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龙堂每日分享——《黄帝内经》之什么是“味”与“气”


阳气养神,养筋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译文

属阴的五味从下窍排出,属阳的真气从上窍发泄。中医里指的是“九窍”,即阳七阴二。阳窍有七,是头面部(眼二、耳二、鼻孔二和口);阴窍有二,前后二阴。】

五味之中,味厚(口味重)的属于纯阴,味薄(口味淡)的属于阴中之阳;

阳气之中,气厚属于纯阳,气薄属于阳中之阴。【寒热温凉是气也,意思是寒热温凉是药的四气。所谓的寒热温凉是相对人体而言的,是从感觉和作用来定义的。而气厚是单从嗅觉来定义阴阳之性的。】

作为五味来说,味厚会使人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味薄能使肠胃通利。

作为阳气,气薄能渗泄【泄露】邪气,气厚会助阳发热。

亢阳病因病理学名。阳气亢盛。一般指阴气不足,阳亢独亢的病机。促使元气衰弱,而微阳阳气始生能使元气旺盛。

亢阳侵蚀元气,元气赖于微阳的煦养;

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增强。

气味之中,辛味能宣散,能行气,通血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适宜有外感表证或风寒湿邪者服食,譬如外感风寒感冒者,就宜吃具有辛辣味的生姜、葱白紫苏等食物,用以宣散外寒。

甘味食物有补益、和中、缓和痉挛、缓解疼痛的作用,如果头晕、少气懒话、病倦乏力、脉虚无力之气虚证的,可选用牛肉、鸭肉、大枣等甘味食品。如表现为身寒怕冷、蜷卧嗜睡之阳虚证的,可选用羊肉、虾、麻雀而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

酸苦而有涌泄.呕吐排泄作用的,属于阴。

最后,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医话】张伯礼:关于高血压的辩证论治
厥阴病的奥妙和乌梅丸之秘密
黄帝内经 素问白话 第十页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命门部 】
小脑萎缩治疗,善用附子,走窜十二经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