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解说词:明城墙2

请看,这里展出的部分城砖,可以说是当时152个县烧制的3.5亿块城砖中的代表。陈列的每块砖侧面都印有制砖的州、府、县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和日期,以示负责到人。当时的工程管理十分严格,如不合格,必须重烧,再不合格就将治罪。因此,送到南京来的城砖可以讲是绝无次品。再看砖上刻的字数,也是多少不等,最多的有69个字,最少的只有一个“万”字,字的大小不等,最大的10厘米,最小的不足1厘米;字体有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镌刻手法有阴刻、阳刻、空心刻、双线刻等。城砖品类有80多种,大多为质地细密的青灰色砖,少量为质地较好白色瓷砖,个别的还有红砖和黄砖。这是由于各地制砖均就地取材,土石质量,颜色不同,烧成的砖也就略显差异;砖的朝代也有别,虽说大多为明砖,但也发现了少量的三国东吴时的砖和南朝时的金钱砖。由此也可以印证,明城垣是在南宋、南唐旧城基础上而建。再看砖的规格,长度一般为405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每块重1020公斤,大都是沿大运河和长江运抵南京的。

残垣断面展览是为了帮助游客了解明城垣的内部结构。明城墙的基础采用了两种形式:一种如台城至太平门段,属平坦地面,用大块条石在5米甚至12米以下打好墙基,另一种是在地质松软易陷的河滩冲积地,用直径

30厘米的杉木打桩,再用圆木作间隔5060厘米的井字形交叉木排,相叠五、六层,砌进墙身底部转嫁压力,跨越松软易陷的地段。

砌墙的形式则分为三类:第一种以中华门地段为例,内外墙身用1000多公斤重的大块条石贴砌,下厚5米,上厚7米,墙心用五合土夯填。条石贴砌层至城顶两面合拢呈一覆釜状,以增加城身内外相夹的强度。第二种以石头城地段为例,充分利用山崖绝壁,使城墙根基牢靠,并省工、省时、省料。第三种以台城地段为例,在平坦的地面上,全部使用城砖,以梯形叠砌,内外壁匀向里倾斜,底部大于顶部约一倍,呈金字塔状,所以稳如泰山。当时砌城用的粘合剂,是用石灰、糯米汁、高梁汁和一种带有粘性的叫“蓼”的植物汁,掺以桐油浇灌,因而600年来固若金汤。

明城垣在建筑中还使用了许多独特的技术手段,如考虑到南京属多雨地区,采取了周密的排水措施。在城墙顶部,这些以平砖竖砌成的散水坡,能使雨水尽快排出,城墙内壁女儿墙外面每隔60米砌入出跳70厘米的石质水槽,使抛泻的雨水恰好淌入城根的石质明沟内,通过一排水洞排出城外;在打墙基前便将铜、铁涵管与砖砌洞预先埋入城墙底部,与玄武湖南岸进水口的武庙闸相连接,这样既可控制城内河流水位,以利抗旱洪,又可确保城墙不受湖水冲击,并可防止压碎地下涵管,避免损坏城墙。

各位朋友,随着台城至太平门段南京古城墙的恢复,使北极阁、玄武湖、鸡鸣寺、九华山等景点与台城城墙相连成片,形成山水城林连为一体的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古老的城墙终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好,有关南京明城墙台城段就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明城墙(台城段)导游解说词
世界第一大城垣、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南京明城墙
世界第一大城垣!长江5省28万人,用3.5亿城砖28年建成,就在南京
我们走在六百年前的城墙上(散文)||江苏南京 华惠毅
雄冠世界明城墙(南京行13)
南京城墙之解放门段(国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