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闪闪发光的你》马东自曝哭到失控:成年人上班,谁不曾崩溃过?

作者:洞见Allergy

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没有谁的职场不委屈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前段时间,在江苏卫视热播综艺《闪闪发光的你》投行季,马东自曝自己刚进入电视行业时,一段崩溃的经历。

当时,他主持的那档节目一共做了83期。

“一年半的时间住办公室,我觉得做得还不错,就(突然)被毙掉了。”

得知消息的马东,在节目组面前哭到失控。

但也正是那次之后,他才懂了什么叫“做节目”,以及“该怎么做事儿”。

有人说:那些让你崩溃的工作,回头看都是成长。


成年人上班,谁不曾崩溃过?

有的人在崩溃后节节落败,有的人在崩溃后奋起直追。

当你觉得崩溃的时候,恰是你修炼自己的开始。 
01
修炼专业

刚毕业那会,听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

“无论哪个行业,没有专业能力打底,都长久不了。”

说到底,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专业能力。

《闪闪发光的你》节目里,实习生们接到第一个任务:为一个医疗项目进行招股书更新。

正常来说,9个人在一天之内完成招股书更新工作不算太难,但没经验加上不适应新环境,任务做得漏洞百出。

比如校对不到位,DRG被打成了DGR,PEEK写成了PEKK;


标点符号不标准,字符设定、行间距错乱;

打印出来的文件散落摆放。


有些错误看似无足轻重,但在职场,尤其是在投行,一个错别字就有可能让巨额经费打水漂,甚至成为从业者永恒的耻辱。

这些不专业,让带教老师忍不住直言:“60分就被扫地出门了,工作就是要100分。

小事做不对,大事必出错。

《专业的力量》一书中提到,专业能力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

你的专业能力有多强,你就有多特殊。

曾有一段专业调酒师的训练视频,看呆了不少人。 

在许多人看来,酒吧里的调酒师的工作没什么难度。

但在专业调酒师看来,每个小细节都大有讲究:

为了增加酒与冰块的接触面积,让酒倒入杯子后能迅速降温,冰块得雕琢成球形; 

冰球的形状尺寸也有严格要求,为避免冰块融化,需要在10秒内雕刻出符合要求的冰球。

顶级的调酒师,就算隔着杯子,也能感知酒的温度变化。 

很赞同一句话:“越是对自己严苛要求,越是把本职的工作做到极致,就越具备和世界谈判的砝码和力量。”

归根结底,决定你价值的,是你的专业水平。 

一个优秀的人,就是不断走在从不专业到专业的升级打怪的路上。
02

修炼情绪

网上看过一个很扎心的段子:

“职场上,你会沟通,加10分;会合作,加20分;会开拓资源,加50分;

但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好意思,扣100分。”

很多时候,情绪不稳才是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节目中,朱光晔因为小组考核垫底,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

在他看来,自己组拿到的课题对象整体较“平”,再加上企业不够配合,相关核心数据不便公开,因此很难出彩。

委屈不已的他,哽咽着说:

“今天的这个局面就好像给我们一份满分50分的试卷,跟另外两个满分100分的试卷放在一个平台上去比分。”

实习导师张继强听了说:“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反思、愤怒还是怪罪别人?我很失望,最后你们选择了怪罪别人。”

实习导师劳志明的话同样一针见血:“职场人不应该用情绪来解决问题。”

而另一边,丛广赫组无缘Pitch(述标)客户任务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扛住压力,在后面的环节中逆袭,令带教团刮目相看。

作家胡夫兰德说:“世上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功败垂成的,往往就是过度的情绪。”

工作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过度的情绪毫无益处,还会在无形中把你拖垮。

创业酵母创始人张丽俊,早期在阿里做电话销售时,常受到客户的冷眼。

一次,客户直接对她说:“你什么都不懂,我为什么要听你讲?”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我心里委屈吗?肯定委屈,但委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所以,她立马回拨电话给客户,诚恳地对他说:
 
“您是我的第一个客户,不知道您还能不能想起成交第一个客户是什么样的情形?您是我的偶像,我希望到您的年纪,能够和您一样成功。您能否给我讲讲您成功的故事?”

这番话触动了客户,他们聊了两个多小时,他也成了她的第一位客户。

听过这样一句话:

“情绪如水,稳定时,情绪是静水流深,滋养万物。不稳时,情绪是波涛骇浪,可以瞬间淹没一切。”

修炼情绪,是每个职场人的基本功。

冷静工作,理智做事,学会在不动声色中强大自己,才能少吃工作的苦。
03

修炼心态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青年在抬石头修教堂,一个智者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一个青年说在抬石头,另外一个青年则说在修教堂。

结果五十年后,说抬石头的人还在抬石头,说修教堂的已成了哲学家。

一个人对工作抱什么样的心态,影响着他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未来。

恰如稻盛和夫所说:

“人分为三种:不燃型,可燃型,自燃型。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自燃型的人。”

拥有“自燃”心态的人,他们永远保持着积极热情心态,往往会赢得更多机会。

节目里,刘坤酿就是这样一个人。

实习过程中,学历背景一般的他一直渴望证明自己,结果导致压力过大,一度想退出实习。

在实习导师的鼓励下,他最终选择了坚持。


在实习中,他也愈发坚定了报名节目时的信念——在他看来,治病救人不是非得医生才行。

身处投行,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药企上市,协助新品药物研发:

“它不是简单把钱从这里搬到那里,我们能为整个国家、社会创造很多难以用经济去衡量的东西。”

这种“自燃”的心态,让他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坚持了下去。

这份热爱和真诚,也最终打动了导师,其小组逆风翻盘,在尽调考核中拿到了第一名。

这次经历也让刘坤酿更坚定了从事投行工作的信念:

“全球现在有2万个肿瘤实验室、有数百个药企、数万个研发成员前赴后继,一代又一代,一定有希望。”


刘润说:“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机会成功?看他能不能自燃,自己点燃自己,充满激情。”

拥有“自燃”心态的人,决心做好一件事,就会投入全部精力,没有什么能浇灭他的斗志。

这样的人,才有胜利的可能。
04

在这档节目中,马东说了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提到投行,大家都觉得光鲜亮丽,但这个节目让我们看到了投行人辛苦付出的一面。

他们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一天睡三四个小时是常态。”

在我们眼里,投行是高薪又光鲜的代名词。

看了综艺《闪闪发光的你》投行季后才发现,无论看似多么耀眼的行业,背后也都有着无尽的酸楚。
那些我们看起来很轻松的工作,只有当你真正体验后,才懂得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难怪就连张泉灵也感叹:“我经历过和他们一样特别崩溃的阶段。”
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没有谁的职场不委屈。
把工作当修行,遇山开路,逢水搭桥,既能成事,也能成就自我。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闪闪发光的你》马东自曝哭到失控:成年人上班,谁不曾崩溃过
展现真实职场的《闪闪发光的你》,为何比职场剧还好看?
《闪闪发光的你·2》投行季—刚刚工作的你,学生思维转变了吗?
上节目撕成“宫心计”,至于吗?
65岁阿姨《春江花月夜》能倒立能劈叉!年轻的心态闪闪发光!
这几招必杀技,让你的职场力瞬间MAX!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