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道德经》看为人处世的六条准则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水的品性与道是非常接近的。那么接近于道的水,是如何处世的呢?一共有六条准则:“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

什么叫善地,也就是与自己性情相符合的地方。猴子喜欢居住在山林,如果用笼子把它关起来,它也就只能像小狗一样蜷缩着了。牛羊尚且知道选择水草丰美的地方而居,又何况是人呢?因此,人要像水一样,知道择地而居。

水,高的地方它是不去的,它只喜欢往低下的地方汇聚。但正因为它喜欢处下,故而能够成就江海之广。所以下,对于水来说就是善地。

《道德经》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对于圣人来说,下,同样也是善地。可以聚万民,可以拢人心,因此“大国者下流”。

心善渊

大海,可以称之为“渊”,它深不可测,宽广无边。大旱十年,不见它的水平面下降;暴雨数月,不见它的水平面上升,它的容量好似无穷无尽一般。

《道德经》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拥有了取之不尽的功用,拥有了莫知其极的渊博,就可以像道一样,生养万物。水为何得以成为生命之源,在于此。

因此,人的心如果也能像大海一样宽广,一样幽深,是因为执守住了自己的根源,故而可以“深根固柢”。不断加深,不断扩展,心渊而莫知其极,则“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予善信

水,涨落有信,动静有时。它不会谎言欺骗,更不会欺诈伪装,是什么样子,就表现出什么样子。浊浪涛天也好,平稳如镜也好,都是最真实的它。

因此“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不论对方是信人,还是非信人,我都用“信”来与他打交道,这样才能让天下人都得到信,这样才是品德中展现出来的信,既非伪,亦非诈。

就像水一样,选择真诚而守信来与人打交道,如同潮汐,坦荡而来,守时而至。

正善治

水平面,是最正的,我们所用的水平仪,都是以水之正来测物之正。水平则如镜,如镜则可以鉴人,可以鉴事,可以正天下。如同《庄子》所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又说“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见《庄子·内篇·德充符》)

只有安静不动的止水,才能让人照见自己的身影,所以它可以作为取而效法的准绳。因为其静,故“平”、“止”而不变,故而也可以让众人跟着平定下来。

因此,如果能做到像水一样清静,就能成为准则以平止众人的纷争,让众人都有法可依而安静下来。所以老子也说“清静为天下正”,唯“清静”,方可以正天下。如此,则为“善治”。

事善能

水的能力大不大?非常之大,无论多尖锐的东西也伤不了它,多坚强的地方也挡不住它,“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滴可以石穿,水怒可以山移,无所不能。

《道德经》说:“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代大匠斫,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却要强行去做,最终就会伤到自己的手。

所以我们也要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来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安宁专一,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动善时

水,之所以能够驰骋天下也不会受到阻碍,正是因为它因势而行,顺势而为,从来也不会在不利的形势下、不当的时机下强行而为之。

《道德经》说:“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如果以无为来行事,就可以遍及天下任何角落而不会受到阻碍,就可以让最乖僻的人接受而不会受到苛责。因为其动善时。

因此,我们要像水一样,懂得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发动。如此,就不需要附加大的人为力量输出,却可以轻松达到目的。

本文为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联系后台开设白名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给我们的智慧启示
感悟《道德经》
《道德经》第45章:2.“清静为,天下正”,回归清静无为的根本,才能正天下。
躁动的身体需要配上一颗平静的心| 每天聊点《道德经》(214)
老子的道家思想:智慧的领悟和阐释
老子的《道德经》哲学与现代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