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牌匾被射了支箭,两百多年过去了,至今没人敢拔下来

故宫,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故宫也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专属宫殿,故宫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人们无不为故宫的金碧辉煌和庄严肃立而倾倒,不愧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

隆宗门,是位于故宫的乾清门前的古建筑,由永乐十八年时修建,至今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不知前往故宫游玩的朋友,有没有注意到隆宗门的门匾,这门匾上,遗留着一节黑色的东西,仔细一看,是一支残箭。

这只残箭,是如何留在门匾上的,为何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人将它取下来?而且留着一节残箭,颇不美观,又不吉利。

故宫是古代皇室的生活居住场所,自然是戒备森严,谁又敢在故宫内放箭呢?再说了,隆宗门在故宫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连接军机处和慈宁宫。军机处可以说是当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慈宁宫则是皇帝后宫之所在。

隆宗门是故宫内,最为戒备森严的地方,按道理,这里不应该有残箭。

其实,这节残箭,还有着一段历史故事,它是一场激烈的战斗遗留下来的纪念品。

话说在嘉庆十八年,也就是1813年,发生过一起农民起义,而当时的起义军将领,设置了一场包围紫禁城的小规模军事行动。

紫禁城如同铁桶般难以攻破,从外面打进紫禁城是完全不可能的,再厉害的堡垒,都是怕从内部攻破的,于是起义军串通好了当时的宦官刘得才,有人里应外合做呼应,起义军攻入紫禁城,就如入无人之境。

起义军从西华门长驱直入,攻打到隆宗门时,遇到了最大的阻扰,守卫紫禁城的禁军,与起义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由于禁军装备优良,训练有素,完胜了起义军,这场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以起义军的失败告终。

既然战斗结束了,那么便收拾残局,打扫战场吧,而当时的嘉庆皇帝,亲自来到隆宗门前,发现了牌匾上,还存在着一支战斗留下的残箭。于是,嘉庆皇帝下令,这只残箭,不可以拔下来。

并且不久之后,嘉庆皇帝反思自己,发布了“罪己诏”,还宣告子孙世世代代,不可以拔下隆宗门上的残箭,要当成警示。

清朝的历代皇帝,都非常尊重祖宗遗训,所以,这只残箭,在清朝统治期间,没有人敢拔下来。清朝被推翻后,人们秉着尊重历史的态度,也不敢去拔这只箭。

小小的一节残箭,竟然存在着这么一个惊人的故事,故宫中类似这样的故事,不在少数,故宫不仅仅是古代皇室的宫殿,还是人类文明的隗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匾额上的断箭,为何无人敢取?
很多人都没注意,故宫匾额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都无人敢拔下来
北京故宫匾额上有一根箭,为什么200年不摘?
故宫牌匾上有一支断箭,不为装饰却存在两百年,嘉庆说谁敢拔谁死
故宫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无人敢拔,谁留下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