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 | 朱先云:阅读教学,“理解”怎能缺位?





阅读教学,“理解”怎能缺位?


朱先云


摘  要:有人质疑,《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只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否意味着和“理解”说“再见”;也有专家认为,“理解”,不是理解内容,而是理解表达形式。当前的阅读教学,究竟需不需要“理解”?需要什么样的“理解”?笔者从儿童阅读特征、阅读活动的核心、文章体裁和国际阅读评价等方面,阐述“理解”的必要性;明晰理解任务,理解阅读“落差”“表达秘妙”,理解重在过程,运用是最好的理解。

关键词:阅读教学  理解



有人说,过去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只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否意味着现在的阅读教学和“理解”说“再见”?也有不少专家旗帜鲜明地提出,现在的“理解”,不是理解内容,而是理解文章语言的表达方式。这些实实在在的话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一、当前的阅读教学究竟需不需要“理解”?

1理解是儿童阅读的主要特征。

儿童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我们要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阅读兴趣与心理需求。学期初,一拿到新的教材,孩子们就津津有味阅读的是什么?是语文。因为其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就拿苏教版教材来说,笔者粗略统计,故事类文章至少占70%,《哪吒闹海》《狐狸和乌鸦》《沉香救母》《木兰从军》《孙中山破陋习》《普罗米修斯盗火》《公仪休拒收礼物》《林冲棒打洪教头》《牛郎织女》《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等,儿童的阅读正是从这些有趣的故事开始的。

会讲故事的教师是有魅力的,作家刘绍棠对擅长娓娓动听讲故事的小学刘老师终生难忘。苏霍姆林斯基为儿童写了一千多个故事。成尚荣先生说:“儿童喜欢听故事。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识、概念、道理,而往往是故事。要让知识、概念、道理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应当把它们寓于故事中,故事走进了儿童心灵世界,正是教育走进了儿童心灵世界。”离开了对生动情节和鲜活形象的理解和记忆,儿童对语文就失去了感觉。


2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

阅作者写作是希望读者分享自己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从而成为相互理解群体中的一分子。手捧文本,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读中自然就会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知语言结构。“写什么”需要理解,“怎么写的”也需要理解,“为什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同样需要理解。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否定了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说,提倡语文教学要“甚解”。“潜心会文本”,潜心阅读,静读默思,是理解的途径。“潜心”,就是让学生主动地读书,与文本充分地对话,深入地理解。初读,读得正确流利,整体把握;精读,读出节奏和情感;诵读,读出文本的情趣,领悟表达的精妙。语文学习就是要在反复阅读中涵泳。怎么理解?“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再看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实施建议中处处可见“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等等。其中,“对话”“感悟”“感受”“品味”等,哪一种阅读活动离得开“理解”?


3理解是阅读一定文体的主要方式。

教材文体多样,不同的文体需要不一样的阅读方式。比如《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不讲孔融让梨和黄香温席的故事,学生就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能读得明白吗?《论语》《庄子》《孟子》《老子》《古今贤文》和古诗、古文言字、寓言故事、教材中的应用文体、非连续性文本,以及王荣生教授文本分类中的“用件”类文章,这些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阅读能力有相当的距离,大多需要通透地理解,否则,就不懂得它讲什么,想表达什么。而有些经典作品,掌握文本内容可能就是阅读的主要目的。有人甚至认为,四大名著,其言语形式固然重要,但是文本内容本身更有价值。


4理解是国际阅读能力(阅读素养)评价的重要指标。

真正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多的还得借助文本内容本身展开。当前,国际比较流行的PISA阅读素养测评主要从提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反思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如,有专家选择《最后一头战象》中一个片段,设计了五个测试题:一、根据语境,选择叠词填写在短文的横线上;二、写出嘎羧来到打洛江畔后做的三件事;三、写嘎羧“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最可能是为了什么?(四选一);四、嘎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的吼声最不可能在诉说着什么?(四选一);五、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从中不难看出,大部分阅读测评试题都是围绕文本内容展开的,很少从文本形式入手。  

当然,内容的理解要简化,“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我们想象一下,到庐山旅游,面对流泻的瀑布,游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吟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时,突然冒出一个语文老师:请再说一遍,“飞流”是什么?“疑”是什么意思?“银河”在哪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想象,比喻和夸张,各起什么作用呢?不被骂神经病就怪了。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语文课每天就是这么上的。专注于理解和分析的阅读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二、阅读教学需要什么样的“理解”?

1理解阅读“落差”。

理阅读中有个“二八规律”,有研究表明,学生拿到一篇课文,自读三遍,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内容是能读懂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内容是不能理解或浅理解的。可以这样说,课文是作者情感、认识和经验的表达,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的。课文和作者在“A处”。学生借助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和阅读能力读课文,可以到达“B处”。这里就形成了一个“落差”,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决这个落差问题。如《草原》中有这样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学生对“不用黑线勾勒的中国画”不甚了了,他们对老舍先生文中的“线条的柔美”“绿色渲染”所表达的草原的美,就会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

再说,学生对“卧薪尝胆”的理解,就是越王勾践“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尝一尝苦胆的苦味”。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堂上,薛法根老师没有就此打住:在吴国,勾践像奴仆一样,干怎样的活儿?怎样干活?为谁干活?如果这样一天、两天,叫不叫卧薪尝胆?原来,卧薪尝胆字面后面隐含着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那么,今天学习了“卧薪尝胆”,你们觉得我们需要卧薪尝胆吗?学生异口同声:不需要!请同学们认真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科学家们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你说,中国科学家有仇有恨吗?他们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下苦胆?学生豁然开朗。你瞧,如果不解决理解“落差”,学生对“卧薪尝胆”的认识就会走了样。


2理解重在过程。

理于永正老师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班主任提醒他,这是沪教版二年级的课文,太浅了,没什么可教的。于老师怎么教呢?让学生朗读课文。早学过了,正确、流利没问题,但没感情。于老师让听自己读,读得声情并茂,学生不由自主鼓起掌来。于老师问为什么鼓掌?学生说,于老师读得很投入,于老师读得太有感情了,于老师的感情和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完全融为一体了。“是呀,这就叫‘感情朗读’。”接下来让同学模仿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次,孩子们读得都非常认真,使劲地想把感情读出来。第二节课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些语段画出来,然后在旁边写上批注。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写下自己的体会,这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写好后,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评点,最后于老师又出示了自己的批注,让学生体会好的评点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老师的示范和对比中,学生理解了什么叫“感情朗读”,什么叫“圈点批注”。学会了“感情朗读”和“圈点批注”的方法、策略,形成了阅读的能力。


3“表达秘妙”是理解的关键。

“表达秘妙”,就是文章的语言形式,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式。阅读要关注字、词、句以及修辞手法,关注描写、抒情、议论、叙述,关注构段谋篇的方式等。简而言之,阅读要重点理解课文的表达技巧或写法。

苏教版《云房子》中有一段话:“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其中“有的……有的……”“有……有……也有……”以及“像什么”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并不困难。难的是“怎么样”,也就是课文中“大冬瓜”的“傻傻地横着”,“花儿”的“美美地开着”。结合教材特点,这个“怎么样”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更是教学的生长点,是学生语言的拔节点,这才是最应该关注的地方。所以,教学时我把这里当作着力点,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大冬瓜”“傻傻地横着”和“花儿”“美美地开着”的形态,读出表达的情趣。然后,启发引导: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做回小鸟吧!聪明能干的小鸟们,你们还想造什么样的云房子呢?学生们有的说,我想造像苹果那样圆圆的云房子。有的说,我要造像香蕉那样弯弯的云房子。还有的说,我想造坦克一样的云房子。最后一个学生没有具体说出“怎么样”,我又及时点拨,噢,你想造像坦克那样笨笨的、傻乎乎的云房子。这样,把住了语言表达的“脉搏”,就真正理解了语言“秘妙”。


4运用是最好的理解。

运把理解的重心聚焦到语言形式上,是可喜的进步。苏教版课文《天安门广场》第三自然段,学生通过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知道了这是按照方位的顺序来写的。老师说,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然后转入下一内容。这样,学生充其量只是理解和知道了“这段话是怎么写的”之类的静态语文知识。

其实,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使用语言”“能用这种语言交流或习作”的人,而不是培养“懂得语言”“谈论语言”的人。于永正老师教学《月光曲》中的“事物和联想”时,第一步,让学生读第9自然段,分辨哪些写事物,哪些写联想。比较去掉“联想”,有什么变化?体会读书时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第二步,实践操练,迁移写作。读补充的短文,画出联想的句子。修改学生习作《荷花》,然后交流。这样,学生经历“认识——实践——迁移”,由“知”到“能”,是“理解”的升华。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个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没有“理解”,哪来“运用”?噢,原来“理解”就蕴含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4年5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体意识重在“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策略
[转载]崔峦在第八次特级教师论坛上的讲话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有哪些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