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高法院<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解读系列之第一条
userphoto

2023.12.06 广东

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13号)已于2023年5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89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12月5日起施行。

第一条【关于合同争议条款的解释原则】 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第四百六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释合同条款时,应当以词句的通常含义为基础,结合相关条款合同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参考缔约背景磋商过程履行行为等因素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有证据证明当事人之间对合同条款有不同于词句的通常含义的其他共同理解,一方主张按照词句的通常含义理解合同条款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可能影响该条款效力的,人民法院应当选择有利于该条款有效的解释;属于无偿合同的,应当选择对债务人负担较轻的解释。

【法条理解】

1.首先,看当事人的证据能不能体现合同双方的共同理解(先通过举证责任解决);

2.其次,看常人对争议条款文义上的通常理解(文义解释是基础);

3.再次,结合合同的其他无争议条款、合同目的、交易习惯和诚信原则推断争议条款的意思(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社会学解释是补充);

4.最后,前期的缔约过程和后续的履约行为只是作为参考;

5.例外,如涉及影响合同效力或者无偿合同的情形,则不适用上述解释规则。

【适用建议】

1.签订合同时,对于重要条款应由多个未参与磋商的“常人”(如法律顾问等)审查是否存在不同理解,从源头上避免语义分歧;

2.在合作双方关系破裂前尽可能地引导对方明确签合同时的真实意思(如往来函件、聊天记录等);

3.法官在审理时可以多听取其他人对争议条款的通常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 理解与适用专题
《民法典》下的合同条款解释原则(14件典型案例)
《民法典》:房屋买卖合同条款理解有争议时如何解决?
新《民法典》及《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
《民法典》对合同解释规则的重大修正
合同约定了仲裁条款,也可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