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谭佛(五)

比如,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禅宗就大大简化了原始的佛教、佛法。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也正因为它的中国化,才使得佛教在中国得以延续和发展。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寺庙大多数冠以“禅寺”之名。

禅宗是以佛教教理为基础,融合了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简化了繁复的原始佛教,提出禅宗独特的修佛方法

禅宗六祖慧能是个极好的公案。

如果说五祖弘忍破例佛祖衣钵给慧能作为嗣祖的话,那么慧能是破俗,破佛门之俗的佛祖。

慧能是具有“革命性”的

慧能的故事是不执佛法的典型,慧能不识一字(文盲)而能彻悟佛理,受了佛祖衣钵之形物却遇到了性命之忧。慧能不传形法只传心法,所以慧能入灭前不再传付佛祖衣钵了。因为佛祖衣钵乃形相之物非佛之本要,执著形相就是心生邪欲,被魔所障。所以慧能破了这个佛门的俗规。

慧能要破的就是原来佛门中太多的只注重形式修行的佛法、太追求佛外之物的怪相。虽然释迦摩尼一直强调“无相”,但是实际上佛教却出处设相,有形有相,真相假相处处相,光释迦摩尼有三十二相。

所以慧能不再传付佛祖衣钵是破相,是实践无相的大举。

慧能的顿悟法就是破法执,破法相,到达无法的境界。

慧能号称是个文盲,就是要说明他是不按、也不能用以前的传统来学佛法,弘佛法

这说明不用按原来佛教所说八万四千法门修行也可以,只要心中有佛,顿悟就能成佛。方法和道理很简单,就是一下子抛弃心中所有杂念,就能走进佛地。想清楚了要放下心中邪念,就是顿时瞬间的事

慢慢地念经修行者,鲜有能彻底了悟的。因为他们没有与贪嗔痴绝断、痛断决心和理念,也缺少顿悟的智慧

(顿悟,释迦摩尼七日冥想而悟,应该也算顿悟,七日之顿。)

释迦摩尼说的是:向着彼岸修行。

慧能说的是:顿悟彼岸即在脚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就是贪嗔痴,抛弃了贪嗔痴马上就能成佛。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就是我执回头就是抛弃我执,无我立马就能登上彼岸

慧能最著名的四句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慧能对的无漏、彻底的觉悟。

(我也应和四句:菩提本就树,衣钵确非佛。佛门本无法,何处不成佛。

所以慧能说:不悟,佛是众生一念,众生是佛

所以慧能的故事,是想学佛的人好好学习、反省的。如何简简单单地做到无我、无法、无相。

一个人如果你要去罗马,你就出发吧。不必东问西学,不必学游泳、学骑车、学开车、学驾船、学开飞机、学马拉松、学跳学蹦学飞、学穿越。心中有罗马,向着罗马前进就是了。而真有佛性的人,真真悟空的人,知道条条大道通彼岸。

做个无烦恼的人,想成佛,守住你的本心之善,遵行你的善心之行,就能达到了。

禅宗,就是体现了中国人聪明的特点,中国人理解力强,也喜欢直接,喜欢实际、实用。聪明的中国人一眼看出了佛教的要义,关键在一个”字。释迦摩尼呕心沥血讲了45年,用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空我。于是,慧能禅宗就是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空了就成了。直接了当,不需拘于如何修法。

禅宗的特点:大众化,生活化。修行在生活里,佛理在自然中,觉悟就在一瞬间(顿悟)

禅宗强调的是:活在当下,修行在当下。修行的目的在于改造当下的自己。

也就是说,禅宗已不再强调业报轮回

禅宗的这些改变都是特别适合、符合中国的民情。所以可以说:是中国信众的需求催生了禅宗。

慧能“假装”文盲,就是要反对各种繁杂的佛法,所以他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以觉悟不在远山处,不在禅坐上,不在寺庙里,不在经书文字中,不在身外,而在你的心里;修行在凡世间的平凡生活中。

慧能禅宗偏重于顿悟,而现今禅门更注重坐禅。虽然禅宗有“二入四行”要义,但是慧能主张觉悟修行在“砍柴担水”的生活道场

过于坐禅的修法也是执相、执法。面壁枯坐绝非妙道,而是浪费人生。

慧能禅宗注重“当下”有两个方面:一是你当下的人生,二是你当下的世间。

注重当下,就是破轮回,也是破“寿者相”。

慧能让众生注重当下而不是来世。众生应当修当下的人生而不是修来世的往生。

寿者相就是涅槃相。什么是寿者?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寿者就是涅槃。寿者相也就是轮回、涅槃。

据说唐玄奘临终前也是执着涅槃,执着(幻觉)于往生弥勒净土。

慧能提倡的在家修行和生活道场,是给信众极大的方便。同时也解决以前大量出家人修行造成劳动力减少而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也缓解了佛门与政府的矛盾

在中国南北朝时期,起初兴佛最盛,最后灭佛最强。当时兴佛最盛时据说出家僧尼可能有二百万人,占当时人口的比列几近10%。而僧尼不劳作,又免税赋、免徭役。当时可是战争时代,过分多的僧尼占据大量劳动力、兵力、财力,导致了后来的“三武灭佛”。慧能距灭佛最厉害周武帝后仅几十年,所以慧能的禅宗是顺应社会的要求的。所以,什么样的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宗教。 

慧能的弟子马祖百丈创立的禅宗丛林制度,并且农禅并举。僧人自耕自食,在生活上达到了自给。改变僧人历来乞食接受供养的生活。这也是适应了中国农耕社会的传统。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禅院寺庙,在生态就是个经济农庄。

当然比禅宗更简单更方便还有净土宗,禅宗需要“聪明”的悟,要悟得了空。净土宗是更方便的法门,只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咒一生,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一个人一辈子什么事都不做,就整天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像个复读机),不知道人生的当下有何意义。今生娑婆的清净修行只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奢华享乐。这样的动机和行为有点滑稽。释迦摩尼的筏喻式幻想的西方极乐世界被臆想成实相世界了。

净土宗也是满足了很多中国信众的实惠要求:只求佛拜佛而不用学佛修佛

“有需求就会市场,需求也决定市场。” 净土宗在中国还是有很多信众。

净土宗的信众目标不再是修炼成佛了,只求自身往生去极乐世界

净土宗的方便法门是搭顺风船通往净土、极乐世界。

所以净土宗也被称为小乘自觉自度

佛教的小乘和大乘:

小乘,就如乘坐小船渡向彼岸。小船乘独自一人。

大乘,就如乘坐大船渡向彼岸。大船乘广大众生。

而净土宗是搭顺风船,顺风船是佛祖接引往生的大船,所以净土宗不认为自己的小乘。

其实小乘、大乘的区别在于你向佛时的愿行,自度还是有他度。不在于修哪个法门,而在于你有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愿行。

自觉自度是基础,如果不能自觉自度,哪能觉他度他

净土宗本身是普度大众的大船,应该是大乘。净土宗说只要信众坚信佛,不断地念诵“南无阿弥陀佛”,佛祖就会给信众通向极乐世界的船票,接他们去极乐世界。

净土宗只强调信,只要信就可以了。其他都就全部交给佛祖了。

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归命于无量寿佛,坚信、皈依佛。不断地念诵就是表决心,显示你的。佛祖会根据你的决心和信念程度,给你是头等舱还是四等舱的船票。地狱有十八层,净土极乐世界也是分不同境界。

往生极乐世界究竟如何?谁知道呢!(一般都是亡者托梦向你介绍。

禅宗被人认为是附佛外道,净土宗好像只是念咒而已,看似离原始的释迦摩尼的佛渐远,其实所有的佛门方便法门的出现都是满足众生的需要所产生是供给对需求的反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教禅宗传至六祖慧能,为何之后千年再无七祖出现,无人可传?
【漫游山水】石舌 | 华岩苍茫
无人可传?佛教禅宗传至六祖慧能,为何之后千年再无七祖出现
【子学】“禅”代“佛”,禅宗一枝独秀,成为本土化的中国佛教
问你病在哪里?回答,病在不自信处。
“禅”和“武”是怎样在少林寺融为一体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