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你写诗,为你矜持:粉丝李白的自我修养

要说诗仙李白的一生,拿多少个第一都不为过。作诗自然不在话下,剑术也颇精湛,交结名流,待诏庙堂,漫游江湖,寄情山水,一生境遇跌宕,偏偏又才华横溢,简直是大唐的第一偶像。

他眼高于顶,不仅对权贵不愿摧眉折腰,就连内廷传召,也是“天子呼来不上船”。放眼大唐天下,能得诗仙青眼的,还真不好找。

但偏偏就有这么个人,让李白一生都念念不忘,对他的仰慕毫不掩饰,对他的赞誉俯拾皆是,写诗不@他都不舒服,俨然星星眼粉丝一枚。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让李白如此倾心?

这个人,就是谢朓。

谢朓是南朝人,诗风清新流丽,在世时就以诗闻名,梁武帝萧衍曾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太平广记》引《谈薮》)武帝的儿子,简文帝萧纲,称赞谢朓诗是“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与湘东王书》)。能得父子两代皇帝如此赞誉,历代诗人中也不多见。当时的文坛领袖沈约、后代的大诗人杜甫,也都对谢朓称赏有加。

不过,与他们相比,李白,才是谢朓当之无愧的第一粉丝。

欣喜是你,忧愁是你,思念也是你

李白对谢朓的称赏,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大概是“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其实,李白为谢朓写过的诗句远不止此,不管是游历山水还是交结朋友,稍有感慨,就想起谢朓,简直是逢人说谢: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游历金陵,想起谢朓:能写出“澄江净如练”这样的句子,真叫人无法忘却啊!


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

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表达对别人的谢意:我最倾心的人是谢朓,你简直是能继他衣钵的人啊!

殷先生表示: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给朋友写信:我到金陵了,好怀念谢朓啊!

另一位殷先生: 

诺谓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送储邕之武昌》)

论守信,当推一诺千金的季布;要说写诗,还得数谢朓清丽无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题东溪公幽居》)

我能想到的最高赞美,就是夸你“像谢朓”。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世上再也没有玄晖先生这样的人了,真是意气难平啊!

李白登华山落雁峰曰:

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

(《李太白全集·外记》引《云仙杂记》)

这么好的景色,上通青天,我怎么没带上谢朓的诗来呢?!

……

总之,李白对谢朓念念不忘,见什么人,做什么事,写什么诗,最后都能归于谢朓,心之所系,大抵如此了。

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

谢朓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他的许多名篇都在这里写就。而李白一生,七到宣城,有时一住数年,流连忘返。

谢朓赴宣城任途中,路经新林浦、板桥,写下“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的名句,李白也曾作《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谢朓在宣城筑北楼,李白多次登临,有诗《秋登宣州谢朓北楼》;

谢朓常在新亭游赏,后人称其为谢公亭,李白有诗《谢公亭》;

谢朓最爱宣城北郊的敬亭山,不仅自己写了《赛敬亭山庙喜雨》《祀敬亭山庙》《游敬亭山》,还拉上别人一起写《祀敬亭山春雨》《往敬亭路中》(联句),平时不在敬亭山,就在去敬亭山的路上。

今天的敬亭山

作为一枚忠实的粉丝,李白的敬亭山诗比偶像还多:《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登敬亭山南望怀古》《游敬亭寄崔侍御》《登敬亭北二小山》……还有《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别韦少府》《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也都写到敬亭山。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不厌,不仅因为敬亭山的秀丽风光,更因为敬亭山是谢朓钟爱的地方吧。

追寻偶像的足迹,打卡每一个他去过的地方,最狂热的粉丝也不过如此了?

远远不够。

不走寻常路的李白,追星的最高境界是:和偶像葬在一起!

谢朓钟爱当涂山水,尤其喜爱县境内的青山,经常在此吟游,并在山南筑室,以供休憩。后世为纪念谢朓,将此宅改建为谢公祠。

二百多年后,李白追寻谢朓的足迹,多次登临青山,凭吊谢公祠,晚年索性寓居当涂,终老于此。李白死后,他的族叔李阳冰将他葬在当涂城南的龙山,与青山隔河相望。元和十二年(817)正月,李白好友范伦的儿子范传正任宣歙观察使,因念通家之好,多方寻访李白后人。此时李白的儿子已经去世,孙子不知所踪,范传正找到李白的两个孙女,据她们说,“先祖志在青山,殡于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也就是说,李白生前心心念念的,乃是谢朓曾游赏的青山。于是,范传正和当涂县令诸葛纵一起,将李白墓迁至青山脚下,与谢公祠遥遥相望。

青山脚下的李白墓园

一代诗仙,去世五十五年之后,终于和自己仰慕的谢公比邻而处。范传正撰墓志铭说:“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流同此路。”这也许是对李白的拳拳追慕之心最好的慰藉。

不知不觉,活成了你的样子

致敬偶像的最好方式,大概就是重现他的杰作。

谢朓有《玉阶怨》诗: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李白也作《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谢朓有《鼓吹曲·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渌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迭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李白亦作《鼓吹入朝曲》: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

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

搥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

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

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

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

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

同题异诗,绝无重复而精神相通,这大概就是迷弟李白向偶像致敬的方式。

除了有意的仿作,李白的其他诗句中也常常能找到谢朓的影子:

谢朓: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李白: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李白:雨后烟景绿,晴天散余霞。(《落日忆山中》)

李白: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淸澄。(《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谢朓: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游敬亭山》)

李白: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

谢朓: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游敬亭山》)

李白:冥鹤淸唳,饥鼯嚬呻。(《鸣皋歌送岑征君》)

两相对照,依稀可见李白诗的来路。深受偶像的影响而不自知,这大概是一枚粉丝对偶像最深的爱了。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说:“以太白之才,岂肯蹈袭前人?因其平生最喜谢诗,故不觉习而不察。”可谓解人。

李白一生,对谢朓心摹手追,终于在对偶像的模仿和超越中,成就了自己的风格。

而谢朓在诗歌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开创圆美流丽的诗风,更在于为李白这样的天纵之才铺出了前进的道路。有他这样的前贤,李白才能踵武其后,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这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异代诗缘,千百年来为人所乐道。清人王士禛,以精警之笔,为这段佳话作了最好的注脚:

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

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

连李白都是他的粉丝,

你还没读过吗?

点书影或下方链接购买本书

《谢朓集校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南朝齐]谢朓 撰  曹融南 校注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38276

54.00元

谢朓是南朝齐著名诗人,其诗圆美流转,清新秀丽,上承建安,下启盛唐,开创后世山水诗之先河。本书收录谢朓诗歌五卷,赋、表、章等各体文章一卷,是谢朓存世作品全集。

本书所收诗赋以傅增湘校阅吴骞拜经楼正本为底本,文则以严可均《全齐文》所收谢朓文为底本,收录齐备,校勘众本,斟酌优劣。注释考订典故,疏通文意,表见作者的用心。又辑录佚文、序跋以及诸家评论等,对研读、鉴赏大有裨益。书末附录《谢朓事迹诗文系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李白|《望天门山》是一首预言诗
敬亭山,我们的骄傲
李白是小谢的粉丝
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唐诗成语88】李白之“抽刀断水”:在宣城,岂能不言“谢”?
李白与敬亭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