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首中成药临床巧用与解说:第10章、急救用药

第10章、急救用药

局方至宝丹(散)(脑血管病)

  【药品性质】处方药。

  【方剂组成】水牛角代、生玳瑁、琥珀、朱砂、雄黄、牛黄、龙脑、麝香、安息香、金箔、银箔。

  【剂型用量】

  大蜜丸:每次1丸(每丸重3g),3岁以内小儿用成人的1/4量,4~6岁用1/2量,日1次。

  散剂(不用金银箔):每次1瓶(每瓶重2g),小儿3岁以内每次0.5g,4~6岁,每次1g,日1次。

  以上均用温开水(或人参汤)化开后服,若高热昏迷、牙关紧闭者可鼻饲给药。

  【适应人群】任何人群,

  【用药指征】

  形貌:面红颊赤,呼吸气粗,喉间有痰鸣声。

  症状。

①神昏不语或谵语,身热烦躁不安,惊风搐搦;

  ②或精神恍惚,心悸怔忡,心神不宁易惊;

  ③喉中痰鸣、辘辘有声;

  ④头晕目眩,睡眠不安,梦魇;

  ⑤唇口干燥,呕吐,吐血衄血;

  ⑥大便干结,小便黄少。

  舌象:舌绛,苔黄垢腻。

  脉象:滑数。

  【适用病症】

  内科疾病:急性脑血管病、脑震荡、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尿毒症、中暑、癫痫。

  小儿科疾病:小儿高热惊厥。

  【注意事项】

  ①本方芳香辛燥之药较多,阴血亏虚见舌体瘦小、色红赤、光苔者不宜用。

  ②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大小便失禁者禁用。

  ③神志昏迷,安静不躁,面不红,舌胖苔润,脉不滑数者不宜用。

  ④本品含朱砂、雄黄等有毒药,牛黄、冰片等大量寒凉药,中病即止,不宜过用久服。

  ⑤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⑥孕妇禁用。

  【类方鉴别】

  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

  相同症状: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厥

  不同症状:

  局方至宝丹(略凉):昏迷痰呜显著者。

  安宫牛黄丸(最凉):高热烦躁神昏显著者。

  紫雪(凉):烦躁惊厥抽搐显著者。

  【医案举隅】

  1.中风(徐灵胎医案)

  叔子静素无疾,一日,余集亲友小酌,叔亦在座吃饭,至第二碗仅半,头忽垂,箸亦落,同座问曰:醉耶?不应,又问:骨哽耶?亦不应,细观之,目闭而口流涎,群起扶之别座,则颈已歪,脉已绝,痰声起,不知人矣。亟取至宝丹灌之,始不受,再灌而咽下,少顷开目。问扶者曰:此何地也?因告之故。曰:我欲归。扶之坐舆内以归,处以驱风消痰安神之品,明日已能起,惟软弱无力耳,以后亦不复发。

  此总名卒中,亦有食厥,亦有痰厥,亦有气厥,病因不同。如药不预备,则一时闭塞,周时而死。如更以参、附等药助火助痰,则无一生者。及其死也,则以为病本不治,非温补之误,举世皆然也。(《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徐灵胎医话精华》)

  2.胎死腹中(陈自明医案)

  缪宅厥息孺人杜氏,生产数日不下,坐婆、魂童救疗皆无效,召仆诊之。仆曰:产前脉不可考,但当察色而知之。遂揭帐明烛以察之,其面色赤,舌色青二见此色者,知胎已死,母却无忧矣。或问曰:何以知之?余答曰:面赤舌青者,子死母活明矣。供自合至宝丹二粒服之,胎即落矣。以此见古人处方神速(《妇人大全良方·产难门》卷十七)

  附:

  【方剂来源】本方实际最早出自宋代的《苏沈良方》,原书曰:“至宝丹,……生乌犀、生玳瑁、琥珀、朱砂、雄黄各一两,牛黄一分,龙脑一分,麝香一分,安息香一两半(酒浸,重汤煮,令化,滤去滓,约取一两净),金银箔各五十片。上丸如皂角子大,人参汤下一丸,小儿量减。旧说主疾甚多,大体专疗心热血凝,心胆虚弱,喜惊多涎,眠中惊魇,小儿惊热,女子忧劳,血滞血厥,产后心虚怔忪尤效。血病,生姜、小便化下。”

  【作用原理】本方由芳香化浊开窍、泻火解毒、重镇安神3类药组成。故主要用于热邪内盛,痰闭心包所致的上述多种疾病。方中麝香、冰片、安息香芳香化浊,豁痰开窍醒神;犀角、牛黄、玳瑁清心凉血解毒;雄黄辟秽劫痰解毒;朱砂、琥珀、金箔、银箔重镇安神。

西黄丸(犀黄丸)(肿瘤)

  【药品性质】处方药。

  【方剂组成】人工牛黄、人工麝香、醋制乳香、醋制没药。

  【剂型用量】

  糊丸:每次1瓶(每瓶重3g),日1次,温开水送服。

  小儿则根据年龄适当减量,用成人的1/3或1/2量。

  【适应人群】任何人群。

  【用药指征】

  形貌:面色白或黯红,唇色紫黯;

  症状。

①乳房中结块,不痛不痒;

  ②颈部一枚或数枚结块,如花生米或鸽蛋大,痛或不痛;

  ③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厚处出现的包块,漫肿疼痛;

  ④胁下或腹部肿块,坚硬而热,皮色正常,痛或不痛;

  ⑤腹股沟结块,如杏核、鹅卵大,坚硬疼痛,红肿灼热,或微热不红;

  ⑥手指或足趾色苍白而痛甚。

  ⑦乳岩、瘰疬、痰核、横痃、流注、肺痈、小肠痈。

  舌象:舌质黯红,有瘀斑瘀点,苔薄白。

  脉象:紧实有力。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

  内科疾病:恶性肿瘤(淋巴肿瘤、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等)、白血病、淋巴结结核、冠心病心绞痛。

  外科疾病:乳腺小叶增生、急慢性(或化脓性)淋巴结炎、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肌肉深部脓肿、髂窝部脓肿、脂肪瘤、带状疱疹。

  小儿科疾病: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注意事项】

  ①肿块不红不热,小便不黄,舌不红,无热证时建议与阳和汤等温热药同用。

  ②本方有破血作用,有虚性m血(脾不统血者)现象者忌用。

  ③体弱者慎用。

  ④孕妇忌服。

  【医案举隅】

  1.乳核(吴少怀医案)

  郭某,女,28岁,工人。1963年2月28日初诊,

  病史:左乳中硬块,如鸡卵大,右乳中硬块似枣大,按之酸胀疼痛,但无红肿,皮毛不变,病已年余。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胃纳较少,身倦乏力,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近期两乳发胀,咽喉疼痛。血沉80mm/h。

  检查:舌苔薄白,脉沉细涩。

  辨证:血滞寒凝乳核。

  治则:温经散寒,化瘀消结。拟阳和汤加味。

  方药:熟地15g,麻黄1g,白芥子4.Sg,鹿角胶9g,炮姜1.5g,肉桂3g,连翘9g,生甘草1g。水煎服。同时送服犀黄丸,每次1.5g。

  5月14日二诊:服药18剂,丸药75g,右乳结核全消,左乳硬结缩减如枣核大,痛胀消失,眠食均可。舌苔薄白,脉沉缓。寒凝缓解,暂停汤剂,继服丸药。

  6月20日三诊:血沉12mm/h,乳核全消,一切正常,停药观察。

  按语:吴老医师说:我于阳和汤中用连翘乃取结者散之,以加强阳和阴消之效。犀黄丸用牛黄清热解毒化痰,麝香通络消痈肿,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瘰疬、结核,缓图有效。(《吴少怀医案》)

  2.腰疽(王洪绪医案)

  一人患此(腰疽),服以阳和汤,次日觉松;又一帖,疽消小半。赶合犀黄丸与阳和汤轮转间服,五日而愈。(《续名医类案·腰疽》卷三十二)

  3.项腋生恶核(王洪绪医案)

  洞庭秦卜午,项腋恶核十二处,服连翘、昆布等药病重,又被刺破,烂经三载,始来就医。以阳和汤、犀黄丸轮服半月,十中愈八,喜甚,带药而回。(《外科证治全生集》)

  4.晚期原发性肝癌(程志强报道)

  方法:选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23例,口服2个疗程西黄丸(21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方面的差异。结果:用西黄丸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腹胀、纳差症状改善、疼痛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P<0.05)。(《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1期)

  5.乳腺增生(程志华等报道)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乳腺增生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口服西黄丸,对照组口服乳癖消片,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黄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明显。(《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11期)

  6.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秦玉生等报道)

  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1月盘锦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西黄丸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疗程均为7d。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为(1.81±0.98)d,显著低于对照组(2.96±1.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与短径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与短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安全无毒副反应。(《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年第2期)

  附:

  【方剂来源】本方出自清代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医方》。原书曰:“犀黄丸:醒消丸内(乳香、没药末各一两,麝香一钱五分,雄精五钱),除去雄精,加犀牛黄三分。如前法(即'共研和,取黄米饭一两捣烂,入末再捣,为丸如萝卜_予大,晒干忌烘),用饭一两为丸。凡患乳岩、瘰疬、痰核、横痃、流注、肺痈、小肠痈等毒,每服三钱,热陈酒送下。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

  【作用原理】本方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适用于因气郁血瘀热积形成的多种肿块。方中有麝香,该药走窜力量最强,能芳香通窍、破血散瘀、止痛消积;牛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乳香、没药为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经典配伍;黄米饭为丸,能调养胃气,可防诸药伤胃;酒送服,可加强活血行血止痛作用。

安宫牛黄丸(脑血管病)

  【药品性质】处方药。

  【方剂组成】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剂型用量】

  大蜜丸:每次1丸(每丸重3g;每丸重1.5g者,每次服2丸),温开水化开后服,高热昏迷、牙关紧闭者可鼻饲给药,日1次,病重者可每日2次。3岁以内小儿每次1/4丸(1.5g者,每次1/2丸),4~6岁每次1/2丸(1.5g者,每次1丸),日1次;或遵医嘱。

  【适应人群】任何人群。

  【用药指征】

  形貌:面红目赤,呼吸气粗,或面目色金黄如橘色。

  症状。

①高热烦躁,惊厥,神昏谵语,牙关紧闭,半身不遂;

  ②喉间痰鸣,吐血,衄血,口中气秽;

  ③皮肤出红疹,或皮下瘀斑,色鲜;

  ④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舌象:红绛,苔黄腻,或焦黄,或焦黑而干。

  脉象:弦滑而数,或细数。

  【适用病症】

  内科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梗死、脑出血、败血症、重症肝炎、肺性脑病。

  外科疾病:颅脑外伤。

  【注意事项】

  ①本品含朱砂等有毒药,石膏、寒水石、芒硝等大量寒凉攻下药,中病即止,不宜过用久服。

  ②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大小便失禁者禁用。

  ③神志昏迷,安静不躁,面不红,舌胖苔润,脉不滑数者不宜用。

  ④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⑤孕妇禁用。

  【类方鉴别】

  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

  相同症状: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厥

  不同症状:

  安宫牛黄丸(最凉):高热烦躁神昏显著者。

  紫雪(凉):烦躁惊厥抽搐显著者。

  局方至宝丹(略凉):昏迷痰鸣显著者。

  【医案举隅】

  1.高热不退(裘沛然医案)

  范君,女,42岁。就诊日期:1998年3月。主诉:高热半月余。患者因发热不退,原因不明而住院治疗,临床检查多次,均难确诊何病。先后服退热片、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但高热始终不退,后加用激素治疗,发热达摄氏40℃,并出现神昏谵语,手足略有抽搐,医院发出病危通知,家属半夜上门求诊处方。

  诊治:身体素弱,又兼工作繁忙,体气益虚,邪气乘虚袭表,稽留不去,郁而化热内侵心脑。治宜清热开窍为先。处方:安宫牛黄丸一粒,研碎,温开水灌服送下。

  效果:服药后3小时,患者神志转为清醒,言语自如,热退至撮氏37.5℃,后用柴葛解肌汤四帖,发热全退,再予扶正调理,一周后病愈出院。(《裘沛然医案百例》)

  2.脑血栓(刘渡舟医案)

  赵某,男,53岁。1999年3月15日初诊。患“急性脑血栓形成”月余,右半身不遂,神识时清时寐,有时不能正常表达思想,词不达意,善忘,语言不利,吐字不清楚,舌头难以伸出口外,烦躁,血压180/110mmHg,大便干结。舌红赤,苔黄,脉弦滑数。辨为火中,动风闭窍证,用三黄泻心汤加味。处方:大黄6g,黄连10g,黄芩10g,山栀子10g。7剂,每日1剂。安宫牛黄丸2丸,每日1丸,冲服。

  1999年3月23日二诊:服药后大便通畅,头脑突然清楚,烦躁消失,血压160/100mmHg,言语较前清楚。守上法处方:大黄4g,黄连6g,黄芩10g,山栀子10g,白芍20g,生地20g,生石决明30g。7剂。每日1剂。安宫牛黄丸2丸,每日1丸,冲服。

  1999年3月29日三诊:服药后神识进一步清楚,言语障碍明显改善,血压160/95mmHg。用二诊方去安宫牛黄丸,继续调治。(《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上篇)

  3.眩晕(郭东明医案)

  邻居志军母亲,六十余岁。2012年春犯眩晕,左上肢麻木无力。诊其脉左大而滑,寸关尤甚。春得夏脉,是木火气盛,厥邪化风,伤克阳明经络,阳明主束宗筋,受克肌力痿废。处以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服用1丸后大效,因药较贵不愿再服。

  4.肺癌脑转移(熊兴江医案)

  李某,女,76岁。患者2月前因活动后气短伴右侧肢体疼痛,就诊于宣武医院,查胸部CT:右肺多发团块影,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后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查肿瘤标志物:CA125:51.3u/ml,Cyfra21-1:3.6ng/ml。查PET-CT显示:右肺癌伴双肺、肝脏、骨多发转移,右侧锁骨上下、纵隔及双肺门部多发淋巴结转移,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为原发可能,右肺上叶者不除外双发癌或炎性病变,考虑右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分期为Ⅳ期(T4N3MLa,1b)。患者为求中医治疗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时患者呈恶病质,胸闷气短,偶有恶心呕吐,右侧肢体疼痛,时有头痛头晕,大便色黑,小便可,舌红,有裂纹,舌苔白腻,脉象细数。患者于住院期间疼痛一度减轻,后逐渐加重伴嗜睡、神志欠清,肿瘤科会诊后考虑肺癌脑转移。笔者查房时,患者突发神志不清,呼之不应,高热,体温39.6℃,舌红质干,有裂纹,苔黄腻,脉细数。嘱咐患者家属将自备的安宫牛黄丸用温水化开,并从胃管注入以化痰醒脑开窍,1小时后,患者虽然仍有发热,但神志较前明显改善,呼之可应。继续营养支持、抗感染、纠酸等对症治疗后患者死于呼吸衰竭。

  5.急性脑梗死(熊兴江医案)

  某老年男性,头晕反复发作十余年,常年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3天颅CT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刻下:血压160/94mmHg,神清,精神弱,面红,口干、口渴,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喉中痰鸣,痰多,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平素急躁易怒,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因手头没有至宝丹,急予安宫牛黄丸1丸,温开水送服以芳香化浊、辟秽开窍。服药后脸红、精神状态均较前改善,与人交流增多,言语蹇涩改善,血压154/90mmHg。后患者家属中药及中成药均未能坚持,1月后患者死于呛咳、窒息。

  附:

  【方剂来源】本方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原文:“安宫牛黄丸方: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金箔衣,黄芩一两,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兼治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方论:此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方也。牛黄得日月之精,通心主之神: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气。真珠得太阴之精,而通神明,合犀角补水救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按:冰片,洋外老杉木浸成,近世以樟脑打成伪之,樟脑发水中之火,为害甚大,断不可用);雄黄,石之香;麝香,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为用,使闭锢之邪热温毒深在厥阴之分者,一齐从内透出,而邪秽自消,神明可复也。黄连泻心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黄芩泻胆、肺之火,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朱砂补心体,泻心用,合金箔坠痰而镇固,再合真珠、犀角为督战之主帅也。”

  又云:“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

  又云:“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日心疟,……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心疟者,……其受之重者,邪闲心包之窍,则有闭脱之危,故以牛黄丸清官城而安君主也。

  《温病条辨·中焦篇》:“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心居膈上,胃居膈下,虽有膜隔,其浊气太甚,则亦可上干包络,且病自上焦而来,故必以芳香逐秽开窍为要也。”

  又云:“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续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按:此证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最畏内闭外脱,故急以牛黄丸宣窍清热而护神明。但牛黄丸不能利湿分消,故继以茯苓皮汤。”

  【作用原理】安宫牛黄丸为中医著名的“凉开三宝”之一,处方主要由大量的芳香药与清热泻火药组成,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镇静作用。方中牛黄清心开窍,息风止痉;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黄连、黄芩、栀子清心、肺、肝、胆等脏腑之火热毒邪;用麝香、郁金、冰片芳香开窍,通络醒神,使火热毒邪能透达于外而不郁闭于里;雄黄避秽解毒豁痰开窍;珍珠、朱砂镇心安神,定惊止搐。

紫雪(紫雪丹、紫雪散)(脑血管病)

  【药品性质】处方药。

  【方剂组成】石膏、北寒水石、滑石、磁石、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甘草、丁香、制芒硝、精制硝石、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人工麝香、朱砂。

  【剂型用量】

  散剂:每次1一2瓶(每瓶重1.5g),周岁小儿每次0.3g,5岁以内小儿每增1岁递增0.3g;5岁以上小儿酌情服用,日1次。用冷开水化开后服,若高热昏迷、牙关紧闭者可鼻饲给药。

  【适应人群】任何人群。

  【用药指征】

  形貌:面红赤,唇焦黑。

  症状。

①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②抽风痉厥;

  ③皮肤出斑疹,吐血,衄血;

  ④口渴欲饮,口舌生疮;

  ⑤小便黄赤,大便于结。

  舌象:舌色紫红,或红赤。

  脉象:洪大有力,弦滑数,或细数沉伏。

  【适用病症】

  内科疾病: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炎、重症肺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猩红热、脑出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肺结核咳血、精神分裂症。

  五官科疾病: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

  小儿科疾病:小儿高热惊厥。

  【注意事项】

  ①本品含朱砂、雄黄等有毒药,牛黄、黄连、冰片等大量寒凉药,中病即止,不宜过用久服。

  ②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大小便失禁者禁用。

  ③神志昏迷,安静不躁,面不红,舌胖苔润,脉不滑数者不宜用。

  ④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⑤孕妇禁用。

  【类方鉴别】

  紫雪——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相同症状: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厥。

  不同症状:

  紫雪(凉):烦躁惊厥抽搐显著者。

  安宫牛黄丸(最凉):高热烦躁神昏显著者。

  局方至宝丹(略凉):昏迷痰鸣显著者。

  【医案举隅】

  1.鼻衄重证(朱南山医案)

  一鼻衄重症(即鼻洪),患者鼻腔流血不止,服药打针均无效。延先父诊治时,已流血多时,势急不止,射如喷泉,面红气粗,头晕口渴,脉象弦数。家属陈述病情,谓患者肝阳素旺,昨与人剧烈争论,气愤难忍,一夜未能入眠,晨起即鼻出鲜血,持续不断,用棉花塞阻,则血倒流入喉,多方治疗,均无法止住。

  先父认为本症系肝火沿督脉上逆,以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因出血势盛,急切间煎药费时,遂令急购紫雪丹五分,以冷开水灌入口中;并嘱用热水袋暖其脚底,复用厚被覆盖两膝以保温,俾引上逆之血下行;再用冰块置其后项风府穴(按督脉起于尾闾骨端,上循脊柱至脑凹陷中的风府穴,进入脑内,再上巅顶,沿额下行至鼻柱)。用上法历十余分钟,鼻衄即止。(《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2.热病神烦失音(何鸿舫医案)

  吴江之东北乡善湾唐生年三十余,于秋初患热症,旬日矣。口渴神烦,唇焦黑如墨,齿肉尽腐,喉间哽塞,欲言而不能出声,急甚。前医用犀角地黄汤加黄连,不效而止。山人至,细查其脉,洪大有力,左寸关尤甚。谓病者曰:此邪热伤阴,而心包被蒙也,虽危尚可治。立进紫雪一钱,少顷又进一钱,是晚即得安卧。醒时语言如常,明日即以前所用方投之,不三日而瘳。

  病有缓急,药有次序,不开其清窍而但治其热,岂惟无益于病哉?(《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何鸿舫医话精华》)

  3.干霍乱(费绳甫医案)

  上海曹瑞生,己酉秋,病干霍乱,胸腹绞痛难忍,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头晕肢麻,六脉沉伏。秽浊极重,闭塞气道,上下不通,危在顷刻,非芳香逐秽,断难挽回。遂用紫雪丹五分。

  服后即吐两次,泻三次,腹痛顿止。饮以冬瓜汤而愈。(《费绳甫医话医案》)

  4.脊热梦遗(朱丹溪医案)

  一人每至夜,脊心热而梦遗。丹溪用珍珠粉丸、猪苓丸,遗止。终服紫雪,脊热毕除。(《古今医案按·遗精》卷六)

  附:

  【方剂来源】本方出自唐朝的《外台秘要》。原书曰:“紫雪散,疗脚气毒遍内外,烦热,口中生疮,狂易叫走,及解诸石草药毒发,邪热卒黄等,瘴疫毒疠,卒死温疟,五尸五注,心腹诸疾,绞刺切痛,蛊毒鬼魅,野道热毒,小儿惊痫百病方。黄金一百两左侧(左侧犹左右),寒水石、石膏各三斤(一本用滑石),玄参一斤,羚羊角(屑)、犀角(屑)、沉香、青木香各五两,丁香一两,甘草八两(炙)。上十味切,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去滓,取硝石四升,芒硝亦可用,朴硝十斤,投汁中,微火煎,以柳木篦搅,勿住手,候欲凝,入盆中,纳朱砂三两,麝香一两,急搅,即成霜雪紫色,以水和一二分服之,量性多少,热毒病、老小以意加减,一剂十年用之,神妙。脚气、乳石、天行热病等,服之若神。(《千金翼》有磁石三斤,滑石一斤,升麻一斤,丁香用四两,朴硝用四升,麝香用二分)”

  【作用原理】本方由芳香开窍醒神、清心凉肝泻火、熄风镇静安神三类药组成。适用于热邪炽盛,内陷心包,引动肝风所致的上述病证。其中麝香、木香、丁香、沉香四香宣通气机,醒脑开窍;水牛角清心凉血解毒,羚羊角清肝解热、镇静熄风,石膏、寒水石、滑石清热泻火利尿,升麻、玄参、炙甘草清热解毒,芒硝、硝石清热散结,通腑泄热;磁石、朱砂重镇安神。因本品色紫、性大寒,犹如霜雪,故称之为“紫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临床鑑别与急救方例(二)(仅供参考)
开窍剂
你所不知的,“起死回生”之中医灵丹妙药
凉开三宝治热闭证有何不同
QQ浏览器
中医教你正确使用“急救三宝” - jinzcloveok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