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清照看不起前人的咏梅作,自己提笔写一首,竟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李清照晚年曾写下一首《孤雁儿》,同时还在这首词前作了序,声明是咏梅词,但全词并没有着重写梅花,既没有直接描绘梅花的色、香、姿,也没有歌颂梅花的孤傲品性,全词句句绝美,最后5个字令人断肠。

《孤雁儿》

宋.李清照

(序言: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序言的意思是说世上其他人写的咏梅词,一下笔就俗气了,于是自己便随手写一篇,写完才发现前人写的确实是有道理的。而她这首词,无论是从意境还是遣词用字上来看,在咏梅词中确实独具一格的。

词的上片是经典的李清照式白描叙事法。最精彩的是最后一句,词人巧妙地将笛声与梅花春意联系起来,"梅心惊破"中的一个"惊"字灵动而又新颖。而下片中,词人由笛声回到现实中,梅花和自己化为一体,都一样凄苦和无奈。最后词人折起一枝梅,但爱人已逝,环顾四周,这枝梅却无人可寄。这句与前一句的"人去玉楼空"遥相呼应,都是强调"无人",而这正是暗示丈夫已逝不在身边,令人断肠。

纵观全词,虽然只出现了一个"梅"字,但全文都是围绕梅而写。从清起笛声中赏梅,再到风雨中惜梅,最后折梅,可谓一气呵成,而词人心中的万般凄苦也在咏梅中被写得淋漓尽致。虽然李清照在序言中说"乃知前言不妄耳",但她这首咏梅词写出了别人不曾写就的凄美,从这一点来说是没有落俗套的。

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漱玉词
李清照多狂?一篇《词论》骂遍词坛16位,一篇咏梅词自称千古第一
对李清照咏春词赏析(一--二)
李清照《临江仙-梅》这首词化用前人的名句,但却用出了新意,终成千古名篇!
论李清照词之用典
临江仙·梅原文|翻译|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