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静功

吐纳功

1.纳气于丹田

姿势要求:同站桩功。

呼吸方法:以升降呼吸法(即涌泉呼吸法)为基础,先呼

后吸,呼气时屈膝,膝盖蹲至与脚尖相对(膝尖和脚趾尖

点连成一垂直线)即可,不要超过趾尖;吸气时,腿上升,

身体慢慢站起来,同时意念气由涌泉穴沿脚跟后面上升至命

「,腹部稍向后收,并将置于胯旁的双手,向两侧微微内转,

并做短小吸气,内气即由命门沿带脉分两边运至前下小腹,

有部分气则流入内劳宫。接着把劳宫的气引向两大拇指,翘

起拇指对着冲脉把内气引至丹田(外导内行),同时吸气。然

后两掌四指相接,虎口朝上,此刻不呼不吸。再把双手向前

推出,意想气由外劳宫呼出。然后屈膝下蹲,两手下放,问

时意念气由小指向下放。最后当两手下放至十分之四时把手

放松,同时反掌,手背往大腿上方轻轻拍下,使手阳经与足

阴经相交,同时呼气

整个过程简列为:①升体时吸气;②转手时吸气(短吸);

③提手时吸气;④两手指相接时不吸不呼;⑤推手时呼气;

⑥降手时呼气;⑦松手下打时呼气。同时手向胯旁回收,恢

复原来下蹲时的姿势,即三吸三呼中间停。可连续做3、5、

7、9、12至36次。此为纳下焦气法。能自控引气治疗下焦部

位脏器的疾病。

2.纳气于中脘或膻中穴

姿势要求:同上。先下蹲呼气。

呼吸方法:①升体吸气;②转手吸气;③提手吸气,纳

气时将手提升到中脘或膻中;④接手时不呼不吸;⑤推手时

呼气;⑥降手时呼气(因下降时比从丹田下放时的距离长,

故呼吸比丹田纳气深而长);⑦松手下打时呼气。如此呼完

再吸,吸满再呼,反复做12、24、36次均可。此是纳中焦气

法。能自控引气治疔中焦部位脏器的疾病。

3.纳气于天突穴

姿势要求:同上。先下蹲呼气

呼吸方法:①升体吸气;②转手吸气;③提手吸气,手

放松引气升到天突穴时,意想从地下吸气灌至天突穴;④接

手时不呼不吸;⑤推手时呼气;⑥降手时呼气(因下降时的距

离比中脘、膻中更长,故呼气量更大);⑦松手下打时呼气

如此升降呼吸和拍打,可反复做12、24、36次。此是纳上焦

气法,能自控引气治疗上焦部位脏器的疾病。

4.纳气于百会穴

姿势要求:同上。先下躑呼气。

呼吸方法:①升体吸气;②转手吸气;③提手吸气,将

手提至天突时两手背相贴,继续往上升,通过面部至头顶,

手指下垂,对准百会穴,同时吸气;④分手吸气,当手升至

头顶时随即把手屈成虚拳(拇指按住食指和中指),两手向左

右侧分开(拉开至45度即可)同时吸气;⑤两拳相合时呼气;

⑥转手(两拇指向左右分开)向下拉,呼气;⑦手拉至胸前时,

两手边下垂边向左右分开,呼气;⑧两脚下蹲,两手下压

呼气。此是纳气灌顶法。能自控引气治疗头部的疾病,但高

血压者则不宜多练此法。

此法细分时,可分为四吸四呼,也可以一气呵成,但必

须熟练后才能做到。初学者由于气量不大,则难于一举做到

四吸四呼,可灵活变通,但吸气时一定要把四吸一气呵成。

而呼气时可在两手寸开时偷吸(即做一短吸)一下后再呼,这

样可避免憋气而感到不舒服。久练之后自能一气呵成。

5.闭气和屏气法

姿势要求:同上。先下蹲呼气。

呼吸方法:接上式,起身时吸气,转手时吸气,提手至

中脘时身体转向右侧,一边转一边两手继续升至百会穴,吸

气。然后两手成虚拳佝左右拉开,吸气。再转身面向正前方,

不呼不吸(暂闭一下),再转体向左侧,两拳再拉开一点,做

最后次吸气。然后将掌先合一¥,做少量呼气,并立即屏

气(即不呼不吸),转身面向前方两手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

内)呼气。手继续下拉到中脘,呼气。再将两手降至脐前

时松开五指向腹部两侧分开,呼气。最后两手从体侧向下压

(并下蹲呼气。

此法可细分为五呼五吸,吸气量最大,初学者往往难于

做到,可改为吸气时做到五吸连续不断,一气呵成。但呼气

时可采用自由呼吸法,待熟练后和内气积多时,再次完成

五吸五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吐纳功
马世琦站桩收功的正确方法
我是怎样教形意拳学的(5) - 【吴利民先生专栏】 - 中华国术论坛 - Powered ...
“气聚丹田”到底是什么感觉?是怎样做到将“气”聚到丹田位置的?
气沉丹田功助长寿吗,怎么做?
60岁晨勃:教你几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