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难不死,祸福难料”:太平天国灭亡后幸存的将领

众所周知,清朝对太平天国实行了非常残酷的镇压。因此除去少数在“天国”灭亡前就病逝的人外,绝大部分太平天国将领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清廷处死。但是还有部分太平军将领逃过一劫,没有为“天国”陪葬,有些人最后甚至还算实现了打败“清妖”的目标

何崇政

传说是翼王石达开的“记室”(秘书),不过推测其真实身份应该是从属于太平军的四川地方起义军首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之后,何崇政幸运逃脱,到峨眉山上出家为僧。后来他不问俗事,潜心武学,终成峨眉武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蒙时雍

其父是太平天国元老——赞王蒙得恩,小时候便参加了金田起义。1861年3月,蒙时雍作为太平天国的代表与英国进行了谈判。5月蒙得恩病死后,继承为赞王(幼),与洪仁玕同理朝政。1864年天京陷落后,蒙时雍逃至广东,不知所终。

覃瑞麒

早年曾参加金田起义,后因功封为“节王”。湘军攻打天京之时,驻守雨花台的覃瑞麒曾一度挡住了湘军的进攻。天京陷落之后,覃瑞麒逃回广西,复归田园终老。据说覃瑞麒晚年在跟别人谈起太平天国旧事的时候,经常扼腕长叹,黯然神伤。

李容发

忠王李秀成次子(也说为义子),相貌堂堂,为人谦逊,骁勇善战,长于治军,颇有其父风范。1860年,年仅十四岁的李容发被封天朝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忠二殿下。他曾屡挫李鸿章的淮军,并大败英国人指挥的常胜军。

天京陷落后,李容发在保护幼天王逃亡的途中被清军俘获。传说候补知县陈宝箴(后来的维新变法领袖之一)怜其年幼并爱其才,私自将李容发释放。光绪十七年(1891年),隐居在家的李容发病逝(一说被俘后就遭杀害)。

陈宝箴

张宗禹

清末捻军起义首领,太平天国梁王。1864年天京陷落后,率所部捻军与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部合并整编,成为西捻军统帅,有“小闯王”之称。1865年,张宗禹在高楼寨之战中,斩杀曾剿灭太平北伐军的清朝大将僧格林沁,算是为太平天国报了一箭之仇,整个清廷都为之震动。

1868年,张宗禹因救援东捻军赖文光部,而被李鸿章、左宗棠的大军包围。西捻军最终全军覆没,张宗禹不知所终。传说在二十年后,沧州一个名为童子师的老者在临终前说道:“吾张宗禹也”。

韦俊

又名韦志俊,北王韦昌辉之弟。早年曾参加金田起义,在太平军西征时屡立战功,后成为武昌守将。驻守武昌期间,韦俊曾大败湘军胡林翼部,击毙大将罗泽南。湘军主力被迫于武汉城下鏖战,大大缓解了天京的危局。

韦俊

可就在此时天京事变爆发,援救武昌的石达开带兵返回天京,留韦俊困守孤城。之后其兄韦昌辉被杀,韦俊也受到牵连。周边的太平军杨辅清与陈玉成部更是与其势如水火,甚至起兵攻打。1858年,韦俊无奈之下投降清朝,晚年隐居于芜湖,于1884年病逝。

程学启

清咸丰三年(1853年),程学启在桐城加入太平军,之后凭借功劳晋封“弼天豫(同公候“爵位。之后辅佐叶芸来驻守安庆,屡败湘军。后来曾国藩以程学启老母为人质,迫其投降。之后程学启又为湘军攻克安庆立下大功,成为湘军大将。

程学启

咸丰十一年(1861年),程学启随李鸿章援救上海,从而成为淮军元老,屡败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程学启在攻打嘉兴时受伤而死。

丁汝昌

咸丰三年十二月(1854年1月),丁汝昌在庐江加入太平军,成为程学启的部下。后来丁汝昌随程学启投降曾国藩,后转投李鸿章,成为淮军元老。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屡立大功,就任总兵加提督衔,赐号“巴图鲁”。

1879年,已经解甲归田的丁汝昌被李鸿章重新启用,负责北洋海防事务。1888年,丁汝昌正式就任北洋水师提督。1895年,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杨辅清

东王杨秀清之弟,曾参加过金田起义,屡立战功。定都天京后,杨辅清出兵福建,攻克大批州县。天京事变后,杨辅清随石达开出走。但后来又抛弃石达开,重归洪秀全,被封为领兵主将,辅王。1860年,杨辅清在二破江南大营的战役中又立下大功。

1864年天京陷落之后,杨辅清逃到上海,之后在东南诸省流亡。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杨辅清试图趁机在福建起兵,复兴太平天国。但不想清廷提前察觉此事,杨辅清被捕后在福州被杀。

赖汉英

赖汉英的姐姐赖莲英是洪秀全的“王娘”,幼天王洪天贵福的母亲,故人称“赖国舅”。其人心思机敏,博览群书,精通医道,作战勇猛,文武全才,屡建功勋,是太平天国第一流的人物。但天京事变后,赖汉英几乎从太平天国的政治舞台上绝迹(一说其死于事变)。

天京陷落后,赖汉英逃回老家广东花县隐居。少年时期的中山先生经常听一名老者讲述太平天国的故事,情节非常完整可信,有学者推测这个老者可能就是赖汉英。1909年,赖汉英病逝。

讲太平天国故事的老者

洪全福

原名洪春魁,是洪秀全的族侄。早年跟随洪秀全转战四方,凭借功劳晋封左天将、瑛王三千岁,是太平天国洪姓诸王中,除洪仁玕外最有才能的。天京陷落之后,洪全福逃往广东东莞,之后流亡香港。

洪全福在东莞的居所

逃到香港的洪全福后来远赴古巴当苦力,从而掌握了七种外语。之后他在义和堂航业会所登记,成为一名远洋航船上的厨师,开始四十余年的远航生涯。在此期间,洪全福结识了中山先生,并为“反清”起义提供各种帮助。

青年中山先生

1901年,洪全福与谢绩泰、李纪堂等人策划于1903年1月下旬在广州发动起义,并改名为洪全福(据说是为了纪念洪秀全和洪天贵福)。但因为消息泄露,所以行动流产。洪全福逃往新加坡,后隐居于香港九龙。1910年,洪全福因病去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太平军幸免于难的将领,有的成了清军高干,有的企图再次起义
程学启:我没读书人狠!太平军三大叛将:有墙头草,也有被逼无奈倒戈的
太平天国失败后, 他还活到了96岁, 死前透露一秘密, 至今没人相信
他是洪秀全妻弟,活了96岁,去世前说了一句话,专家:打死也不信
清廷中最后的大将,被杀之后,为何湘军集团开始崛起?
太平天国的“幸存者”赖汉英:活到96岁高龄,吐露当年的一个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