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三餐·圍桌共食
目錄[ 隱藏 ]
  
19世紀末南方某官宦人家女眷及幼子進餐的情景 (吳友如繪)
  在中國,東西南北各地都有種類繁多的風味食品,一個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也能羅列出豐富的食譜——講究食物的美、器具的精、環境的雅,享受美食,享受日常生活的樂趣。把吃當成一種學問和藝術,不僅創造發展了豐富高超的烹飪技藝,也反映了中國人知足常樂的民族性格。

  中國很早就有了規範的飲食制度,最早是兩餐制,第一頓飯叫朝食,在大約在上午九點左右吃,第二頓叫餔食,差不多在下午四點鍾。中國古代的聖人孔子有句名言:“不時不食”,講的就是吃東西要符合時令,食物不到適當的時間、季節不吃。大約到了漢代以後,農業有了發展,各地各民族逐漸開始采用早、午、晚三餐制,隻是古人的第三頓飯比現代人吃得早,正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一日三餐,每頓必得現做,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對於吃的重視程度。近年來,城市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在外就餐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午飯,上班族大都在公司附近的飯館或單位的食堂解決,所以對於晚飯,家庭主婦們一般都做得很精心。

  與西方的分餐制相對照,共餐制被視爲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國人無論是居家飲食還是在外聚餐,通常都是圍桌而坐,同吃一盤菜、共分一鍋湯。但中國的共餐制並非從來如此,古時候,中國也曾有過相當長時間的分餐形式。最早的炊具、食器以陶質爲主,全部放在地上,此後發明了承托用具,也是低矮的木案。從商代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宿”字的形象是在室内設席,人坐在席上;而“席”字則表示那時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席多爲長方形或正方形,有大小長短之分,長的可坐數人,短的僅可坐二人,正方的稱爲“獨坐”,供老者或身份、地位高的一人使用。根據需要還可鋪設一層或多層小席,以多寡分尊卑。坐席有嚴格的禮儀規範,長幼尊卑不能混亂,還發生過因爲失禮,受辱者拔劍割席分而坐之的事情。與之相應的,就是一人一張食案,各坐各的位置,各吃各的。這種坐席的習俗一直沿用到漢代末年。在四川成都東漢(25—220)墓出土的宴飲畫像磚上,就刻有二人或三人同坐一席,席前擺着食案,呈現着當時人的生活場景。

饅頭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許多北方家庭都可以自己蒸制
  古代中國人的分餐習慣與當時的飲食用具密不可分。到了唐代(618—907),這種情況有了變化,出現了高足長桌、長凳等家具,從敦煌473 窟唐代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帷幄中置一張長桌,桌的四邊鋪着桌圍,上面擺放了勺、筷、杯、盤等餐具、食器。桌兩邊各列一條長凳,男女數人分坐兩邊。用高桌大椅進餐逐漸取代了席地而坐的方式。在圓凳或高椅上垂足而坐,圍坐桌旁共餐,這種方式相沿成習,就成了今天中國人最具代表性的飲食習慣。可以說,共餐制以及相應的禮儀習俗的出現,是以飲食用具的變革爲前提的。親朋好友同桌共享美味佳餚,在中國人看來,有一種特别溫暖和諧的氛圍。

  這恐怕與中國人重視血緣、親族關係的傳統觀念不無關係。另一方面,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和”,一桌人共進美食,是人與人之間增進了解和溝通的重要途徑,這也是爲什麼中國人喜歡在宴席上談事兒的原因吧。而唯美的美食家對分餐制的顧慮則會涉及到對烹飪美學的維護,試想,一條完整的清蒸魚,色香味俱佳,怎麼分?頭給誰?尾給誰?的確令人頭疼。難怪有些美食家擔心,若由共餐制改爲分餐制,會沖擊中國烹調術的優良傳統,令其失掉一些特有的優勢。

  近年來,隨着自助餐、中式或西式快餐等進餐方式的日益普遍,分餐的方式已顺理成章地進入中國城市人的日常生活。隨着國際交往的增多,一些高規格的宴會也已普遍實行了共餐氣氛的分餐制。無論共餐、分餐,中餐的菜式都講究葷素搭配,進食的冷熱鹹甜亦有先後之分。正式的酒席點菜和上菜的顺序也有名堂。過去講究一點兒的酒館、飯店,酒席的菜式都有定規,以北方標准的大桌酒席爲例,最先上的通常是四個冷盤,多爲葷菜,用以下酒,喝酒的人多時會上八個冷盤;接下來上四盤熱炒菜,份量比冷盤略多,菜色多爲應季時鮮,不油不膩、清淡適口;接着上四燴碗,菜中有湯汁,既可保溫,又開胃;然後上的才是真正的主菜,多用山珍海味,不僅味道鮮美,烹制手法亦令人叫絕,就連盛主菜的餐具也與眾不同,過去常用大海碗,菜式多達四種;主菜上過之後,是甜菜、甜點、粥、飯,最後上的是湯菜和水果。如果是吃粵菜,最先上的則是湯菜。如今,這種“定規”隻在正式的宴會中被遵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筷子产生前,古代人如何吃饭?
若说分餐制是更有优势的进食方式,为何中国人最终选择了合餐制?
分餐制,是要中餐厨师去做西餐、做位上菜吗?
与人共餐时,当你吃到不爱吃的菜时,会如何处理?
添把公筷公勺,就是为健康添道防火墙
浅谈分餐制的必要性——落后的餐饮文化必须改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