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进展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统计显示,近年来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死亡率有逐年攀升的趋势。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只能依靠临床判断、症状评价和体征分析,所以极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许多患儿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或因治疗措施不当,致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关键。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4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08-011儿童支气管哮喘病理的研究进展
儿童支气管哮喘有着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特点,关于其病理的研究进展在医学界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了很多方面。气管哮喘的本质是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且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最重要的特征。2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
2.1临床诊断的重要性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及早诊断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儿童哮喘的诊断贵在早期。当病史、症状及体征已很典型时,依据诊断标准诊断很容易。然而对于婴幼儿哮喘的早期诊断是很困难的,因为婴幼儿在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出现一过性喘息和咳嗽,目前仅有喘息、而日后是否会发展为哮喘,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来判断。
2.2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初期症状发病初期患儿表现为干咳,逐渐转为喘息、支气管痉挛,随后症状会有所缓解,呼吸随着痰液的咳出慢慢平复。患儿咳嗽剧烈时上腹部肌肉疼痛,或伴有发热症状,患儿病情缓解时症状会自行消失。危重性哮喘患儿在听诊时,几乎听不到两肺的呼吸音,严重者还可能因为肺动脉痉挛而致心功能不全。
感染源不同,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吸入变应原时会出现流清涕、打喷嚏、鼻塞干咳等;合并肺部感染时肺部可闻及细小湿??音,伴有发热症状;患儿的痰液多呈现无色透明粘稠状,伴细菌感染时则为黄色。患儿进入慢性反复发作状态时,支气管会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导致肺气肿,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痰液量也增多,致肺部受阻严重,形成支气管扩张。
2.3症状不典型患儿哮喘诊断方法有些患儿发病症状不具典型性,针对肺部有哮鸣音者,可行以下支气管舒张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①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雾化溶液或气雾剂吸入。②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01ml/kg(每次最大量不超过0.3ml)。试验后15-30min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者则诊断为哮喘。5岁以上患儿若有条件在治疗前后测呼气峰流速(PEF)或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上升率≥15%者为阳性。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FEV1>75%者,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3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3.1治疗的目标儿童哮喘的治疗目标是能有效控制急性发作,临床控制维持在患者的日常活动不受限;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而憋醒;无需使用缓解药物或每周低于2次;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哮喘治疗的长期控制目标是症状基本消失,哮喘发作控制在最低次数,肺功能达到正常水平,最低限度地使用缓解药物,极少甚至没有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的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
3.2不同发病期的治疗重点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治疗重点不同。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其治疗重点是抗炎、平喘,以便快速缓解症状。研究证实,联合用药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理想方法。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慢性持续期则仍应坚持使用抗炎药物,在哮喘的防治上采取提高或调节免疫功能的措施非常重要。临床缓解期是经过或者未经过治疗的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肺功能(FEV1或PEF)≥80%预计值,并维持4周以上。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选择第2、3或4级治疗方案。每1-3月审核治疗方案,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如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如控制不良,升级或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升级前必须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变应原回避和其他触发因素的影响。
3.3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常用药物种类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原则上可分为快速缓解药物和长期控制药物两大类。快速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迅速缓解哮喘的症状,其中包括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及口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等。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对于急性发作、病情较重或严重哮喘发作的患者可选择口服泼尼松和泼尼松龙等。有全身和吸入两种途径,全身使用可分为口服和静脉注射,口服常用泼尼松和泼尼松龙,通常用于急性发作、病情较重或严重哮喘发作的患者;激素吸入是目前慢性哮喘治疗和季节性发作哮喘预防的重要措施。
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坚持每天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得到控制并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激素、口服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需要与吸入激素联合应用)、缓释茶碱、色苷酸钠、抗IgE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剂量的药物等。4结语
儿童哮喘的过程多变,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改善疾病控制状况并降低药物副作用。定期评估(3-6个月)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抗哮喘治疗,达到控制至少3个月可以考虑降级治疗。最低剂量控制药物哮喘维持控制至少2个季节。最低剂量控制药物1年无症状可以停药。现代医学观点认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最主要的是控制哮喘,故可针对此项进行广泛研究,使治疗效果更加规范、快速,从而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恢复患儿健康。参考文献
[1]李昌崇,张维溪.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6):1230-1232.
[2]徐颖.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791-1792.
[3]赵德育.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4):313-3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儿童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6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解读
哮喘
儿童哮喘能不能治愈,主要看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