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阳虚也会产生虚火,千万不能用寒凉药呀 |张景岳语音文字复习

 音频

喜马拉雅-讲张景岳

医案原文链接

本节文字复习对应的语音原版内容(含具体方剂)点这里查看→脾阳虚也会产生虚火,千万不能用寒凉药呀 |明代大医张景岳

文字版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明代的名医张景岳的故事。张景岳他经验特别丰富,治病是非常厉害的。在中医理论上有着非常独到的建树。所以我们多学习,很遗憾他医案不多,其实他多数论述的病他没写医案。
 
这样我当把整个医案讲完以后,我把他重要这些方子和他的学术思想理一遍,他里边那就没有故事了,讲他的方子,他的方子是非常有用的。我感觉在我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张景岳是真的那是导师一样的存在,就真的有效,是了不起的人。
 
今天讲医案是一个吐血下血的一个案子。说这人姓倪。是个“倪孝廉”,这孝廉是过去考科举的这一个级别,是倪孝廉。“年逾四旬”,大家看到没有?他把年龄写出来了。过去古代四旬那就岁数就有点像我们现在中老年了那感觉了。
 
“素以灯窗思虑之劳,伤及脾气”,灯窗就苦读、考科举,天天要背,他那些经典、四书五经到背都要学,含义都要学,所以非常的劳累,看书,思虑之劳,那就想问题,你要想,你不想问题不行,你要你想怎么答卷的。就这样,我们说思虑伤脾,所以他把脾气给伤了。
 
这是张景岳上来把他的背景交代了,就以前他脾气就不足。“时有呕吐之证”,没事经常呕吐,大家看那脾胃就弱。“过劳即发”,稍微劳累一点,最近忙碌一点,考科举,连夜看,稍微累就发。所以张景岳就认识他,给他经常用“余常以理阴煎、温胃饮之属”,这些调理脾胃的方子用。“随饮即愈”。就喝了药以后就好了,所以就过了多年。
 
有一天结果出事儿了,怎么?有一天暑末的时候,夏天的尾巴,这时候应该说是夏末时候,就天气还热,快结束时了。“因连日交际”,很关键就说这些天特别忙,交际那跟现代的词跟古代词差不多,那古代也是忙,接待人各种忙。“致劳心脾”,心脾受伤。结果后果很严重,所以“遂上为吐血,下为泄血”,这了不得了,上边吐血,下边大便里面泄血,“俱大如手片”的血。
 
各位,血这大家可能没见过吐血的情形,有的吐出来的血有颜色鲜、有的也是淡的,都不一样,这动脉血、静脉血都不一样。有的是,是吐出来是血液、液体状的,有的血流的猛的时候会结成片,小时候有的朋友知道鼻子一磕了以后流鼻血,有的时候流的是血出来是液体的,有时候血出来就随出随凝,出来是一块一块的血,就这样的。这大家有朋友知道。
 
他吐了血,这一片片,这手掌那么大,“或紫或红,其多可畏”。血的颜色,这是大一片一片的,或者紫色、或者红色的,就特别吓人。他出血这我们是应该说是急性的,非常厉害。
 
一般就出血、吐血大家说吐血哪?一般是比如说肺里边的血,会有时候吐,他太多了有时候从嘴也出来,但多数都是消化道的血。消化道血就胃出血,就往外吐,这是红色的。他往下泄血。正常胃出血泄到下边应该是黑的。
 
所以大家知道,如果你大便你尽量饮食正常,大便颜色是柏油那种黑的,说明消化道上面有血,一直流下来,慢慢颜色变黑了,这不是直肠的,不是结肠的,就不是肠道下端的,应该是上边了。
 
像这个知识大家应该知道,大家了解一下,有的朋友便血,便血鲜红的,说明比如说肛门有痔疮、直肠等等在下端。如果是上端的胃出血,消化道上端出血,到下边一般是变黑的,叫柏油便,像柏油一样的大便,黑色的,这是就上端出血。
 
所以一般情况下,他这可能出血太急了,我怀疑,也可能下边出来的紫色等等。张景岳记载,特别多,量特别多。这时候“急以延余”,赶快来找张景岳来。但是“而余适他往”,张景岳正好外出了,没在家,于是就请了一个当时很有名的医生,“复延一时名者”,请了当时特别有名的一大夫,就大夫来一看说,“此因劳而火起心脾”,因为劳伤、劳累导致火起心脾,心火、脾都有火了。
 
“兼以暑令正王而二火相济”,这是夏天,我们说夏天很热,两个火,心火和夏天的火,二火相济,所以导致吐血。二火相济,两个火在一起配合。
 
开方子,开了犀角,各位,犀角大家说当时可以用,现在不能用了,犀角真的是凉血的、清热的。地黄,这地黄是凉血的,大家知道滋阴的。童便,就小孩的小便,那是凉的,能止血,然后知母等等这些药。
 
这药大家一看全是凉药,他因为有火。“药及两剂”,给喝了两副药以后,这血不但没止住,而且越吐越厉害了,大家看到没,这正常你是真有火,你下去这犀角下各位,就真是有效,这东西特别有效。
 
我妈妈跟我讲,小时候她出麻疹,身上高热。怎么回事?这麻疹也挺有意思的。我妈说,当时民间俗传说麻疹怕被别人看,说别人看一说你出麻疹了,你马上这麻疹就要出问题。
 
我妈当时出麻疹在里边,然后邻居家来看看,邻居家大妈大姐大婶,我妈说隔着窗户,过去的窗户,农村窗户支起来,外边看里边。我妈小时候小胖子,“小胖子出麻疹了”,这么一说,我妈说就看这浑身一激灵,然后一凉,这麻疹就往回收了,正常出来没事,往回收就不行,又往回收的就叫逆证,往里边走了,马上就高烧,人就开始不省人事,就有点昏迷的状态。
 
大家知道我姥爷是中医,他这是有一个专门盖章的戳,这戳就是犀角的,一小块一小块。这时候我说的就拿刀片磨,这往下一点点刮,刮这粉来,然后冲水,给我妈一下灌下去。我妈说这一下哗,这一下子出了一身透汗,就救过来了。
 
我姥爷治这病还是有一定功夫的。过去说有些家里孩子出麻疹不行了,孩子要死了,凉席裹上扔山脚下。我姥爷一听,这还有哭声,孩子哭声没至于这样,给抱回来给治好了,然后再抱给人家说你孩子好了,这领回去。
 
我姥爷干过这事儿,所以我是前多少年我回老家去给我姥姥上坟的时候,我还看到有人、村民跪在我姥爷坟前说,这王老中医,我们家谁谁得病了,儿媳妇得病了,求求您保佑他赶快好。你看这老百姓就记到今天,就我姥爷水平还真是可以的。
 
这犀角确实有凉血入心经、心包经、凉血、透邪的作用,它是非常凉的。现在我们是不能用了,动物保护,我们用替代一般用点量大一些的水牛角之类的、羚羊角之类的代替它,都是凉的。
 
如果你碰到真的有热的,必须用它。用水牛角把这火给清掉,这那他的身体就开始恢复了。所以医生以为他说这两火相济,两个火在一起,那不得多热,所以吐血,所以犀角、地黄,生地凉血,童便,小孩的这尿,童便是凉的,有止血的作用、有活血、止血的作用、化瘀的作用。
 
所以放点童便、知母都是凉药,但是它为什么就不好用?吐得越来越厉害了,脉跳得越来越紧,跳得快。“困惫垂危”,人特别疲惫,马上要不行了。各位,你想谁吐血都会不行的,在过去吐血,现在大家可能见到吐血,讲的医案吐血,我身边没见过。
 
现在确实少了,过去吐血多,过去这样大家吃得不好,胃气很弱、脾胃很弱,有的吃得很少、饿肚子经常,所以胃经常有问题,就压力大的人也容易出现溃疡等等,也会出现胃出血情况。
 
所以像过去像我小时候记得没事,胃里出血非常多见。现在一日三餐大家有保障了,所以脾胃就应该说伤那么厉害的并不特别多了。但是如果您上医院去看,这病还是有的,胃出血,那要给你胃镜下去,在胃镜下给你做手术止血,是现在治疗方法。
 
在古代的时候这吐血是危症,真的有时候吐血的人就大失血,人就死了,这真不是小事,就现在如果你血止不住的话,那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时候可了不得了,人已经不行了,垂危了。
 
医生就说,说的“此其脉证俱逆”,这患者脉和证都是俱逆,不是顺证,是逆证。“原无生理”,就本来就没有活的希望,我来时我就看出来了,那压根就没活的希望,这人已经不行了。
 
“不可为也”,已经没法治了,你看我方子下去,算了,也没救活他,不可为了,就已经到要死的地步了。那我走了,于是人家就走了。这倪孝廉的儿子一看,吓坏了,赶快找张景岳,赶快复请,“复至恳余”,就恳求张景岳来治,张景岳就赶快来看,一看,“形势俱剧”,说这可了不得,这真的挺重的。
 
这人一看这脸煞白,这人已经不行了,这嘴角还带着血往外吐,这可不得了,那下不下手?得下手,我们这都是朋友,治了多年病,还得去治,于是“乃用人参、熟地、干姜、甘草四味,大剂与之”。
 
这就奇怪了。正常的我们说有血证,一般是热迫血行,为什么要吐血?有热,热就逼迫着血走,所以吐血。但是张景岳这方子用人参、熟地、干姜、甘草四味。这好家伙,人参补心肺之气,熟地补肾精,干姜这是温阳的,加甘草调和脾胃。说这怎么回事?这那就喝,而且量很大,“初服毫不为动”,一开始刚喝没改变。
 
喝第二次,觉得“呕恶稍止而脉中微有生意”,往上反的劲稍微止住了,这号脉脉里边感觉有点生机了,于是“及复加附子、炮姜各二钱,人参、熟地各一两,白术四钱,炙甘草一钱,茯苓二钱,黄昏与服,竟得大睡”。黄昏的时候给他喝了,然后他就睡着了,一直睡到四鼓,就四更天,然后再喝一次。
 
再喝完,“而呕止血亦止”,也不呕了,这血也不吐了,“遂大加温补,调理旬日而复健如故”。调理了十来天,完全康复了,就跟以前一样,健康了、康复了。这怎么回事?人一般都认为这吐血是热证,我们都清热都来不及,您还温补,居然治好了。怎么回事?像所有的病一样,张景岳他在他《景岳全书》里边就把血证就吐血、出血症候给写了一遍。
 
《黄帝内经》经义,《黄帝内经》里边怎么说的,给论述了一遍,整个都抄了一遍。把《黄帝内经》里边讲出血的、各种吐血的、咳血等等,他都给搜出来了。所以您就不用上《内经》里来看去了。
 
张景岳已经帮您整理过了,为什么人张景岳下功夫下的深,《景岳全书》这为什么珍贵?已经写清楚了。然后人家论治,就辨证论治,人家把血证也讲清楚,张景岳不是说什么都温补,有些有实热的等等的,他讲的怎么滋阴、怎么清实热等等,全给讲出来了。
 
这里边尤其他专门讲了吐血,把各种情况分清楚。比如说那吐血,有的阴虚的、真阴虚、阴虚有热的,那你就要滋阴,六味地黄丸、一阴煎、左归饮等等,就要养阴。
 
你看看他不是就知道温补,要养阴。还有真的是实热的,全有火上来的,火上来的真的实热,那这犀角地黄汤等等,你真的可以用犀角、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等等这些真是要用上,清实火。但是这脉证都是有湿热的。这时候你看见人舌头就舌头鲜红,舌苔会薄、黄,脉跳的嘣嘣有劲,脸上红,甚至眼睛都红,有热证才行。
 
这是真有实火,这实火和前面讲的虚火是不一样的,大家区分清楚。前面虚火脉细,像琴弦一样。然后再有一些阴虚的证候,手脚心热、晚上睡觉盗汗、虚烦等等、骨蒸潮热等等,那是阴虚情况,这要识别的。
 
还有气逆,气逆往上走的,说的怒气伤肝,确实有人过去一生气了,一口血出来大家知道,这叫怒气伤肝。肝火一动这就血就往上出了,气血运行就逆乱,吐血了。所以这时候要清肝火,芍药、生地、丹皮、栀子、芩连等等,把这肝火清下去,吐血就能止住。
 
除此之外还有肾精不足的,叫格阳失血之证,他说的因为色欲、劳伤过度,导致真阳失守于阴,其实肾精不足,阴阳俱亏,阳气失守,就慢慢飘上来了。所以叫上热下寒,头红面赤。
 
大家一定要知道怎么记、怎么区分,头红、脑袋红、面赤,或者喘、烦躁、大吐、大衄,大出鼻血,或者失血不止,吐血,下焦是冷的,脚、踝都冰凉的,那这时候要镇阴煎或者八味地黄汤等等,引火归元,这个思路我们一直在讲补肾精的思路。
 
除此之外还有思虑过度、损伤心脾的。思虑过度、损伤心脾经常这人你看他不是火热之证,你不是那又犀角、地黄,那种火热之证出了气都就像有味的,有时候热感觉、脸红、面赤、眼睛红感觉,他虚的可不是。
 
“忧思过度”,是心里天天想事儿,办公室做文员天天想怎么办,写文案一写,写到半夜,这种人不是壮实那种,什么样?一看气短,说话没劲,你看气就短,“形色憔悴”,一看脸色苍白没血色,一看憔悴的,像没睡醒的样子。或者“胸怀郁然”,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觉得自己怎么不得施展的状态。
 
“食饮无味”,吃东西也没味道,或者肚子饿都想吃不下东西,或者“神魂惊困而卧不安”,总是睡不着觉,这一听就吓一跳,心里有事儿那感觉。这是“皆中气亏损不能收摄所致”,就必须扶正气,“不得治标”,你别想出血,我怎么给你止血,这是不重要的,千万别乱用止血的药,千万别乱用清火的,治本,五福饮、五阴煎之类的,用归脾汤等等这些来滋补。
 
这里边如果这人太严重了,思虑伤脾伤得特别厉害,劳倦思虑特别严重。而且呕吐,有时候甚至平时就容易腹泻。现在一出血,一边吐一边泻,那这时候是脾虚不能摄血。绝对不是火证,“宜六味回阳饮大加白术主之”,切不可用清寒等药千万不可用寒凉药。
 
六味回阳饮大家知道我们讲过了,其实张景岳用补药大致这么多,他用了人参、熟地,上下配合,有时用当归,像这血药里边治吐血,一般的当归慎重用,有时候有点活血作用,慎重用。
 
但是其他的我再加白术,然后加干姜、加点附子、加点肉桂等等。这一边补、一边温,这是六味回阳饮,大家一定要记住,方子很重要。其实你把六味回阳饮琢磨透了,张景岳温补的思想你就能够大概了解。
 
像患者他治完以后,这当时有一个同道在,有一个学医的在,张景岳刚用这药的时候,就温阳的时候,他见都吓坏了,“见之惊骇”,说都吓一跳,然后这没法解释,你怎么这么治?然后等着患者十来天好了,这才心服口服了。就说如果张先生您要没在的话,那这患者一定被童便、犀角、黄连、知母给治死。
 
死了以后,人肯定还夸前面那医生,说的,人家早就说了“脉证俱逆”,本来不可治。你看人家早就看出来那水平真高,人早就看到这人该死了,现在死了,你看那还是水平高,“终是识高见到,人莫及也”,真是厉害。
 
张景岳给解释,说这童便有时候最能动呕,犀角、知母、黄连“最能败脾”,因为你这伤脾的阳气,“时当二火”,虽然当时确实是有热,确实也是也有心火,然后天气也热,但是证确实没有二火的表现。“此人此证”,就这人证候,“以劳倦伤脾而脾胃阳虚,气有不摄,所以动血”,他这人肯定是劳倦伤了脾,所以伤了脾阳。
 
然后气不能摄血,因为气是来固脱这血的。现在脾伤了,脾气不足,脾统血,他无力去统血、统水了,所以无力固摄血液,所以血就出来了。现在“再用寒凉”把这脾胃给伤了,那他更没有力气去固血了。
 
所以如果这样的把人给治死了,“反以此得誉”,反正大家说他你看人早就说他会死了。那天下这种事这整个多去了。我们后人怎么去辩解?怎么去分析?怎么去分辨它?所以特别叹息。
 
“此后有史姓等数人”,有好几个人,“皆同此证,予悉用六味回阳饮活之。此实至理”,就这真是就自身的道理。“而人以为异”,而人却觉得这很奇怪,“故并纪焉”。我一定要把它记下来。
 
这个医案就结束了,那我们怎么评价这医案?各位,是这样的,我们客观地讲,这吐血,这出血证,胃出血,确实热证居多,有很多是热证,热迫血行,热证居多。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还有因为虚弱导致的脾不摄血的出血证。
 
尤其过去在虚弱人里边还有很多,不能一概认为一出血就是热证,不能一概认为如此。还有相当多的人是虚的,还有相当虚的。所以张景岳他这人他是辨证高手,我们中医诊断学里边有非常多的张景岳先生给提供的内容,包括我们诊断的提纲的。
 
张景岳是诊断大家,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有热的,还是你压根就没热,你是里边是虚的,要辩论出来。而虚的不但虚是阳虚,阳虚也会产生火,这是他特别强调的,所以他把这医案给放在这。
 
像这个情况,其实前面薛立斋也讲过很多。大家讲过特别多的人是脾肾阳虚导致的虚火上来。我们说像张景岳、像陈士铎等医家对肾亏、虚火上来讲的比较多。像薛立斋对脾虚、脾阳不足导致的虚火上来比较多,他讲的非常多。
 
正常我们这边有火都是阴虚或者是实火有热的,但是他讲的阳虚的情况也非常多,脾阳不足等等导致虚火。这体表或者上焦,大家要有所认识,并不一定都是说是有火就表现虚火、出血,这有火了,并不都是如此。
 
像这出血还有很多的,甚至有些虚热的证。看似热证的,实际往往是阳虚导致的,大家要慢慢理解,这些明代这些医家对中医的贡献。
 
其实严格的说,现在薛立斋的这些内容也丢了,很少有人治你看有虚火热的去用补、温补脾阳的方式去治了,很少了。
 
像张景岳这样的温补的这样的,这大家后来治的也少,因为经过清代以后,清代讲的是清热,所以思想也就比较弱了,清代很多医家甚至谩骂张景岳。但是现在看,还确实有很多患者需要这么去治疗。
 
所以大家看为什么现在有些这火神派,大家不断倡导火神派说温阳的等等等,就是因为前边确实丢了很多。现在有些人开始倡导我们再补回来,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中医是平衡的,阳虚的人就温阳,阴虚的或者有实火的人,我就要滋阴或者清热,这是我们一定的规矩。
 
今天就讲到这儿,借这个医案给大家讲一讲张景岳他怎么来识别像吐血,看着像是热证,但是怎么识别是寒证的,实际是温阳治好的。
 
在生活中我们碰到很多病人,也确实补气血,然后温阳,六味回阳饮的思路非常重要,甚至我可以说六味回阳饮对我影响都很大,就他这种思路。我经常看的人,我说这人有阳气不振、身体气血亏虚差不多,我就用六味回阳饮,大概思路,效果非常好。
 
所以对于虚损的人、需要补的人,大家可以看一看。今天各位亲爱的朋友们给大家聊到这儿,今天医案聊多了点,就本来我想还聊多了,但一看快半个小时了,大家会接受不了的,时间太长了,等于这上大学上学几乎一节课了快。我现在讲到半节课了已经。
 
就跟大家聊到这,每天我们少少聊一点,别太多。但是天长日久,大家对中医就会越来越了解了,对身体就会越来越了解,今天聊到这,感谢大家收听,下次将接着来讲张景岳看病的故事。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火神派探讨》6
顽固口疮久治不愈?用养气补血汤,几天就治愈,解读两个临床案例
医古文
火神派資料+三阳三阴开合枢的对应方药 +气机运行模式与四维之病
《医学三字经·血症》出血症的治疗
木 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