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生物:高中生物材料题专练!(58)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是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I的名称为______,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所依据的基本原理______________

(2)促进两种细胞融合的常用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_______________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因此需用__________培养基筛选出________(填特点)的细胞用于培养。

(4)制备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其所利用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

(5)目前注射康复病人血清是治疗新冠肺炎一种有效措施。我们已经知道,决定COVID-19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增殖变化的物质是_______,据此分析可以获得制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思路。

【答案】

(1)     B 淋巴细胞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

(3)     3      选择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或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

(5)病毒的RNA

【分析】

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详解】

(1)在制备单克隆抗体前,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即细胞Ⅰ为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方法的是: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和灭活的病毒诱导,其中聚乙二醇和灭活的病毒诱导属于诱导剂。

(3)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3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即B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杂交瘤细胞。因此需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用于培养,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制备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其可与乙型肝炎抗原特异性结合,可用于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

(5)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在人体细胞中增殖的物质即新冠病毒的RN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57讲 动物细胞工程
单克隆抗体
利用兔单B细胞技术制备高亲和力、多种表位的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引用】高中生物课本中“抗体”知识的梳理
高考一轮复习——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