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战胜你的拖延症?

《战胜拖延症》一书作者,加拿大心理学博士蒂莫西·A·皮切尔曾说过一句话:

人人都会有拖延症。”

根据美国科学杂志的调查数据显示,大概95%的人都承认曾经拖延。而没有承认的另外5%的人,则是在说谎。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以不同方式、不同时间在拖延。其中,每天拖延一到两个小时,是我们大多数人拖延时间的区间。

但是,如果你是长期拖延,又一直无法克服这个症状,那你可能需要运用更好的措施,介入处理这个问题了。

拖延的六大诱因

1,任务单调乏味,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情绪上的刺激;

2,从事的任务,会让自己陷入沮丧、消极等负面情绪;

3,任务的困难度越高,我们就越是不会轻易展开行动;

4,做的事情没有明确的指标,模糊不清,目标不明晰;

5,事情对个人没有任何意义,可做可不做,于是不做;

6,缺乏内在或外在的奖励,无法调动自己做事的兴趣;

只要一项任务具备上述一种甚至多种的这些特征,你的拖延心理就会越加强烈,事情就有可能被放置在一旁。

如洗碗和看手机这两件事,往往前者比后者更容易具备这些特征。所以很多人宁愿拖延洗碗这件事,也不会拖延看手机这个行为。

学会掌控你的大脑

在很多事情上 ,需要边缘系统和前额皮层合作,才能够产生一个“完美”的结果。

例如你想去喜马拉雅山脉爬山赏雪。

对于这件事,如果你一想到它就感到很兴奋,那就是边缘系统在发生作用。但如果你想把这件事做成,你必须要介入你的前额皮层。

只要你能够培养出强大的前额皮层,你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做到想要去做的事情。

而所谓的“强大的前额皮层”,指的就是当你觉得有必要的时候,你能够以一种强硬的姿态,让前额皮层在某件事上处于领导的位置;同时很好地压制你的各种情绪波动,让边缘系统处于跟随者的合作模式。

在这种状态下,你对于所做的事情既会拥有正向的情绪激励作用,也能够理性地展开行动,这才是最高效的行动方式。

当然,说是很容易,怎么去做才困难。

第一种:给单调乏味的任务,添加一些乐趣

例如跑步的时候戴着耳机听歌、学英文,或者有条件的上健身房用跑步机锻炼。当然,花两三千元买一台跑步机放在家里,甚至更加方便自己随时随地地锻炼。

第二种:调整自己的情绪去面对任务

当你意识到你要做的事情,有让你产生不好的情绪,你就要找出其背后的原因,问自己三个问题:

1,为什么这件事会让我产生这些情绪?

2,做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实际的影响?

3,我能不能暂时把这些情绪放在一旁?

如果完成这件事,并没有对你产生任何不好的影响,那你就应该调整心态,采取更加积极态度去对待它。

第三种:拆解目标,降低任务的难度

这个方法,就是把一个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的任务。

例如“看完一本书”,这是一个大的目标。如果每天想着这个目标去阅读,你心理肯定会产生抗拒感,觉得这本书什么时候才能看完!

但如果你把这个目标拆解,分为一个个小的任务,如每天阅读一个章节或者每天看个十页等,那你做起来就会更加容易了。正因为容易,所以你每天看三本书,每本书看十几页,你也能够兼顾。

第四种:设立明确的行动目标

清晰的目标,对于引导我们行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不知道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可以把“宏观目标”转化为“微观目标”。

第五种:赋予事情某种积极的意义

任何事情,只要不是天灾人祸或者是违法乱纪,我们都能够从中获得锻炼。

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你熬过一段不舒适的时期。只要你能够坚持熬过去,你的思维认知就会随即变得广阔起来。这是让你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的因素之一。

学会从做的事情当中,找出一些积极的意义,你的行动就有了相应的“理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战胜你的拖延症?
2020年,我用一个笔记本两个方法告别拖延
无法「马上开始」?这里有个小窍门
拖延症背后的科学:为什么我们要把事情拖到最后再做?
教你一个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给目标做减法,终结你的“三分钟热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