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荤粥,是什么意思?
荤粥,也做“獯鬻”,即匈奴. 正确的读音同“勋玉”。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后氏即大禹,但现在却认为匈奴在夏朝时称荤粥,商朝时称鬼方,周朝时称猃狁、獯鬻,战国后才称匈奴,从而引起了匈奴族源的争论,有人因《史记?五帝本纪》中有“黄帝北逐荤粥”的记载而否定夏后说,但匈奴列传中还有冒顿单于北服浑庾、丁零、鬲昆……的记载,而这里的浑庾会不会就是上古时期的“荤粥”呢?或许匈奴是在战国时才形成的呢?要知道夏商周三代戎狄诸部互不统属,匈奴曾是华夏部落的一个小部族,直到战国后才壮大起来的…… 据说在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中国的编年史上已清楚地记载了“匈奴”这个名词,而西汉的司马迁则“明确”道出了匈奴的出处。《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也就是说匈奴原是夏人的后代,“淳维”是匈奴的始祖名。唐司马贞更引述了多个不同的有关“匈奴”的原始称谓,《史记索隐》有这样的记述:张晏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又乐产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其言夏后苗裔,或当然也。故应劭风俗通云“殷时曰獯粥,改曰匈奴”。又服虔云“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韦昭云“汉曰匈奴,荤粥其别名”。则淳维是其始祖,盖与獯粥是一也。 可见秦以前,匈奴还有“獯粥”、“荤粥”、“猃狁”等诸多杂称,秦汉以后“匈奴”始成为汉人对长期游牧在中原北方的这支民族的统一称谓。 然而从这些秦汉以前的诸多杂称中,我们或可窥破一些端倪。“獯粥”、“荤粥”、“猃狁”等,每一个名称几乎都与“匈”字有着十分接近的发音,但第二个音节却与“奴”字相去遥远。由此似乎可以推断,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的称谓的首发读音肯定是一个近似于“匈”的发音,而第二个“奴”字是被篡改后加上去的,它的本来名称我们姑且称之为(音)“匈”、“匈族”或“訇族”。翻查英汉字典,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支持,“匈奴人”的英语单词是“Hun”,根本没有“匈奴”中的“奴”字节后缀。曾经见过“Hunni”和“Huna”这样的单词,但很可能是一些好事之徒为附会“匈奴”这两个汉字而杜撰出来的,在英文词典中根本找不到这两个词条,在网上也搜索不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崇岳:匈奴族源诸说评析
古中国曾出现过两个超级文明,司马迁判错的3500年悬案
匈奴
李焕青、张宇、李月新 | 匈奴名号考
匈奴、猃狁、獯粥,傻傻分不清楚?三代草原霸主的兴替前史
西周之前的多伦诺尔大草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