成为:仄仄仄。但三平尾是格律诗中严重的诗病,必须避免。而三仄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出现,见后面的拗救。

5.  拗救。上面的四种标准律句,要完全遵循是有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变通。平仄变通就是“拗”。有的拗可以不用救,有的就必须救。前拗后救就是“拗救”。变通主要是靠“一三五不论”来实现的:

1)七言诗的第一字位置上,完全可以不论平仄,如:

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2) 第三字的位置上(相当于五言诗的第一字),律句(1)、(3)、(4)都可以不论平仄,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绝句》)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曲》)

洛阳城里见秋风      (张籍《秋思》)

3)律句(2)的第三字上(五言诗的第一字),如果换为仄声字,则成为

中仄仄平仄仄平      (中表示可平可仄)

除去头、尾的平声字不算外,句中就剩下一个平声字,这种情况叫“犯孤平”,是严重诗病,必须要救。救的办法是把第五字仄声换成平声,成为两个平声字相连,这种叫本句救。如:

堤上女郎联袂行       (刘禹锡《踏歌词》)

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   

孤平一定是在押韵句中,非押韵句中不会出现孤平。 

4)在第五字的位置上(五言诗的第三字),律句(4)决不能变通,变为平就成了三平尾,是大诗病,必须避免。律句(2)可以变通(如果第三字是仄,则第五字必须变为平来救孤平)。律句(3)平可以变为仄,但第六字必须变为平来救,否则就成了三仄脚。这种情况下,“二四六分明”就要打点折扣。如:

借问瘟君欲何往?      (毛泽东《送瘟神二首》)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这种句型用得很多,以至于人们已经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合格律句。

5)律句(1)在第五字的位置上可以变为仄,这种情况称为小拗,可救可不救。而且第六字可以(单独或与第五字同时)变成仄,这种情况称为大拗,必须救。这里救小拗和大拗的方法都是把下句(即律句(2))里第五字变为平声字,这种救叫对句救。因为这个平声字在律句(2)还可以同时救孤平,所以称为“一平救三仄”。这种情况下,会有三仄脚出现。如:

清谈落笔一万字,

白眼举觞三百杯。       (黄庭坚《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次联》) 

一个平声字“三”既救了“一”和“万”的大拗,又救了“举”字引起的孤平,果然是一平救三仄。 

除了声律之外,律诗还要求除首联和末联外,中间的联都要对仗。绝句则可以完全不对仗,或有一联对仗,也可以两联都对仗。因为本文是介绍声律,就不再讲了。

下面是笔者自己写的诗《七律:怀恩师》,其声律如下:

梦魂常向故园驰,    仄平平仄仄平平,律句 (4),平仄相间,一三字变通,首句押韵

水远山长每念兹。    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句 (2),与前句相对,押韵句

种玉劳劳播雨露,    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句 (3),与前句相粘,非押韵句

传薪娓娓吐兰芝。    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句 (4),与前句相对,押韵句

园丁欣悦花开日,    平平平仄平平仄,律句 (1),与前句相粘,第三字变通,非押韵句

桃李芬芳枝茂时。    平仄平平平仄平。律句 (2),与前句相对,一五字变通,押韵句

任是沧桑云鬓改,    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句 (3),与前句相粘,非押韵句

冰心一片系恩师。    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句 (4),与前句相对,押韵句

其中中间两联(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组成两副对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诗词理论学习
【原创】格律诗口诀三十八句注解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八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大全
近体诗词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