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年坚持每天10公里的深度跑步爱好者跑出心脏问题:过量负荷不可小觑
杭州的金先生(化名),现年50岁,从40岁开始跑步瘦身,逐渐爱上跑步和马拉松运动。

现在保持着隔天沿钱塘江跑10公里的习惯,马拉松最好成绩是3小时20分钟,可谓相当地快!有一次跑了8公里后,突然眼前一黑,晕倒了!

还好很快就能起来。过了几天,他进行了第二次尝试,这次他特意佩戴了心率带,跑了快一半,金先生再次感觉眼前发黑,和上次晕倒相似的感觉袭来,他连忙停了下来,这时一看心率,速度不快心率竟有170。

后来,金先生到医院做了检查,被诊断为房颤,医生分析这与金先生长期跑步,心脏超负荷有关,并建议金先生要限制参加长时间剧烈运动。

此新闻的真伪尚不得而知,如果确有其事,虽不至于让跑者对号入座,倒也值得大家警惕。

一、什么是房颤

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房颤表现为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明显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本质只是一种临床表现,诱发房颤的病因很多,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二、跑步是最有益心脏健康的运动之一,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

众所周知,跑步是最有益心脏健康的运动之一,可以显著提升心脏功能,促进心脏节省化工作。

早在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会就提出了著名的观点——Exercise is Medicine(运动就是良医),也就是说运动可以像传统的医学治疗手段一样,有效地防治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部分类型癌症和抑郁症等等。

大量研究也已经证实:坚持耐力运动的人群身体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显著低于不运动的人群,且他们的平均寿命也比不运动的人更长。

既然跑步有益心脏健康,但为什么这位金先生长期跑步不仅没给心脏带来益处,反而导致心脏出现问题并且诱发房颤呢?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跑步本身,而在于长期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负荷,可能超出了心脏的承受和修复能力,从而使得心脏出现病理性改变。

跑步的益处

在运动科学领域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运动量相对越多,健康收益越大,这个被称为剂量效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因此,我们鼓励大家积极投身运动,运动越多,所能获得的健康收效也就越大。

但问题来了?

运动量是不是可以无限增加?

同时也能带来健康好处的无限增加呢?

显然不是这样的。

正如药物有最大的安全剂量,运动也是如此,超过一定的运动量就会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抵消运动带来的一部分好处,甚至弊大于利。

我们丝毫不怀疑经常跑步、多跑步对于健康的好处,但这不能超越过量跑步的边界。

当然,这个最大跑量是多少?

并没有统一观点,一般来说,精英跑友能承受的最大跑量大于普通跑友。

也就是说,运动量与健康之间实际上是U型曲线关系,运动不足有害健康,适量运动有益健康,而过量运动可能又会带来不少对于健康的负面影响。

运动量与健康之间是U型曲线关系

三、耐力好要以强大的心脏为支撑,但并不是每一个耐力好的人心脏都完全健康

耐力运动时,机体需氧量持续增加,正常情况下为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心脏工作能力也会相应增加,运动时心脏工作能力是安静时的5-7倍;

当长时间需要心脏以如此大的强度工作就会对心脏造成极大的负荷,为满足如此大的负荷,心血管会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比如表现为心腔容积增大,心肌增厚,心脏质量增加,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运动员心脏(athlete heart)”。

传统观点认为心脏体积大、强而有力能满足高心率下有氧代谢需求,是人体对于大负荷运动产生适应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这些心脏结构变化并不是全都是好的方面。

例如☟

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退役后,即便几年内不参加比赛及大强度训练,其心脏也不能恢复到正常大小,耐力运动员中有些人会发生心律失常。

科学家因此推测耐力运动引起运动员形成“运动员心脏”,而这些结构变化又可能为心律失常建立了基础,进而可导致心脏功能障碍。

有时,即使是专业的心脏病大夫,也很难区分运动员的心脏增大是适应良好还是已经发生了心脏疾病,所以常常被误诊,这需要细致专业的检查。

普通大众跑者健身性质的跑步不太可能像运动员那样发生“运动员心脏”,但那些跑量较大、跑步较多的资深跑者,却有可能存在心脏发生某些不良改变的风险;

比如有些跑者安静时心率明显偏低,甚至过低,或者存在心律不齐,而这些往往平时是没有不适表现的。

四、跑马这样的大强度耐力运动可能导致训练不足者心肌损伤

耐力运动是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马拉松比赛或者为了马拉松备赛而进行的大强度耐力训练却有可能会对心血管造成不利的影响。

研究发现:持续超过1-2小时的大强度耐力运动会导致心脏承受过度负荷,这就使心肌过度伸展,造成心肌微损伤。

研究显示:马拉松比赛后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如心肌钙蛋白、MB型肌酸激酶、B型脑钠肽上升了50%,这无疑是提示马拉松这样的极限强度耐力运动导致了心肌受到一定损伤。

虽然这一变化在1周内可恢复到基础值,但经年累月的过度大强度运动和重复损伤,可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谓心肌纤维化是指心肌弹性下降,收缩能力受损),进而引起心律失常。

此外,长期大强度耐力运动也会加速心脏“衰老”,如冠状动脉硬化、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大动脉血管壁变硬等,众所周知,冠状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五、不重视训练/跑马后恢复,频繁参赛让心肌疲劳和损伤雪上加霜

当然,跑友们看到上述跑步导致心肌损伤的内容大可不必过度惊恐,参加了那么多马拉松不都好好的吗?

事实上,大强度耐力运动后心脏标志物浓度上升的意义仍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它完全是一个短暂性的有利变化,反映的是心血管对大强度耐力运动的适应性变化。

一次大强度耐力运动所造成的心脏损伤是可逆性,如果给予充分的恢复和修复时间,这些损伤可以得到修复,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更健康强大的心脏。

倘若休息不够,恢复时间不充足,那么,运动对心脏造成的急性可逆性微损伤则会堆积,最终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等等。

这就如同大强度跑步引发了膝盖细微损伤,通常都是可以修复的,而反复过量跑步,膝盖就容易出现修复不足和疲劳积累而引发劳损。

六、即使不是跑马,超出自身能力的过多跑步也可能会引起心脏异常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大强度耐力运动和长期大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有不利的影响。

大强度耐力运动时心输出量可增加到安静状态下的5-7倍,要达到如此高的心输出量,心脏的4个腔室会过度伸展,导致心肌纤维撕裂,造成细微损伤;

而且运动时应激激素持续升高,再加上运动时,导致细胞损伤的自由基产生增多,两者通过诱发和增加炎症反应来恶化这一损伤,最终形成瘢痕组织,使心血管硬化。

长期大强度耐力运动能引起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扩张,运动后心脏会恢复原来大小,但如果心脏伸展和恢复的重复出现,就有可能发展成为慢性结构改变:包括心脏扩张,并伴随着心肌纤维化。

这些变化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且累积很多年,但慢慢会变成定时炸弹,有时疲劳、身体在疲劳状态下跑步,一次跑马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举例来说☟

大家可能第一反应会觉得从没跑过马拉松的人更容易猝死,其实不然,根据统计,马拉松赛事中猝死的人往往是那些跑过马拉松赛的选手。

美国运动医学专家对美国Twin City和Marine Core两个马拉松比赛数十年中猝死者所做出的统计结果表明猝死者均为男性。

这两个马拉松多年以来总计发生了14例猝死,猝死者中是第一次跑马拉松的人竟然只有2位!!!而猝死者绝大多数都是有着多次跑马经历的人。

正应验了那句俗语:“淹死的都是那些会水的人”。

那为什么多次跑马者中猝死者不在少数,原因可能是长期过量运动,使得他们的心脏已经发生了没有症状的不良改变,最终在某一时刻诱发了猝死。

七、事实上有很多数据显示跑者未必个个心脏健康

2017年,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组委会为了做好跑者服务,提升大众跑者健康跑马意识,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合作开展赛前体检,约有300名跑者自行预约并前往体检,经检查已发现6名跑者存在一定问题,不适宜参加马拉松比赛。

八、建议跑者有条件进行必要的心脏健康检查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跑步对于心脏都是有益的,坚持跑步运动可以让心脏获得多方面的健康和功能方面的有益改变;

但是对于那些坚持大运动量跑步,跑量较高,有较为强烈的马拉松PB愿望,或者希望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跑者来说,还是有必要到医院进行必要的心脏健康体检,这个频率最佳为一年一次。

这对于发现潜在的心脏疲劳或者心脏器质性改变,还是有筛查意义的,以下是建议跑者进行的心脏检查项目。

1、12导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

其检测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心脏的基本功能,心电图不仅可以鉴别诊断各种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同时也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和心脏各腔室的结构功能状况。

在运动训练中,其作为一种廉价有效的监测工具对于运动性猝死的预防和筛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意大利为了减少运动性猝死事件的发生,在法律中明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要求12至35岁的运动员在从事运动之前必须接受正规的心血管疾病筛查;

其中就包括标准12 导联心电监测,这一措施使得意大利运动性猝死事件的发生率得到显著下降,取得明显成效。

2004年和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相继模仿意大利建立了运动前心血管疾病筛查标准化方案,其中也包括标准12 导联心电图。

许多马拉松比赛要求参赛者必须提供心率、血压和心电图检查报告,因为这三项指标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和较为客观地方式评价你的心脏风险。

2、运动平板测试

运动平板测试是心电图负荷试验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目前诊断隐匿型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脏疾病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许多心脏疾病患者,尽管心脏储备能力已下降,但静息时往往没有心肌缺血现象,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

此时,通过运动的方法给心脏以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从而出现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就叫做心电图运动试验,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运动平板测试。

在进行运动平板测试时,通常以最大心率或亚极量心率(85%-90%的最大心率)为负荷目标,前者称为极量运动试验,后者称为亚极量运动试验。

运动中持续监测心电改变,运动前、运动中每当运动负荷量增加一次均记录心电图,运动终止后即刻及此后每2分钟均应重复心电图记录直至心率恢复至运动前水平。

进行心电图记录时应同步测定血压,有时还会监测摄氧量,以评价最大摄氧量水平。

3、心脏彩超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的特殊物理学特性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的一种无创测量技术。

超声心动图可以比较清晰地分辨心脏解剖结构,同时还可以观察血流灌注情况,评价心脏功能。

超声诊断技术已经成为无创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当然跑者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磁共振检查等等。

九、总结

下半年跑马季又要来了,跑友们又要忙活众多比赛了。比赛是充满乐趣的,但追逐比赛、追马可能就有问题了。

有些跑友一个月参加两三场马拉松,有的甚至参加背靠背的马拉松。更有一些自媒体或者跑步大神鼓吹“如何才能更好的参加背靠背马拉松”,这简直是在拿生命开玩笑,因为背靠背的比赛会导致严重的疲劳,无论对于心脏,还是肌肉关节。

所以,每月最多1场马拉松,赛后恢复理想时间为3个月,连续跑马对大多数跑者都是不适合的。

不忘初心,科学跑步、量力而行、健康为本是每一名跑者需要经常提醒自己的。

杭州这位资深跑者的房颤问题给那些过度关注跑量,长期坚持大运动量跑步,而又不重视恢复、休息和科学训练的跑者敲响了警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跑友必备之运动平板试验:自己安心家人放心
痛心!34岁男子马拉松终点前100米猝死,跑步请一定注意心率
跑步健身对心脏真的有益吗你知道吗?
体育锻炼对冠心病的作用有哪些?
阳康前两周要保护好心脏
马拉松猝死?青年冠心病?爱运动的你,你的心脏还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