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惠文学第87期同题上榜文作品展示】(多名作者及点评师)
【声明:前十名按照票数排列*写作愉快!】
1、【念奴娇*秋末寄怀】(一等奖)


作者:灰子诗


秋风萧瑟,望长空大雁,排字南去。
一叹咻咻天意老,无用几声闲叙。
拔剑黄昏,圣人死寂,滋酒邻青篓。
袖衣如火,便烧千里江溯。
花落总有春前,云空似血,寥落天涯路。
我自伤情缘自苦,莫笑英雄哀处。
沧海平洲,人间换月,只有撑船渡。
翻然无悔,十年风雨同路。


  点评师:陈德华


本《念奴娇.秋末寄怀》,开头就写到:秋风萧瑟,大雁翔空,排字南去。这样开明宗义,直接点题。接着用″一叹"引领,表明″咻咻"声起,天意已近老,了无春夏的繁华和翠绿。不用几声闲叙,续写秋色秋景。拔剑黄昏,圣人无声。"滋酒邻青篓,袖衣如火,便烧千里江溯"。这几句点明了作者自己对秋水秋景的感悟,气势恢宏。后面的″云空似血,寥落天涯路"也把寥廓秋天写得很有气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我自伤情缘自苦,莫笑英雄哀处"。这一句由秋景引发的人生感慨,易让读者产生共鸣,效果很好。"沧海平州,人间换月,只有撑船渡"。这几句提炼得好,特别是"人间换月"一句很新颖。最后″翻然无悔,十年风雨同路"。将"寄怀"这个主题向时间维度延伸。全词平仄押韵工整,主题突出。因为念奴娇一词达一百个字,所以,"空","人","天"几个字重字不奇怪,但"路"字作为韵脚,同押两次,这是瑕疵。
作者简介:原名,钱鑫华,笔名,灰子诗,男,在校生,爱好诗词散文,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
【点评师简介】陈德华:男,汉族,60年代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副高职称。格律诗词写作人,有部分作品在各报刊发表。#江惠文学社协会#责编兼点评师。

2、【秋末怀感】(二等奖)


作者:乡情


秋末,枫树如染,
推开一扇清晨的窗,
迎见一缕秋末的阳光,
温柔播洒,和煦明亮,
轻抚着岁月的面庞。


时光深处,
我静默在这季节中,
心怀如秋水般潋滟无尘,
切切感知,
日子依然是安宁而温暖。


秋末,
是四季中最静美的一季,
那一树深情吟诵秋辞的飘飘梧桐,
情韵饱满如诗。
那些于眷恋中,情非得已而飘落的叶子,
层层叠起心事的厚重,
片片色彩艳丽的飘零,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演绎着洒脱优美的一段年华。


秋末是热情燃烧的季节,
承载着生命之期的丰盈收获,
秋风摇曳,
是对生命丰腴的盈盈感动。
喜欢秋的丰硕饱满,
喜欢秋的爽朗轻盈。


当秋风飒飒,
凉意袭人时,
忽感秋日的阳光格外温暖。
以后的时光会越来越凉薄,
便懂了珍惜现世安暖的日子;
置身自然,
顿生柔柔的眷恋之感……


点评师:赵顺臣


诗人通过对秋末景色的描绘,感叹秋末之静美,秋风之微凉,秋雨之缠绵,秋叶之凋零,秋色如画!
秋是丰收的季节,热情燃烧的季节,充满回忆的季节!诗人对秋的感怀,秋的眷恋之情。秋是一首歌,秋是跳动的音符,秋是一首诗!欣赏,问候作者!
 【作者简介】 笔名:乡情。上海宝山。#江南惠山文学社#社长兼人事管理。格言:没人鼓掌也要飞翔,没人欣赏也要笑看面对。人可以不美丽、不可爱、不温柔,但必须要诚实、善良、有爱心。

【点评师简介】赵顺臣, 网名,我心随风。江苏南京人,1961年生,目前担任多家网络诗社点评评审。#江惠文学社协会#点评老师。作品散见网络各大诗社,上榜作品三百多首。写作风格清新自然,写实与虚幻相结合,欢迎互动交流。


3、【秋末感怀】(二等奖)


作者:自强

  

暮秋,如同人到暮年总是异想天开
追忆美好,做着虚幻的梦
览尽祖国的名山大川
了却年轻时没实现的夙愿


清晨起床眺望对面的山峦
拥抱晨曦从东方升起那一缕阳光
拥抱一路芳华
拥抱爱和希望


多想找回春天般百花盛开,嫩芽吐蕊
饱览秋色斑斓,枫红丹桂菊妍
想象着昔日荒芜野山
如今一定是绿水青山


然而,暮秋到初冬
正像步入蹒跚的晚年
捧在手里的落叶被风一吹
分明感觉到秋殇的凄惋
再往前迈就走进初冬的门槛


看见眼前的暮秋叶落满地 慨叹
那瓜果飘香金黄璀璨
那春播秋收满满期盼
那春华秋实的景象渐行渐远


秋末走远冬雪已悄然身后弥漫
都说桑榆非晚夕阳无限
那花落飘零不正像老年的危机?
秋末过后会迎来明年的灿烂么?


点评师:赵顺臣


暮秋,如同人到暮年,飘零的落叶,血红的残阳,冷冷的风,冷冷的雨,丝丝伤感,丝丝惆怅。
何时再闻瓜果香?何时再享暖阳光?秋的凋零是否能迎来明年的灿烂?
诗人通过景色的描写和心理的刻画,表达了对秋的眷念,对明春的期望!对人生的感悟,对末来的憧憬。对暮秋的感叹!欣赏,问候作者!
作者简历:笔名,自强,家住重庆直辖市万州区。从小喜爱文学,曾部分散文和诗词发表在地方各报刊及网络媒体,现退休赋闲家中寻求晚年充实精神生活,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兼评审老师。

【点评师简介】赵顺臣, 网名,我心随风。江苏南京人,1961年生,目前担任多家网络诗社点评评审。#江惠文学社协会#点评老师。作品散见网络各大诗社,上榜作品三百多首。写作风格清新自然,写实与虚幻相结合,欢迎互动交流。


4、【秋末感怀】(二等奖)


作者:丛林近染


捡起一枚枯黄的叶片
捧在手里是秋殇的凄惋
它就在通往冬天的路边
如果再往前迈出一步
便走进了冬的门槛


天空正阴沉着脸
风在簌簌发抖
雨已泪流满面
冬的触角在四处打探
寒气已悄悄侵入了早晚


树林开始舍弃所有的叶子
为了秋凉冬寒
忍痛割爱,删繁就简
背风处的那棵老榆树
还在郁郁寡欢


看见眼前暮秋步履蹣跚
想起金秋那个绚烂的当年
她丰盈成熟金黄璀灿
她带来希望送来团圆
她把收获和富裕馈赠人间


一眨眼秋已步入暮年
在去往冬日的路上渐行渐远
风雪已开始在身后弥漫
秋之末,和秋说声再见
秋天,下个轮回你一样灿烂


点评师:老顽童夕阳


这首现代抒情诗,立意新颖,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委婉大气。用拟人的手法,把秋末景色写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让人身临其境 比如:“如果再往前走一步,便走进冬的门槛”,“看见眼前暮秋步履蹒跚,想起金秋哪个灿烂的当年”,“一转眼秋已步入暮年”,“下一个轮回你一样灿烂”。
 该诗语言生动,韵味十足,阅读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化底蕴和修养,这是一首难得的佳作。问候作者,笔耕愉快!     
【作者简介】笔名:丛林近染,实名:林发兴,男,1952年8月生。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1970年12月入伍,1986年1月转业。现已退休。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
【作者简介】汲龙斗,网名老顽童闹夕阳、五味杂陈,哈尔滨人,媒体单位退休,副高职称。座右铭:用良知去揭露黑暗与丑陋,用感恩去讴歌美好事物,用大爱去传递社会正能量。江南惠山文学社顾问兼评审老师。
5、【七律*秋末冬初】(二等奖)


作者:文刀555


庚子初冬不觉寒,慎行少聚酒为欢。
夏虫无语江河闹,秋色有晴天地宽。
心静岂堪逢月好,夜凉容易叹时难。
翻思造化非人力,放下闲愁梦亦安。


点评师:陈德华


本诗为"秋末冬初",开头写到今年初冬不觉寒,慎行少聚酒为欢,为什么慎行少聚,因为冠状肺炎未灭。颔联"夏虫无语江河闹,秋色有晴天地宽"。对仗工整。到秋末冬初,当然夏虫无语,秋高气爽,自然天地宽阔。颈联″心静岂堪逢月好,夜凉容易叹时难"。这是在前面的写景后转为抒情,转得很好,这一对仗句为金句,提炼得特别好,"叹时难"写出了人生的沧桑不易。尾联″翻思造化非人力,放下闲愁梦亦安"。抒情议论再进一步升华,要人适景而怡,随遇而安。这首七律起承转合严谨,颔联、颈联对仗工整,不错,算一首好诗。
作者简介:笔名:文刀555,原名:刘结根。安徽安庆人。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爱好诗词古韵。


【点评师简介】陈德华:男,汉族,60年代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副高职称。格律诗词写作人,有部分作品在各报刊发表。#江惠文学社协会#责编兼点评师。

6、【满江红*秋已尽】(三等奖)


作者:刘仁启


寂寞花凋,秋已尽、香消人去。
长亭外、苇滩飘白,溪流愁缕。
江水浪冲匆去棹,
岭风摧落萧条树。
叹芳菲、一望地天无,清霜曙。


谁横笛,寒宵处。
心绪乱,游云翥。
忆嵯峨迭荡,壑烟峰雨。
卧陌情连东楚月,
漂篷梦断南洋路。
对斜晖、再写好桑榆,将身许。


点评师:江莽


本词牌共有 14 种格式。本作品采用的是柳体正格一: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本词的主题是“秋已尽”。在秋已尽的时候词人想到的是什么呢?想到的是:花已凋谢,香消人去,一缕愁绪,匆去棹,萧条树,清霜曙这样一幅静寂萧条的画面。
在下片词人笔锋转圜出现一副谁横笛,游云翥,壑烟峰雨,情连东楚月,梦断南洋路的心理活动。
本词的高峰是“对斜晖,再写好桑榆,将身许”的高亢之音,戛然而止,余味无穷。把秋已尽的萧条冷落之气化于无影,把对桑榆的热情和向往呼唤出来。好词,欣赏学习问候作者。
【作者简介】 刘仁启,网名霜天草,1953年10月生于湖北麻城农村,中共党员。1973年在《黄冈日报》发表第一首诗歌作品,同年应征入伍。1980年退伍回乡务农,先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15年。有多件诗歌散文作品在《重庆日报》《四川日报》《通川日报》《南充日报》《战旗报》《工程兵报》《当代诗》《诗歌报》等军内外报刋发表。楹联作品先后两次获《湖北广播电视报》春联大奖赛一、二等奖。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
【点评师简介】宋良泽:曾用名:江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曾任教师一十七年半。现在北京东城区某物业公司工作。公安县作家协会会员。公安县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市天坛地区文联诗会会员。#江惠文学协会#评审、评师。
7、【七律*秋末古镇情怀】(鼓励奖)


作者:丽贝卡


辗转天涯忆未消,谁弹琴瑟涌诗潮。
霞凝碧水娉婷态,雾笼轻舟绰约桥。
小径狂吹笺上韵,长亭喜见画中娇。 
韶华不解沧桑变,古镇萦怀恨路遥。


点评师:江莽


这首律诗的基本意思都是集中在一个“忆”字上。那么忆了些什么呢?
忆琵琶涌起了诗潮;碧水的娉婷之态;小径上的风韵;长亭古画中的娇态;直到最后才回到现实生活中来:韶华不解沧桑变,古镇萦怀恨路遥。又集中在一个“恨”字上:时至秋末,万物萧索,一切美好的时光都过去了,回忆起来还是那么美好。
语句通顺合律,语言简洁明了,把人物的活动揉搓在景物描写之中,把内心的变化影射在季节的变化之中。是一首成功的好诗,欣赏学习问候作者。
【作者简介】丽贝卡 (北京市)英语专业,高级职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区诗书画研究会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曾获诗词大赛和楹联大赛一等奖。北京农工会楹联三等奖。创作诗词一千多首,诗词和楹联散见于《中国诗歌网》、《诗词吾爱网》、《江淮文学》、《心潮诗社》、《雅风》、《江南惠山文学社》《海纳百川文学社》、《紫雨轩书院》等刊物和网络平台。大学研究生答辩组成员,《英语教科书》和《高考指导丛书》任主编。曾任北京市本系统外语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院外语教研员等职。

【点评师简介】宋良泽:曾用名:江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曾任教师一十七年半。现在北京东城区某物业公司工作。公安县作家协会会员。公安县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市天坛地区文联诗会会员。#江惠文学协会#评审、评师。
8、【七绝·叶落江南又一秋】(鼓励奖)


作者:醉江南


不及青霜染白头,却听银杏落无休。
此身未老心先懒,笑看江南又一秋。


点评师:老施

   

还没有到秋霜染白自己的头发,却已经听到了杏叶的纷纷凋落。人未老秋已到,身未疲心先“懒”,催促奋进。理想还在,志存高远,笑迎这青霜秋叶。时令天然,悠悠然,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坦然积极的人生态度。尾句笑迎句为诗意点题添彩,虽然从秋叶中感叹时光流逝,但秋意盎然时光不老。秋风秋叶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一道风景。全诗平缓中蕴含思想,秋色中表达人生,有滋有味。
9、【定风波*秋词】(鼓励奖)


作者:沈青峰


朗朗清秋月笼纱。西山晚照映残霞。暮色苍茫林染尽。嚅忍。这般光景咏京华。
句酌字斟思绪乱。词断。奈何无梦笔生花。半阙不成今古问。谁信。白香词谱练成家。


点评师:老施

    

诗人咏秋,是因为秋之美。而这月夜中的清秋月笼纱、山色晚霞,映衬在茫林暮色之中实在是秋在画中,笔催诗情。奈何,这般光景又如何咏得?添笔怕乱,缺划恨残。怪不得词人要“词断”,“奈何无梦笔生花”。
半阙不成今古问。谁信?我信!这后半阙分明已经映在了西山之上,映在明月笼纱暮色茫林之中。半阙成词,诗意补阙,词人离“家”不远。
作者介绍:沈青峰


青峰清风,生于江南。
附庸风雅,竹菊梅蘭。
怜香惜玉,爱恨悲欢。
与人为善,平静心宽。
走南闯北,玩水游山。
【点评师简介】原名:施建新,笔名:老施,男,生于1963年1月1日,现住上海市嘉定区。工作单位: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业余爱好:诗词歌赋、文学等。现任#江惠文学协会#副会长。
10、【拨棹子*思乡切】(鼓励奖)


作者:徐虎本


秋落叶。思乡切。羁旅天涯愁未歇。人欲老、难熬心结。无眠夜、梦断魂归常不悦。
今宵怅望南天月。好友送我家乡物。偏惹得、尽成悲咽。根在那、只到何时苦解脱。


点评师:林文武


拔棹子词牌名。拨棹子唐教坊曲名。本词牌共有 3 种格式,这首次采用的格式是 格一:双调六十一字,前段五句五仄韵,后段四句四仄韵。这是一首思乡的感怀词。上阙,开篇点出时令,秋之末,叶落了,游子在外没有返回故乡。此时心情不言而喻,与秋景融入一体自是悲伤荒凉,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只想能在梦里穿越这空间距离回到自己的家和亲人团聚。下阙承接而下,因为无眠,惆怅望着天边的月,思绪纷纷,睹物思人,看见好朋友寄来的礼物,更是惹得心情低沉,老泪纵横。收尾句是整首词的高潮部分,叶落归根,而我的根在哪?纵观此词,整首词格调低沉,真情饱满,字字诉情,上下阙紧密联系,顺畅自然。思乡之深之切都在字里行间展现。欣赏老师精彩佳作,祝笔耕快乐!
【作者简介】徐虎本,山东聊城人,爱好诗词歌赋,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
【点评师简介】林文武,笔名大海,上海人。#江南惠山文学社#社长兼评审。喜欢文字,喜欢清静, 与时光煮茶,清浅而行, 诗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诗歌。对于诗词歌赋,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求索之中……


【秋末感怀】


文/同乐惠


霞光满天日黄昏,暮色天空飘流云。
寒冷掠过惊宿鸟,一丝寒凉盖全身。
河畔聆听流水声,追逐希望驱瘟神。
挥笔续写人生路,陋室灯下咏诗文。
【五律*秋末感怀】


作者;刘寒林

 

野径绵绵雨,他乡冷冷秋。
羁程人未老,窘境志难酬。
起落千峰里,吟哦百丈头。
何须伤岁末,不醉只无休。
【童年回忆】


作者 林文武


童年,从未感到寂寞。书柜中那一本本已经泛黄的故事书,承载着童年每个夜晚的美好期待。而父母亲,在我的生命涂抹了许多绚丽的色彩,让我激情满怀的笑着,感受每一次的春暖花开。


犹记得在晴空万里的午后,父母牵着我的手,带我来到一望无际的海边,让我感受海纳百川的波澜壮阔,让海风拂面的清新告诉我,笑对生活的惊涛骇浪,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


小时候、画一棵大树,可以开出许多不同季节的花,一只键子可以引来许多小女孩的欢乐,一个铁圈可以玩半天,一根长长的绳子,更让我们舞动起来。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且不值钱的玩具,却足实让我们童年充满了天真无遐的快乐。


现在的儿童,物质丰富了,眼界也比我们那个年代宽了,他们或者二、三岁就玩爷爷奶奶的手机了,还有许多电动玩具、甚至无人机,许多孩子也梦想搭上神州飞船,上月亮看看嫦娥姐姐及小白兎,也许这梦想会实现。


我不知道以前的儿童还是现在的孩子快乐,但我觉得:大多数孩子们都是幸福的,因为,父母亲,是每个孩子前进中的一盏明灯,是晦涩时候的一缕清风,是困惑迷茫时候的避风港,是冬日寒冷时的一抹暖阳,陪我们迎接每一个独特的明天!
【革命纪念日】


作者 东方


站在攀枝花树下,
红霞攀上了高岭,
那些故事感动着来者,
也就恋上阳光的城市。


十万大军来到这里,
用青春燃起了高炉,
一座城蜿蜒在江畔,
龙腾在大山,
心往蔚蓝云天。


纪念碑耸立在高岗,
那碑石埋在心底,
一群平凡大写一段历史,
革命洪流淘出江中金沙耀眼。


默默淹在城市青绿中,
红土地不再只是血染的风采,
还是一颗心的纯静,
披背南方应有的颜色。


不想以旁观者而激奋,
唯想以一朵木棉花扎在这片土地,
心与城市脉络一齐跳动,
倾听英雄们无声的歌。


纪念日与碑文结成沧桑的精魂,
那些日子永远是平凡的流过,
高炉沸腾,铸起钢筋铁骨,
那道山峦化作金龙,
腾跃在无名的天空。
【法曲献仙音*故乡旧梦】


作者 阳春三月


雁唳惊心,菊黄落魄,满目疮痍芦絮。
浅渡横舟,瘦溪堆叶,相伴斜阳归去。
水岸蓼花谁抚,时来白云住。


叶无语。
问筠州、海棠依旧;浮桥畔、枫叶醉时谁赋。
荷岭又秋风,可记得、沙泉松鹜。
望断天涯,忆尤新、千丝万缕。
慨叹思乡客,醉卧不知何处。
【清平乐*秋末感怀】


作者 任我行


金秋十月。霜降西风发。
国庆中秋重阳别。有待入冬迎雪。


眼望半岭山枫。鸟围醉柿灯笼。
田野黄禾收刈,人生此刻从容。
【太平年*寒潮来袭】


作者 一粟


江东加快冬模样。陌上凄凉状。晨风横扫不和畅。碧河翻白浪。
翠竹吹弯还回望。着地身无恙。萧瑟此君①响。耳畔回荡。
【注释】①此君:竹的代称。
【七律*漫步紫金山风景区之秋末感怀】


作者 王炳成


轻闲漫步紫金游,峻岭风光满目收。
水绕山环灵谷静,龙盘虎踞孝陵幽。
松林展绿枝枝翠,枫叶翻丹片片稠。
吾自逍遥来景处,抒心爽意拙诗留。
【七律*暮秋夜雨寄怀】


作者 剑如虹


竟夜潇潇意未休,生添雨恨复云愁。
追攀偏入罗浮梦,寻觅甘为季子裘。
羽化何辞层汉远,神游不畏乱峰稠。
任由节序随年换,共赏烟光画里秋。
【五律*秋末感怀】


作者 李涛


暮夜依窗静,昏灯暗色收。
云遮三古月,风送一怀秋。
世事知难料,心思亦不由。
谁当存淡泊,独自寂西楼。
【秋末感怀】


作者 青春鸟


现在已立冬很久了
可苍天还沉浸在深秋中
不愿醒来
或许苍天和人们一样
都还被晚秋的美景 陶醉着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无论游园还是山林
深秋那层染的林木
伴着蓝天白云的悠闲
把天地溶成了一幅幅
怡人的风景
特别是那点点红色
更让人们欢喜留恋


深秋的美
还有那金黄美丽的大漠胡杨
还有那天地潇潇的壮阔
还有那夕阳下的落叶小道
还有那种那幽静的月下荷塘
很多独特的山水景色
正等着人们的欣赏


苍天或许和人们一样
都更喜欢晚秋的气息
那是一种冰爽气烈的醇香
就如成熟了的冰雪干红
那种馨香把天地的豪情
都蕴藏其中
只要深深吸一口
就感觉自己已成了英雄
心胸顿觉得开阔无比
人自然地就会爱上深秋
就如爱上了美丽的红颜知己
【岁月还年轻——秋末感怀】


作者 文静


苍凉滚滚来
悠悠岁月去
万千情愫给予谁
白草黄云载不动
世间的事何止于此
悲喜论道雨后看彩虹


十月姗姗而去
十一月匆匆来了
今天还是红粉娇颜
明日却成了落英
早晨还谈笑风生
傍晚则夕辉飒然成衰蓬


多少清歌丽舞
多少纵横驰骋
多少笔墨春秋
多少惊世丹青
何者敢夸不废江河
几人在羌笛金鼓中垂名


泰山之雄伟在于日出
华山之奇在于险峻
黄河象征中华文明
长江造福于九州众生
北国风光江山无限
是历史成就了它的恢宏


我们啊并非沧海一粟
有着梅兰竹菊的骨风
名山大川英雄壮举
行囊的故事续写新内容
黄钟大吕把人生再现
情怀不老岁月还年轻
【风入松 *致江南惠山文学社】


作者 游佳驹


七年风华立明灯。无锡聚群英。
九峰塔下园林水,宋氏祠,几里香塍。
东岳古城优雅,惠山扬善先行。


高山流水数峰青,圆月满天星。
寻花飞蝶群芳谱,聚钖山,文彩纷呈。
南国频凝风彩,普天挥洒人生。
【立冬——寒潮来袭】


作者 冯干劲


用一滴露水
洗白昨天的记忆
一层薄霜染红一树枫叶
送给冬天一份鲜红的颜色


大地不再是绿的主题
枯草枯叶有着天然的氛围
不要埋怨万物凋零
照样有野菊绽放


一年就要结束了
当生与死在立冬交汇
死是壮烈的死
生是顽强的生
【童年的回忆】


作者 丁在文


太阳无声有光亮
童年往事心中想
雷锋事迹人皆知
钉子精神大发扬


学习刻苦肯专研
否则落后心惆怅
尊师重教守校规
孩童时代楷模状
【七律 *百望山赏秋】


作者 晚秋

    

登峰踏岭赏秋潮,雁语惊风动九霄。
和韵榛烟凭地起,燃情枫火向天烧。
千篇翰墨留青壁,百转清流到玉桥。
引我云阶晴霭里,望京楼上览琼瑶。
【清平乐*中国颂】


作者 管玉成


旭阳芳草,一路康庄道。
风里红旗星熠耀,赚得青春不老!


碧水捧日天心,军民携手情深。
遥想辉煌前景,神州处处鸣琴。
【七律*灵谷塔秋末感怀】


作者 秋寒


登攀塔顶眺前方,气爽天高雁阵长。
翠柏方添如许墨,菊花又染点儿黄。
云牵夕照归山梦,磬叩西风入陌霜。
适值深秋滋感慨,思愁更易叹沧桑。
【七律*忆童年年趣】(新韵)


作者 赵继田


忆起儿时过大年,吟行旧梦入童颜。
三人五伙燃花炮,二老分头煮肉鲜。
子夜围炉曾守岁,剪烛对月话婵娟。
又逢瑞雪千家喜,如遇祥风万户跹。
【七律 *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新韵)


作者 陈艳华


鸭绿江边大纛扬,上甘岭上剑飞霜。
人民军队神威凛,炮火硝烟弹雨狂。
将士舍生杀帝寇,英雄洒血保家邦。
丰功伟绩标青史,千古流芳美誉彰。
【忆江南*捉鱼】


作者 夏绍琼


童年忆,最忆小河边,溪水潺湲杨柳绿,捉鱼翻石乐翻天。兜满暖阳眠。
【霜天晓角 *秋末晨思】


作者 听蝉


菊圃萎黄。晨寒露结霜。
翠羽枝头鸣叫,有月季、一花芳。


旭日照长廊。诗意浮韵章。
几缕幽思穿越,陶令梦、逸情长。
【少年游 *梦回童年】


作者 富贵梦

     

童年趣事总萦回,点滴涌心扉。
东街跳绳,西家击鼓,欢笑引霞飞。


如今蜜友音讯渺,再会似无期。
触景思情,刻铭肝腑。乡梦偶徘徊。
【秋末感怀】


作者 文心雕龙


  秋风凉凉,隔断了夏的暖。月儿弯弯,撒下的冷冷银辉,落在荒凉的萧瑟中。那些年遗失的温柔,我看不见痕迹,也捡不回记忆的诗笺,丢弃在荷塘上,任凭流水荡起涟漪,不争不息,就这样,静静地流淌。
 孤零零的残荷,裹着一身寒霜,伴着青雪的芦苇,守着那轮秋月底下,微微轻叹,迎风摇曳。岸边垂柳摆动细细的叶,跳着最后一支舞,不语却忧伤。
【故乡旧梦】


作者 康庄


有一种力量叫万物生长
那是你炽热照耀的光亮
有一种温暖萦系心上
让我义无反顾地走向远方
有一种牵挂叫念念不忘
那是我炊烟袅袅的故乡
每当想你的时候
心头就会升起一轮月亮
耳边传来乡音铿锵
我凝望着北斗的方向
又回到青梅竹马的时光
那时候的星星又多又亮
就像你眼里晶莹的光芒
春风打开了蓓蕾芬芳
你站在我的身旁
一起聆听春暖花开的交响
【七绝*秋末感怀】


作者 晚晴


暮凝池上眼光呆,碧水三荷两叶哀。
欣有羽鸥情意重,斜阳西下复飞来。
【赞江南惠山文学社】


作者 赵艳晨


东南西北中
五湖四海风
中华四季歌
文化相交融
群英荟风采
神州美不同
海阔纳百川
天高日月明
【革命纪念日】


作者 风

          

演兵场上练兵忙
硝烟弥漫杀声响
轻重武器齐发射
弹道喷火炸敌方


守土有责筑国防
热血男儿戍边疆
情系家国立远志
春夏秋冬染绿装


忠于祖国忠于党
击退来犯凝力量
平战结合多流汗
枕戈待旦紧握枪


铁军磨砺如战狼
威武雄风正浩荡
驰骋纵横英雄气
锻造筋骨韧如钢
【七绝*秋末感怀】


作者 曹伟国


秋日初离露似霜,岭南朝暮始知凉。
行来未觉寒冬至,万里山河不换妆。
【七绝、忆童年】


作者 仁义天下


最忆童年弄晓冰,当锣敲击闹欢腾。
两三五个顽皮崽,斗巧胡涂无不能。
【七绝*秋末西沪棹歌】


作者:蓬山老谭


秋深沪港雁饥迁, 拉网渔舟海棹篇。
夜火鱼肥随月馈,白鸥黑鸭斗婵娟。   
【七绝*秋末月夜过江感吟】


作者:润丰


醉里星河纵逸舟,岸歌粗犷野情悠。
远山雾隐惜颜色,吴月投江涤客愁。
【七绝*乡情】


作者 福乐


胡风折柳吐琼花,炉泥机屏看酒家。
游子五更回笼梦,心于故里走天涯。
【七绝*秋末闲吟】


作者 于永命


远去江湖草野间,陶公唯菊隐南山。
提竿一钓沧波里,志不求鱼意在闲。
【秋末感怀】


作者 秋水长天


秋霜一夜袭残红,落叶飞舞任西东。
人生经世冬与夏,岂能日夜坐春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抄本《普庵祖师渡济符咒》
《道德经》七句名言,为人处世大智慧!
读懂王勃的《滕王阁序》,你就读懂了无常、孤独和命运
欣赏-唐-李翰---【蒙求--68】
《太上感应篇》:12件最损德的事,尽量不要去做!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42-【称姚胄zhòu教】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