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从未上过军校,为何军事水平,却远超顶尖名校的各个将帅?

“咱们党内的发言是非常公开透明的,如果大家有意见可以提,但是毛主席的意见可以反对,但不要轻易反对。有几次我认为毛主席是错误的,但后来都证明他是对的。后来有一次我确信他错了,坚决反对,但实践证明毛主席又对了。所以毛主席的决策和意见可以反对,但不能轻易反对。”这是周总理在一次公开发言中所讲的话。

由此处可以看出来,在以周总理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人心中,毛主席的意见和策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具有长远眼光且正确性的。

毛主席与周总理

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毛主席在年轻时候未上过军校,也没有接受过正统军校的培训和军事素养的训练,可是他的军事水平却远远超过当时各个出自名校的将帅。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毛主席虽然总是文人打扮,可是他的眼光和谋略确实是具有远大格局和视野的。他的一生中几乎没有打过任何败仗,而且往往以多胜少的案例更多一点。所以,这样一个有如此耀眼军功却未上过一天军校的人未免太不符合常理,那么,为何毛主席能有这样的表现呢?

三次反围剿 三次胜利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集中策略表达。

毛主席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而这支军队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这是因为毛主席和其他一众将官们手把手将其锤炼出来的。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毛主席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教育,也没有上过一天的军校。

唯一和军队有过接触是在他上湖南师范之前去了参军几个月。在军营里的毛主席没有学到什么可贵的知识,只是接触了一些军队生活的皮毛,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能够成为中国军史上的天才。

当然,天才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被发现的。在秋收起义的时候,毛主席第一次领兵就打了败仗,也正是这次败仗让他的军事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他敏锐的感知到“手里掌握不住枪杆子可是吃大亏的”

秋收起义

于是他便靠着“党指挥枪”这一条原则在秋收起义的部队中发掘了罗荣桓、宋任穷等各个优秀人才。后来,朱毛红军齐聚井冈山,根据地被一步步地开辟和扩大了下来。红军第四方面军的组成,第五军的组成都让毛主席和朱老总名声大噪。

可是那个时候的毛主席并没有拥有赫赫威名,即使他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者,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提出者,他在战士们中间并没有多大的威望,也并不被别人认为是一个军事专家。

罗荣桓

要知道当时的朱德可是滇军的名将,一手拉出了红军主力28团,而彭德怀是湘军的名将,带出了红军第五方面军,战功赫赫。而陈毅将军当时还在黄埔军校担任过书记,他的军事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毛主席那时只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他的才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

以至于后来博古等人来到苏区的时候,红军的指挥权已经彻底地从毛主席的手中掉了出来,哪怕博古并不懂军事,李德也不明白如何打仗,他们却成为了红军的统帅。

博古

在他们的领导之下,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江战役让红军的主力几乎折损殆尽,而他们两个人的指导几乎把我党推入了深远,所以那时候的毛主席临危受命,开始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之所以是重新进入,是因为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之前,毛主席带领将士们数次夺得反围剿战役的胜利。

1930年,蒋介石开始大刀阔斧地对付红军,他调集了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而且他还说出豪言壮语“只需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能彻底解决共匪”

蒋介石

大敌当前,毛主席并没有担惊害怕,而是强势地分析了双方战况,他认为在敌强我弱的境况之下,红军应该先撤退才能够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地形的条件。也就是说红军应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在运动中获得补给。

于是在和蒋介石的军队相互交锋过程中,毛主席和朱德亲临前线指挥,活捉了蒋介石的师长张辉瓒,甚至歼灭敌1万人,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宣告失败。

1931年蒋介石卷土重来,20万的兵力直指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这一次蒋介石吸收了上次的经验,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企图一举消灭红一方面军。

毛主席与朱德

这边的红军战士们的气势高昂,毛主席却镇定自若地提出,虽然敌人来势汹汹,可是他们内部派系林立,意见不统一,所以最好能够诱敌深入,分而切之,这样的方针才能够将其逐个击破。于是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红军战士们歼敌3万余人,获得的物资不计其数。

蒋介石吸收了前两次围剿失败的经验第三次出山,这一次他亲自担任总司令。可令他失望的是,毛主席再一次运用他天才般的战略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不说,还给予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以严重的打击,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再次失败

可是,当博古等人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权拿走之后,红军的态势就开始转入低迷,直到遵义会议的之前的红军一直处在不利地位。

周恩来、博古、林伯渠

四渡赤水 一战封神

在1960年,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访问中国的时曾经特意向毛主席请教,希望他能够给自己的军事素养一些指导。蒙哥马利历数了毛主席在军事上的功勋,而且特别的点名了三大战役。

蒙哥马利

他说:“那可是您的得意之笔,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了。所以我想向您请教一下。”当众人都以为毛主席会说说自己在三大战役中所运用的谋略之时,他却摆了摆手说:“不是,三大战役并不是我的得意之笔,而我这一生最得意的战争就是四渡赤水。”

要知道,三大战役才锁定了战争的走向,决定了中国即将解放的胜局,也将蒋介石彻底地赶出了内陆,可以说这几场战役打下来是中国军史上的最大战功,可是连蒙哥马利都认为是巨大战绩的三个战役在毛主席的那里却并不能称得上是他的得意之作,因为他本人认为最为成功的就是他指挥过的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1935年一月,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的红军来到了贵州,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将所有错误的路线拨乱反正,毛主席拿到了军事指挥权。

虽然他拥有了权利,可是接手的却是一个死局一般的烂摊子。当时红军仅剩3万人,而蒋介石却有40多万人。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四四方方合围而来,何况敌军的设备、军事武器以及资源都远胜于红军战士,而红军战士这边不仅士气低落,甚至连能和别人对打的武器都没有,所以在贵州的红军看起来只有被剿灭的份。

但毛主席却认为,只要红军能够挺进四川和红四方面军会合,那么就能够得到资源的补充,而国民党大军就会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红军时期的毛主席

土城之战是我军小试牛刀,红军见识到了国民党战士的勇猛战斗力,于是在一月底红军一渡赤水。在会议上,毛主席将土城战斗的经验教训揽在了自己的身上,紧接着他认为红军不能再向西走,应马上回到贵州境内带着敌军跟着自己跑。

于是在二月中旬红军渡赤水,杀回黔北攻打遵义。紧接着娄山关一站直接打出了红军战士们的士气。红军战士不光夺得了胜利还补充了大量的军用物资。这一战虽然赢了,可是红军的劣势却没有扭转。因此毛主席认为红军最大的出路就是跳出敌军的包围圈。

遵义会议会址

但是在会议上,很多的同志认为毛主席的观点是错误的,大家都一致认为红军应该去打一个鼓新场城池,将这个城市夺下来之后补充均匀物资以图后续。当大家都同意这样的一个观点的时候只有毛主席不同意,他认为红军不能固守,打赢它也没有意义必须马上离开。

当会议出现分歧的时只能通过投票来决定结果,非常戏剧的是,只有毛主席自己一个人投了支持自己的票,其他人全部在反对他。哪怕他以宣布辞职为条件还是没有改变大家的心意。

可是在天亮之前他还是不死心,继续去找到周总理、朱老总三个人,最后说服了众人放弃攻打鼓新场这个城市。

周总理、毛主席、朱德

磨刀霍霍的红军战士们在正要攻打鼓新场的时候被朱老总紧急叫停。结果在三月初,前线的情报传来,鼓新场附近埋伏了大量的敌军。这一个情报直接证明了主席的决策是多么的正确,如果大家一股脑地涌向了鼓新场,那么红军覆灭就是历史最终的结果。

政治局会议上的人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地反对毛主席,于是他拿着最高指挥权让红军放弃在川陕边境建立根据地,选择在贵州三渡赤水,摆出一副要渡长江的态势。

红军的乱窜让蒋介石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疯狂地问自己的属下“红军到底在哪?”当蒋介石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毛主席带领着红军渡赤水之后在赤水附近的丛林里隐蔽。当他们发现赤水河附近出现了蒋介石大军围堵的时候,红军战士们又转向向南移动,直直地来到贵阳。

蒋介石

那时候蒋介石派出的追兵还向北追击者红军,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红军早就向南出发直打蒋介石的老巢。

贵州城里有蒋介石是毛主席早就知道的,于是他大肆宣扬“攻打贵阳,活捉蒋氏”的口号,吓得蒋介石把滇军都召来救驾。只可惜毛主席并没有想要攻打蒋介石,他的目的就是等蒋介石把滇军调走之后好趁机从滇军出来的地方进入金沙江扬长而去。

长征中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博古(右一)

这样一来,大部分的滇军暂时都去拱卫蒋介石了,而金沙江附近就出现了一个较大的缺口。红军战士们利用这个缺口彻底跳出了包围圈。毛主席的神级走位让许多的将士们都傻了眼。一个没有接受过军事培养的指挥官竟然能有此奇作实在是令人敬佩不已。

雄才大略 军事天才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毛主席一直在强调千万不要给自己造神,也不允许别人神话自己,可是毛主席在建国之前所创造出来的种种军工已经在世界军史上都有着一定的地位,他的四度赤水之战甚至还被西点军校列入教科书练习的必备项目,那些德国官兵们进行实地演练之时都未能复刻模板,按照毛主席的相同走位打赢对手,这样的实力不可谓不恐怖。

图源网络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毛主席看到了北伐战争为何失败之后便总结出来了“党派首先要拿到枪杆子才能够有话语权”的革命理论。在内战初期的各个军事斗争中,他总结出了对付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又一个正确作战方法。

尽管没有上过军事学校,可是毛主席却能够有力地充分发动群众和地形,拖着国民党大军满世界乱跑。哪怕博古等人批评他这是土办法,但是这样的土办法却是能够让红军战士们死里逃生的真理。

1947年,国民党最为倚重的司令长官胡宗南集结30万人进攻延安,毛主席当即提出要以“延安换全中国”的决心。他把诱敌深入发挥到了极致?在大多都大多数同志都反对的条件下,他毅然决然地把延安让给了蒋介石。

胡宗南

后来过如毛主席所料,蒋介石的军队步步败退,胡宗南得到的也仅仅是一个空城,而毛主席提出的蘑菇战术让彭德怀等人率领军队实现三战三捷。他虽然未曾上过军校,也未曾得到名师指点,可是却能够以一个领导人的姿态调配所有在学校学习过的将官。他们经由毛主席的调遣之后都在各自的战场上发挥了神力。

毛主席

之所以毛主席能有此能力,是因为他和那些外出留学的将军们不一样,即使他没有学到课本知识,可是他是土生土长的、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人,知道中国的国情和国民的需求。而那些从书本上跳出来的将领们大多数只会照本宣科,闭门造车,并不懂得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就造成了革命在某些时候会走弯路。而毛主席总是实地勘察人民的需求,把战场放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将所有的土方法都成了华丽的战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是空前绝后的伟人(三)
毛主席从没上过军校,为何军事水平,却远超于顶尖名校的各个将帅
毛主席从未上过军校,为何军事水平却超过顶尖名校出身的将帅?
8万红军对老蒋30万大军,实力悬殊血战7天7夜,奠定主席地位之战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重要原因
彭老总曾不解地问毛主席:你又没上过军校,怎么这么会打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