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视界 | 热议VS质疑,备受关注的芬兰教改究竟怎么改?

*如何订阅我们?


-------------?-----------


文│胡乐乐


近日,有关芬兰教改最新走向的文章引起极大关注,各种评论质疑声音不断。芬兰国家层面近日给出说法——

2016年11月14日,作为芬兰教育与文化部的一个专业机构,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官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Subject teaching in Finnish schools is not being abolished》芬兰学校不会废除分科教学,其中写道——

芬兰将废除教授分科科目的新闻,最近成为国际上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尽管基础教育的新课程在2016年8月后发生某些变化,但分科教学不会废除。

2016年8月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包含的某些变化,导致了有关废除分科教学的误解。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新课程聚焦于横向(通用)的能力和跨学科学习。强调课堂实践的合作性,强调学生在基于现象的项目中学习,学生可以同时与几位教师共同学习。

每年学生至少要参与一个交叉学科学习模块。这些模块由各地设计和实施。全国核心课程还指出,学生们应该参与学习模块的规划。

来自官方的声音让我们对这场改革有了基本认识,那么面向未来的芬兰教改究竟怎么改?让我们从理性地看待芬兰教育开始。





新核心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

2015年3月,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从2016年8月开始的秋季学期起,全国所有综合学校(相当于我国的小学和初中)将采用新的核心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以便让孩子们在未来能够掌握更多的社会所需技能。

芬兰全科教育专家萨图·瓦尔卡玛(SatuValkama)女士曾指出,芬兰之所以推出这个基础教育改革,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正在不断地变化,现在信息技术的发达已经让沟通变得非常容易,很多信息在手机中就能够看到。很多新的知识在课本中并没有涉及,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

2014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标准(2004版)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底修订完成,从2016年开始实施。


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目前的课程表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你可能听说过芬兰的教育系统是世界上最佳的教育系统之一,在对‘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我们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技能。但现在,我们的课程表正在进行改革。

不过,对于芬兰这一重大教改举措,一些国际媒体,比如著名的英国大报《独立报》(The Independent)却进行了错误的报道和解读——芬兰学校将以“主题”(topics)教学废除数学和历史等学科(subjects)教学。

登录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官方网站,我们查阅2015年3月25日其发布的新闻稿便可知:虽然芬兰基础教育将有新的核心课程,但却并没有将以“主题”废除基础教育学校里的数学和历史等学科,而是在推行新的核心课程大纲的同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角色中更好地享受受教育的乐趣。


教改批评与权威回应


不过,这一改革方案甫一推出便遭到一些批评家的指责。他们担心采用新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有可能会让令世界艳羡的芬兰教育体系失去以往的优势。 


对于一些人士对新教改的批评,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组负责人安内莉·劳蒂埃宁(Anneli Rautiainen),以及目前正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担任客座教授的芬兰教育专家、赫尔辛基大学和奥卢大学的兼职教育学教授帕西·萨尔伯格(Pasi Sahlberg)对这些批评之声一一作出了权威回应,并逐一分析了其中的真伪。

观点1:学生从此不在课堂里学习了。教学将变成“基于现象的”(phenomenon-based),也就是说教师将与学生到传统学校环境以外的地方进行“实验式地”教与学。

专家回应:既对也不对。“基于现象的方法仅仅是学习的途径之一。多种教学法并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成为‘赋能者’,帮助每一位学童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安内莉·劳蒂埃宁表示。

观点2:教室从此不再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开放式的“菜市场”,孩子们在这里“采购”他们觉得适合自己的科目和课程。

专家回应:既对也不对。“教学将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四面墙壁之内,但这还是要取决于学校将如何付诸实施。教学实践将会改变,孩子们不必再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讲,而是可以选择在哪里学习、怎样学习。没有走廊之隔的新学校已经建造起来,未来已经不再需要封闭式的教室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安内莉·劳蒂埃宁解释道。

观点3:学生一旦做出“错”的选择,将影响终身——例如有人可能会重数理而轻语言类课程,有人刚好相反,等等。

专家回应:这种说法不对。“和英美等国不同的是,芬兰从来没有重要科目和次要科目之分。所有科目同等重要。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予年轻人宽泛的基础教育,而不是独专一门。”帕西·萨尔伯格表示。

  观点4:学生将自行决定他们希望取得的成绩水平,然后学校分配给他们相应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这其中的风险是:原本能达到更高成绩水平的学生为了学习更加轻松而放低目标。

专家回应:这种说法不对。“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标准是在课程纲要中定义的。教师将与学生讨论他们自己希望设定的目标。过去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分数是怎么评出来的。当他们积极参与到相关讨论中去之后,学习的动机就大大增强了。”安内莉·劳蒂埃宁解释说。

观点5:学生不再按传统方式分班,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结成团体。

专家回应:这种说法不对。“教师会从始至终对学生负责。组成学习小组是为了确保课程纲要中设定的目标可以达成。我们希望学校将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组。某些学生也许喜欢在学习中不断与人讨论,某些学生或许喜欢静静地自学。”安内莉·劳蒂埃宁表示。

观点6:过去一直得满分的学生将不再显示出优势,因为现在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式学习了。

专家回应:既对也不对。“假如在低年级就冒尖的学生仅仅靠的是死记硬背,那么这种说法就是有道理的了。有时候背诵也是必要的,例如乘法表。但是新课程纲要强调的不是鹦鹉学舌,而是未来所需技能的培养,如学习方法的学习、批判性思维、人际互动技能,以及运用技术的能力等。世界在变,学校和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安内莉·劳蒂埃宁解释道。

  观点7:所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有效教学方法统统被摒弃了,学童从此就是在学校里瞎胡闹而已。

专家回应:这种说法不对。“芬兰和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在这里,教师、学校和地方政府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行决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帕西·萨尔伯格表示。

观点8:从此再也不布置回家作业了。

专家回应:这种说法不对。“芬兰学校的校内教学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我们认为回家之后学生稍稍复习一下做点功课是有好处的。”安内莉·劳蒂埃宁说道。

观点9:从此再也没有考试测验了。

专家回应:这种说法不对。“教育评估将变为持续进行的、引导式的、支持性的。评分不再仅仅依据考试测验的结果。考试是学习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核心。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或口头陈述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考试通不过,可以重新再来,从先失败后成功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安内莉·劳蒂埃宁说道。

观点10:教师必须适应能力超强才行,从今秋开始就要使用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教全新的科目,例如编程。

专家回应:这种说法不对。“新课程纲要并不迫使教师改变教学法。这需要循序渐进。最大的挑战在于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给予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我们希望学校成为一种共同体,人人相互学习——其中也包括成人向儿童学习。技术性技能和编程将和其他科目一同开设。为了给予教师支持,学校将会配备诸如数码教员之类的人员。”安内莉·劳蒂埃宁解释说。

观点1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负责,这样一来他们即便有学习困难也没有人会发现。

专家回应:这种说法不对。“我们的教师队伍训练有素,教学安排也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尽管学生变得更加主动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将全面负责自己的学习。恰恰相反,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重要性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安内莉·劳蒂埃宁说。

观点12:新课程纲要实施之后,芬兰在国际PISA排行榜上数一数二的排名将从此成为历史遗迹。

专家回应:或许会,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芬兰人的考量中,PISA排行榜的重要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PISA就好比量血压,让我们可以有时检查一下自己的走向,但却不是永久性的关注焦点。教育决策的作出不是以PISA排行榜为基础的。关键因素是儿童青少年未来所需的信息。”帕西·萨尔伯格表示。 


链接

走近芬兰的基础教育

1、芬兰基础教育是免费的,学生的课本费和餐费也都包含在免费的范围内。

2、这些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大部分由当地政府和社区管理。学校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并不挑选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上其所属社区的学校,所以几乎不用择校。

3、芬兰的教育体制由三项基础构成:第一,国家决定的课程,也就是国家指导原则大纲;第二,地方政府对于课表有着强大影响,并且他们可以自由决定最适合当地情况的教学方式,以及为这种教学方式提供培训;第三,学校也可以自行决定课程表,比如把学校的一些价值观融入其中。

4、在芬兰学校中,所有科目同等重要,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予年轻人宽泛的基础教育。

5、芬兰学校的校内教学时间比大多数国家都短,因此学生回家作业仍然是需要的。

6、儿童从满7周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直至完成全部9年基础教育课程,或者满17周岁为止。另外,所有儿童都有权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

7、学费全免,书本、学习材料和设备等全部免费提供。

8、所有学生在每个上学日都能享用免费午餐。

9、一、二年级学生每个上学日不得超过5节课,三至九年级不得超过7节。每节课45分钟。

10、不设全国范围的考试或评级测试。

11、芬兰一学年共有190个上学日。学年从8月中旬开始,至5月底结束。芬兰儿童有大约10个星期暑假,另外还有秋假、圣诞假,寒假通常在2月。

12、在芬兰,几乎所有青少年(99.7%)都完成了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并从综合学校毕业。

13、教师职业在芬兰备受推崇,因为教师可以自己决定学生的课程和教法,所以师范专业十分热门,竞争激烈,很难被录取。例如,2014年参加赫尔辛基大学师范专业入学考试的申请者中仅9%被录取。

14、一至六年级教师必须至少拥有教育学硕士学位。七至九年级教师必须拥有所教科目的硕士学位,并获得教育学高级资格证书。

15、芬兰人认为,最重要的目标是要教会年轻人未来生活所需要的技能。


(作者胡乐乐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芬兰中小学课程: 全才来自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到底厉害在哪里?
“取消学科教育”乌龙新闻背后的芬兰STEAM教育
芬兰教育的独特模式
可以从芬兰学什么——读钱文丹《这就是芬兰教育》
【教育读书】芬兰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背景、特征与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